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洁)前不久,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德育要知行结合。昨日,上城区召开中小学德育研讨会,正式把“行走德育”三年行动计划提上日程——其将被打造为上城德育的“区域性品牌”。 什么是“行走德育”?通俗来说就是统筹和整合上城区域内的德育资源,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的方式,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未来三年,上城将培育30个中小学校德育课程基地,共建30个精品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开发20个校外研学实践体验基地,形成校内外德育活动的联动,促进中小学德育课程群的开发,构建区域德育网图。 打造80个德育基地是个浩大工程,是否会加重学校负担?上城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科长程艳坦言,近年来上城的德育工作一直很扎实,区内中小学已形成了各自的德育阵地,如胜利小学的四季课程、清泰实验的温情德育、时代小学的亲情德育等;不少学校还有德育精品馆,像抚宁巷小学的蒋筑英纪念馆、娃哈哈小学的生存教育基地等;此外,上城还有30多家市区级第二家课堂场馆,德育资源非常丰富。“这些基地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我们现在要把它们串起来,结合区域力量再挖掘。过去,学生德育工作可能学校承担得多一点,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德育网图的构建统筹各方资源,让场馆、社区、机构共同携手,让基地优势资源辐射到更多学生。” 此外,上城正在构建手机移动端“淘平台”。平台将通过“品牌自营”和“机构入驻”的方式,为上城学生构建一张“行走德育”电子地图,所有基地都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坐标。“现在很多家长节假日不知道怎么安排,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机构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有了这份地图,他们就可以带孩子去这些基地展开一次研学之旅。”程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