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4:杭州湾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9亿吨大港
浙企加快“以外供外”发展步伐
广告
广告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巨石”美国项目动工
浙企加快“以外供外”发展步伐
2016-12-21

驻嘉兴记者 陆烨

近日,总部位于桐乡的中国巨石集团,投资的8万吨池窑拉丝玻纤生产线项目,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里奇兰郡正式动工。这也是继“中国巨石”在埃及项目之后,在全球布局中投下的重要一子。

随着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浙江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它们通过直接在海外办厂,或是并购国外企业的形式,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到全球的经济竞争中去。

“巨石”登陆玻纤发源地

作为玻璃纤维的发源地,美国玻纤工业专业化水平高、市场领域广。作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中国巨石”在美设厂意义并不一般。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中国巨石’,已经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玻纤生产线的实力和能力。”“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表示。

张毓强的自信来自于“中国巨石”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其掌握大规模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全自动物流输送技术、纯氧燃烧技术等一系列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代表了全球玻纤行业最高水平,也让“中国巨石”攀登到了行业金字塔尖。

在美国设厂之前,“中国巨石”已经在海外拓展多年,早在2012年,就在埃及开设了首条海外大型生产线。2014年,这条投资2.23亿美元,一期项目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建成投产,这也是迄今中国在埃及投资金额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项目。

从原来的玻纤出口企业,到直接在海外设厂,“中国巨石”实现了“以外供外”的发展模式。张毓强表示,通过实施“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战略,进一步坚定了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信心。

浙商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一大批浙企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今年,位于嘉兴的上市公司“恒锋工具”为拓展美国及北美市场业务,在美国密歇根州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推动其在美国及北美地区业务的快速增长。

去年,嘉兴企业“华友钴业”向刚果(金)东方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增资2.35亿美元,全面收购刚果(金)PE527矿权区项目获得国家商务部核准,累计投资达3.11亿美元,是桐乡乃至嘉兴历史上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

除了直接在海外设厂以外,浙商正在发起一场更大规模、更具持续性的海外并购热潮。

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绍兴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并购潮中斩获颇丰,仅今年上半年,绍兴市海外并购24起,涉及金额43.2亿元,并购数量和规模居浙江省内同类城市第一位。产业并购在绍兴经济稳增长、国际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绍兴的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以2200万欧元并购世界染料巨头德国德司达公司,不仅获得了1900项专利和核心研发团队,还获得全球14个生产基地、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及7000多家客户,一跃成为全球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不过,有不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中折戟沉沙,也影响了自身的经营。企业如何降低在海外投资的风险?业内专家表示,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时候,要了解国内外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差异,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此外,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制度,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才能在全球经济的大浪中稳步前进。

诸暨西施大剧院建成

投资4亿元的诸暨西施大剧院,将于12月24日正式开票运营,确定首演时间为2017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届时将由上海民族乐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诸暨艺术界泰斗何占豪先生、古琴表演艺术家金蔚先生和越剧名家钱惠丽女士都将特邀登场,为大家献上一份新年大礼。近年来,诸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强市战略,加大文化资金投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记者 程鹏宇 通讯员 徐晨晨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中国巨石”美国项目动工
浙企加快“以外供外”发展步伐
2016-12-21

驻嘉兴记者 陆烨

近日,总部位于桐乡的中国巨石集团,投资的8万吨池窑拉丝玻纤生产线项目,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里奇兰郡正式动工。这也是继“中国巨石”在埃及项目之后,在全球布局中投下的重要一子。

随着中国的经济地位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浙江企业加速“走向全球”,它们通过直接在海外办厂,或是并购国外企业的形式,走出国门,直接参与到全球的经济竞争中去。

“巨石”登陆玻纤发源地

作为玻璃纤维的发源地,美国玻纤工业专业化水平高、市场领域广。作为全球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商,“中国巨石”在美设厂意义并不一般。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中国巨石’,已经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玻纤生产线的实力和能力。”“中国巨石”总裁张毓强表示。

张毓强的自信来自于“中国巨石”全球领先的科技实力,其掌握大规模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全套技术、全自动物流输送技术、纯氧燃烧技术等一系列世界一流水平的核心技术,代表了全球玻纤行业最高水平,也让“中国巨石”攀登到了行业金字塔尖。

在美国设厂之前,“中国巨石”已经在海外拓展多年,早在2012年,就在埃及开设了首条海外大型生产线。2014年,这条投资2.23亿美元,一期项目年产8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建成投产,这也是迄今中国在埃及投资金额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工业项目。

从原来的玻纤出口企业,到直接在海外设厂,“中国巨石”实现了“以外供外”的发展模式。张毓强表示,通过实施“布局国际化、市场全球化”战略,进一步坚定了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信心。

浙商加快海外并购步伐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一大批浙企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今年,位于嘉兴的上市公司“恒锋工具”为拓展美国及北美市场业务,在美国密歇根州设立全资子公司,进一步推动其在美国及北美地区业务的快速增长。

去年,嘉兴企业“华友钴业”向刚果(金)东方国际矿业有限公司增资2.35亿美元,全面收购刚果(金)PE527矿权区项目获得国家商务部核准,累计投资达3.11亿美元,是桐乡乃至嘉兴历史上最大的境外投资项目。

除了直接在海外设厂以外,浙商正在发起一场更大规模、更具持续性的海外并购热潮。

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绍兴企业近年来在海外并购潮中斩获颇丰,仅今年上半年,绍兴市海外并购24起,涉及金额43.2亿元,并购数量和规模居浙江省内同类城市第一位。产业并购在绍兴经济稳增长、国际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绍兴的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以2200万欧元并购世界染料巨头德国德司达公司,不仅获得了1900项专利和核心研发团队,还获得全球14个生产基地、覆盖50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网及7000多家客户,一跃成为全球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不过,有不少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中折戟沉沙,也影响了自身的经营。企业如何降低在海外投资的风险?业内专家表示,企业在参与全球竞争的时候,要了解国内外政治、法律、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差异,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此外,企业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对外投资合作管理制度,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才能在全球经济的大浪中稳步前进。

诸暨西施大剧院建成

投资4亿元的诸暨西施大剧院,将于12月24日正式开票运营,确定首演时间为2017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届时将由上海民族乐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音乐会,诸暨艺术界泰斗何占豪先生、古琴表演艺术家金蔚先生和越剧名家钱惠丽女士都将特邀登场,为大家献上一份新年大礼。近年来,诸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文化强市战略,加大文化资金投入,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产业,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记者 程鹏宇 通讯员 徐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