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6:教育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建德教育:让教育更优质更均衡 让老百姓更放心
临安教育:打响“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教育亮度 传递教育温度 积淀教育厚度
临安教育:打响“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
通讯员 屠力 记者 方秀芬 新的五年,临安教育将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力打造“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目标。
2016-12-13

一把手访谈

做符合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临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章威力

方向决定成败,道理决定命运。“十三五”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节点,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拐点。站在“十三五”新起点,我们追求品质教育,注重内涵发展。

品质教育来源于均衡优质发展。着眼“十三五”,我们意识到,更有品质的教育必须借力教育现代化,全市上下正积极创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县),目前已完成申报工作,等待预评估。下一步,临安将根据杭州市统一部署,力争在2019年前创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使得教育装备水平和管理获得极大提升。今后五年,还要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校校通”、“园园通”,全面实现教学班班通、人人通,在所有高中学校和80%的义务段学校、50%的幼儿园建成智慧型校园。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临安始终坚定地走自我改革、不断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改革创新结出硕果。近年来,临安相继成功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市、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今年,临安市高考成绩继续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也颇丰。去年以来,青山小学、晨曦小学相继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除了抓教育质量,我们坚持将校园文化作为内涵发展的灵魂,提出了“学校之美,美在特色、美在育人、美在和谐”的观点,基于临安教育的现实,提出了“各美其美,让每所学校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建设目标。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只有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发展路径才是完成“十三五”教育目标任务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塑造“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努力将“十三五”教育蓝图变为推进发展的美好格局。

“十三五”点睛

提升教育亮度:以改革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临安教育立足服务区域经济,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到2020年,全市每所职校建设1到2个品牌专业。同时推进普职教育相互融通。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增设劳技课、实践活动课,为义务教育段学生提供职业体验服务;逐步建立普职高学籍转换、学习成果互认等制度,为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教育选修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支持。到2020年,全市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年11月,临安入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试点地区。临安将以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契机和抓手, 加强教师统筹管理, 不断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重点推进城区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分流部分学校富余师资,缓解和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通过“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积极应对因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和异地中高考政策实施及户籍制度改革等影响因素,解决教育发展的增量和提质需求,打响“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

传递教育温度:推动教育阳光、均衡、优质发展

持续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加大省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指导力度,实现高位均衡。特色发展高中教育,继续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索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已引进杭州育才小学、浙江大学附属幼儿园等多所办学机构。“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导,大胆探索集团办学、合作办学、民办教育办学等模式,积极引进名牌学校合作办学、独立办学,带动整体提升。

制定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比例达80%以上,全市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将入学招生、教师招聘、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操作过程、结果全公开。今年,临安在杭州地区率先实现普通高中“智慧校园”全覆盖。其中由该市教育行政部门与市信用联社合作开发的“智慧校园卡”项目还获得了浙江农信系统产品和服务创新评比一等奖。

积淀教育厚度:以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

坚持将校园文化作为内涵发展的灵魂,基于教育现实情况提出了“各美其美,让每所学校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建设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临安中小学着力打造富有校际特点的校园文化,如衣锦小学的钱王文化、於潜中学的红十字文化。於潜中学的红十字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是全国首批、杭州市唯一的试点项目。

同时深入开展“钱王文化进校园活动”,把“钱王故事、钱氏家训、钱氏后裔中的名人”等内容写进地方课程,纳入少先队活动,使之成为临安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让“钱王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临安精神的重要载体。临安结合“一训四风”和地域文化特色,以《钱氏家训》为载体,来突出“正身立人、崇廉尚洁”的内涵,推进全市中小学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未来几年,临安将分批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提升教育亮度 传递教育温度 积淀教育厚度
临安教育:打响“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
通讯员 屠力 记者 方秀芬 新的五年,临安教育将全面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力打造“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目标。
2016-12-13

一把手访谈

做符合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临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章威力

方向决定成败,道理决定命运。“十三五”是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节点,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拐点。站在“十三五”新起点,我们追求品质教育,注重内涵发展。

品质教育来源于均衡优质发展。着眼“十三五”,我们意识到,更有品质的教育必须借力教育现代化,全市上下正积极创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县),目前已完成申报工作,等待预评估。下一步,临安将根据杭州市统一部署,力争在2019年前创建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市。

我们始终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使得教育装备水平和管理获得极大提升。今后五年,还要加快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继续支持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实现“校校通”、“园园通”,全面实现教学班班通、人人通,在所有高中学校和80%的义务段学校、50%的幼儿园建成智慧型校园。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临安始终坚定地走自我改革、不断创新的内涵发展之路,改革创新结出硕果。近年来,临安相继成功创建杭州市学前教育强市、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市和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今年,临安市高考成绩继续呈现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也颇丰。去年以来,青山小学、晨曦小学相继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除了抓教育质量,我们坚持将校园文化作为内涵发展的灵魂,提出了“学校之美,美在特色、美在育人、美在和谐”的观点,基于临安教育的现实,提出了“各美其美,让每所学校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建设目标。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只有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生命成长规律的发展路径才是完成“十三五”教育目标任务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塑造“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努力将“十三五”教育蓝图变为推进发展的美好格局。

“十三五”点睛

提升教育亮度:以改革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临安教育立足服务区域经济,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到2020年,全市每所职校建设1到2个品牌专业。同时推进普职教育相互融通。义务教育阶段广泛增设劳技课、实践活动课,为义务教育段学生提供职业体验服务;逐步建立普职高学籍转换、学习成果互认等制度,为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教育选修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支持。到2020年,全市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今年11月,临安入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试点地区。临安将以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为契机和抓手, 加强教师统筹管理, 不断完善校长、教师交流机制,重点推进城区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分流部分学校富余师资,缓解和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通过“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积极应对因城市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和异地中高考政策实施及户籍制度改革等影响因素,解决教育发展的增量和提质需求,打响“读好书 在临安”教育品牌。

传递教育温度:推动教育阳光、均衡、优质发展

持续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加大省标准化学校创建和指导力度,实现高位均衡。特色发展高中教育,继续稳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探索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目前,已引进杭州育才小学、浙江大学附属幼儿园等多所办学机构。“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导,大胆探索集团办学、合作办学、民办教育办学等模式,积极引进名牌学校合作办学、独立办学,带动整体提升。

制定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出台民办幼儿园扶持政策,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到2020年,全市建成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在园幼儿总数比例达80%以上,全市省等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实施教育阳光工程,将入学招生、教师招聘、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操作过程、结果全公开。今年,临安在杭州地区率先实现普通高中“智慧校园”全覆盖。其中由该市教育行政部门与市信用联社合作开发的“智慧校园卡”项目还获得了浙江农信系统产品和服务创新评比一等奖。

积淀教育厚度:以文化建设引领内涵发展

坚持将校园文化作为内涵发展的灵魂,基于教育现实情况提出了“各美其美,让每所学校都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建设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临安中小学着力打造富有校际特点的校园文化,如衣锦小学的钱王文化、於潜中学的红十字文化。於潜中学的红十字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是全国首批、杭州市唯一的试点项目。

同时深入开展“钱王文化进校园活动”,把“钱王故事、钱氏家训、钱氏后裔中的名人”等内容写进地方课程,纳入少先队活动,使之成为临安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让“钱王文化”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代临安精神的重要载体。临安结合“一训四风”和地域文化特色,以《钱氏家训》为载体,来突出“正身立人、崇廉尚洁”的内涵,推进全市中小学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活动。未来几年,临安将分批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