热点热评 我们给出 中肯意见 继腾讯公司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后,《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旻也于昨天发表长信,公开表达对此举的支持,并表示,“守护别人的孩子,也就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孩子”。 公开信中,李旻认为,“游戏是有价值观的,游戏人是懂得情感的。也正因此,充分体谅全中国父母对自己儿女的这份爱……所以,我们去节制未成年人玩游戏,并不是要放弃什么。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建设,这是作为《王者荣耀》的父母的我们,需要为情感与价值观,必须去做的建设。” 这无疑是一位现象级手游产品制作人的心迹坦承,也可以视作一份从业反思。从今天开始,针对《王者荣耀》,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新规,将正式实施。诸多举措当中,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以及强化实名认证体系。可以说,伴随这项新规,这样的反思,理应触动我们对于未成年人免于沉迷网络游戏的思考。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伴随着《王者荣耀》的是非困扰,未绝于耳。先是较早前《人民日报》公开发声,认为其开涮古代名人,利字当头,只有耻辱,没有荣耀。此后更有杭州夏衍中学教师蒋潇潇著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表达对孩子们沉湎网游的担忧。而一系列公开事件,也让《王者荣耀》站在风口浪尖,比如,深圳一名11岁男孩趁父母不在家,偷取父母银行卡和手机玩《王者荣耀》,花光家中3万元积蓄。杭州一名13岁男童因玩不成《王者荣耀》,竟跳楼致重伤…… 就像鸦片并不天然导致毒品问题,将孩子网络成瘾,完全怪罪于游戏产品,也许并不客观。然而,孩子们毫无节制地沉迷网络游戏,确确实实给社会公众,尤其是给未成年网游者带来巨大危害。拿《王者荣耀》来说,今年一季度营收超60亿,用户破2亿,而数据显示,其用户14岁以下占比3.5%,15-19岁占比22.2%。可以说,这款现象级手游产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相当一部分的孩子付出了学业乃至身心健康的代价。 也应看到,让手游产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仅靠企业以“最严”自律,显然远远不够。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达3.91亿,占整体网民的55.1%,面对日益庞大的网游产业以及网游群体,必须加大对网络游戏行业的监管。在相邻的日本,除了规定防沉迷外,还须接受分级审查,审查任务主要是由非营利活动法人团体“日本电脑娱乐分级组织(CERO)”负责。CERO采用以年龄段为基准的4种分级: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以及18岁以上对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经验,完全可以借鉴。 “一款伟大的游戏,需要更真诚的情感体现,更明确的价值观。”这是李旻在公开信中的道白,表达了对于未来从业的情怀。做一款有温度、充满幸福、带着爱的游戏产品,或者是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游戏环境,不使孩子们小小年纪便将人生折戟于网络之中,这是社会公众的期待,更需要全社会为之努力。严守王者荣耀,才能让“王者”真正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