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6:西湖副刊·散客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目送
六月雪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里
六月雪
2016-06-17

鲁怀玉

六月雪,又唤六月霜,学名奇蒿,还有别名刘寄奴、龙须草等,属菊科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刘寄奴草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另据药书记载,其“性温”,功效为消食运脾、清热解暑、除胀开胃、活血化瘀等,尤强调“解暑和神。凡伤寒时疫,取一茎带籽煎服,能起死回生”。

六月雪喜阴,常生长在山边及灌木丛里,在我老家山里,尤以毛竹林里多见。在我记忆里,小时候,六七月份上山,弯曲陡峭的竹林小道旁,除了偶尔可远远见到的亭亭玉立的白色野百合花,便是个儿稍矮的,大片的,开着白色小米粒状花的六月雪。大朵的野百合尚能带给我视觉的冲击,让人欣喜,常忍不住折回家几朵,而底下的六月雪,则太司空见惯了。只有同行的奶奶或妈妈,会挑粗壮的折回去一把。

在山上混成精了的奶奶,折六月雪有些挑剔。她会说哪座山上的六月雪太瘦,冲了味淡,喝着没劲;哪座山上的六月雪枝繁,花少,用不上。她采回的六月雪,常是大枝的、粗壮的,花枝特长,未完全盛开的花骨朵密匝匝的。奶奶最常去的是一座叫冷湾的山湾里。

采回的六月雪,晒干后被捆成大束和小束。大束的被奶奶悬挂在偏厅的楼板下,便于接下去几个季节需要时取用,也等着山外的亲眷朋友来讨要。小束的就挂在厨房间的脸盆架上。整个夏天,奶奶都会在冲茶的大钵头旁边,用另一个稍小的钵头,每日冲上一钵头六月雪当茶饮。奶奶用的是从脸盆架的小束六月雪上折下的带花蕾的枝头。

六月雪茶略苦,苦而清凉,在夏天的农村被当作茶饮的原因就是消暑。因各家的习惯、口味不同,这冲出的六月雪茶,味道也不一样。邻居春嫂两夫妻勤劳,终年扑在外面,夏天也很少休息,她家冲的六月雪茶,花枝放得较多,味猛,入口像喝中药,满口苦味,我不敢喝。妈冲的六月雪茶不纯,是把小枝的六月雪加入茶叶中混冲,有茶的清香也有六月雪的药味,倒也深得爸喜欢。我还是最喜欢喝奶奶冲的六月雪茶,每天晨起新冲,一钵头开水里放一枝六月雪,新鲜,微苦,喝到最后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山泉的甜。

奶奶在整个夏天基本上就光喝六月雪茶,因为她常要中暑。奶奶夏天在外劳作从不戴草帽,喜欢赤着头皮出去干活,图个利索的她,在利索完了回到家里,就容易头重脚轻,肩膀发胀,说是痧气上来了。多数时候奶奶一口口地渴六月雪,就缓过劲了。有些时候,家里的六月雪茶已帮不上她了,她会抓狂地赶紧找人给扭痧。等脖子、后背,甚至是两个手臂上,全被扭出了乌黑和起泡的痧,奶奶又重新精神起来,起身烧饭、干活去了。估计奶奶要是不喝那防暑的六月雪茶,每年夏天扭痧的次数,会要成倍增长。

我就是在这样,学会了给人扭痧,但是手劲不足,每次只能扭上几小把。而长大的我,却沾染了奶奶的痧气,在远离六月雪的日子,每年都要刮上几次痧。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故乡里
六月雪
2016-06-17

鲁怀玉

六月雪,又唤六月霜,学名奇蒿,还有别名刘寄奴、龙须草等,属菊科草本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刘寄奴草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山兰草而尖长,一茎直上有穗,叶互生,其子似稗而细。另据药书记载,其“性温”,功效为消食运脾、清热解暑、除胀开胃、活血化瘀等,尤强调“解暑和神。凡伤寒时疫,取一茎带籽煎服,能起死回生”。

六月雪喜阴,常生长在山边及灌木丛里,在我老家山里,尤以毛竹林里多见。在我记忆里,小时候,六七月份上山,弯曲陡峭的竹林小道旁,除了偶尔可远远见到的亭亭玉立的白色野百合花,便是个儿稍矮的,大片的,开着白色小米粒状花的六月雪。大朵的野百合尚能带给我视觉的冲击,让人欣喜,常忍不住折回家几朵,而底下的六月雪,则太司空见惯了。只有同行的奶奶或妈妈,会挑粗壮的折回去一把。

在山上混成精了的奶奶,折六月雪有些挑剔。她会说哪座山上的六月雪太瘦,冲了味淡,喝着没劲;哪座山上的六月雪枝繁,花少,用不上。她采回的六月雪,常是大枝的、粗壮的,花枝特长,未完全盛开的花骨朵密匝匝的。奶奶最常去的是一座叫冷湾的山湾里。

采回的六月雪,晒干后被捆成大束和小束。大束的被奶奶悬挂在偏厅的楼板下,便于接下去几个季节需要时取用,也等着山外的亲眷朋友来讨要。小束的就挂在厨房间的脸盆架上。整个夏天,奶奶都会在冲茶的大钵头旁边,用另一个稍小的钵头,每日冲上一钵头六月雪当茶饮。奶奶用的是从脸盆架的小束六月雪上折下的带花蕾的枝头。

六月雪茶略苦,苦而清凉,在夏天的农村被当作茶饮的原因就是消暑。因各家的习惯、口味不同,这冲出的六月雪茶,味道也不一样。邻居春嫂两夫妻勤劳,终年扑在外面,夏天也很少休息,她家冲的六月雪茶,花枝放得较多,味猛,入口像喝中药,满口苦味,我不敢喝。妈冲的六月雪茶不纯,是把小枝的六月雪加入茶叶中混冲,有茶的清香也有六月雪的药味,倒也深得爸喜欢。我还是最喜欢喝奶奶冲的六月雪茶,每天晨起新冲,一钵头开水里放一枝六月雪,新鲜,微苦,喝到最后似乎还有一丝淡淡的山泉的甜。

奶奶在整个夏天基本上就光喝六月雪茶,因为她常要中暑。奶奶夏天在外劳作从不戴草帽,喜欢赤着头皮出去干活,图个利索的她,在利索完了回到家里,就容易头重脚轻,肩膀发胀,说是痧气上来了。多数时候奶奶一口口地渴六月雪,就缓过劲了。有些时候,家里的六月雪茶已帮不上她了,她会抓狂地赶紧找人给扭痧。等脖子、后背,甚至是两个手臂上,全被扭出了乌黑和起泡的痧,奶奶又重新精神起来,起身烧饭、干活去了。估计奶奶要是不喝那防暑的六月雪茶,每年夏天扭痧的次数,会要成倍增长。

我就是在这样,学会了给人扭痧,但是手劲不足,每次只能扭上几小把。而长大的我,却沾染了奶奶的痧气,在远离六月雪的日子,每年都要刮上几次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