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8: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鸡司令”转型升级弄出新花样
让“非遗”之花 魅力绽放
不到受灾现场也能“眼见为实” 富阳打造智慧“一张图”实现精准防灾
午间一小时 服务中小企业
古荡街道“信息经济强街”初具规模
脏乱差小区 旧貌换新颜
原创舞蹈《采桑》杭州摘金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非遗”之花 魅力绽放
萧山加强非遗保护守护精神家园
2016-12-13

本报讯(驻萧山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朱华丽)欣赏着600多年前悠扬的细十番旋律,聆听非遗专家们的高见,近日,一年一度的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市民呈上了两大“非遗”盛事。

曾在2016年少年央视春晚亮相的楼塔折子戏《挂画》,也走进了本次“非遗”展演。

折子戏《挂画》需要表演者利用“跷功”和“椅子功”,在凳子扶手上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萧山伢儿朱杭豫是这场表演的“主心骨”,舞台上的她如燕子一般灵巧飞翔,时而单脚站立在椅子扶手上,时而从左椅子扶手跳到右椅子扶手上,基本功着实了得。

拾起非遗“珍宝”,唤起世代“乡愁”,在此次“非遗”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的非遗专家们发表了各自对“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高见;“非遗”展上,丝绸画缋、萧山花边制作、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等20余个萧山“非遗”项目悉数亮相。

目前,萧山区共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97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认定区级代表性传承人65人,建立省市级非遗基地7个。

为了让这些萧山故事继续发扬他们的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萧山区级财政每年拨付60万元专款用于非遗保护日常工作。同时,萧山区已连续举办七届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和非遗展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015年起,萧山区开始探索“非遗+互联网”的新模式,经过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规范程序,为全区“非遗”项目建立专题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助力非遗项目的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味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让“非遗”之花 魅力绽放
萧山加强非遗保护守护精神家园
2016-12-13

本报讯(驻萧山记者 金婷婷 通讯员 朱华丽)欣赏着600多年前悠扬的细十番旋律,聆听非遗专家们的高见,近日,一年一度的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第七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市民呈上了两大“非遗”盛事。

曾在2016年少年央视春晚亮相的楼塔折子戏《挂画》,也走进了本次“非遗”展演。

折子戏《挂画》需要表演者利用“跷功”和“椅子功”,在凳子扶手上完成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萧山伢儿朱杭豫是这场表演的“主心骨”,舞台上的她如燕子一般灵巧飞翔,时而单脚站立在椅子扶手上,时而从左椅子扶手跳到右椅子扶手上,基本功着实了得。

拾起非遗“珍宝”,唤起世代“乡愁”,在此次“非遗”论坛上,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的非遗专家们发表了各自对“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高见;“非遗”展上,丝绸画缋、萧山花边制作、徐同泰土法制酱技艺、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等20余个萧山“非遗”项目悉数亮相。

目前,萧山区共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97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类别,认定区级代表性传承人65人,建立省市级非遗基地7个。

为了让这些萧山故事继续发扬他们的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萧山区级财政每年拨付60万元专款用于非遗保护日常工作。同时,萧山区已连续举办七届非遗保护工作研讨会和非遗展览,促进非遗保护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015年起,萧山区开始探索“非遗+互联网”的新模式,经过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规范程序,为全区“非遗”项目建立专题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助力非遗项目的传承,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