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6:西湖副刊·散客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目送
六月雪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情
目送
2016-06-17

司马一民

从美国回杭州三天了,倒不过时差来,深夜两三点钟醒来无法入睡,眼前浮现在美国与你短暂相聚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你的目送。

从三月开始,我和你妈妈就开始筹划赴美参加你的毕业典礼,到五月底才成行,其间的想象让我们有无数次的小激动,随着踏上美利坚国土离你越来越近,我们的激动里增添了喜悦,尤其是到了离你所在的L城最近的S城。

前一天你微信我们说,要晚上开车一个半小时赶到S城来看我们,你妈妈心疼你赶夜路,说我们第二天就到L城了,不用来。我说,儿子想早一点见我们,就让他赶一趟吧。与想象一样,在S城一家宾馆的大堂,我们一家三口相拥团聚,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们聊啊聊,啥都聊,我和你妈妈不算碎嘴,却聊得很碎,你非常耐心地与我们说这说那。欢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已经是深夜两点了,我们想留你住一夜,你说毕业季事情多,现在要赶回L城,下午等我们到L城再见。

我们送你下楼,大堂无人,楼外无人,寂静无声。在停车场,你上车发动汽车却没有走,对我们说外面冷快回去。我们走了几步回头看,你朝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回宾馆。走到宾馆门口再回头,你仍然没有离开。你妈妈说,儿子是要看着我们进宾馆里面才放心,我们赶紧进去吧。

这是目送?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L城,你开车载我们参观你就读学校的校园、看街景,还让我们品尝了美式晚餐,深夜送我们回宾馆。我们下车道别,让你走,你说你要看我们进宾馆。我们在宾馆门口回身挥挥手,你仍然站在那里,我们只能加快脚步进宾馆。

这是目送?

忽然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几年前你妈妈推荐我看这本书,赞赏龙应台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把握情感与理智的睿智。记得好像有这样的话,当孩子面向你的时候,说明他处于幼稚阶段,需要父母的呵护;当孩子背朝你出远门的时候,说明他已经长大,父母只需要在目送中祝福。

这样的目送岂止是在孩子背朝你出远门的时候?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们目送你离开,不过那都是非常短暂的离开。而你目送我们,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在美国的L城才深切地感受到。

记得那年送你去上海浦东赴美留学,你执意不让我们第二天送到机场,说就在浦东的宾馆分别,你站在门前目送我们的车离开。事后你说,不让我们送到机场是怕妈妈流泪。

在L城参加完你的毕业典礼,你来不及与教授和同学欢庆,急忙开车送我们去与团友会合,连学位袍都来不及脱。我们说,其实你不用送我们,旅行团会来接我们的。你说,把你们放在街上我不放心。我听了心头一震,眼睛湿润。多少年来我们无数次对你说过“不放心”三个字,现在在离家万里之遥的异国,你对我们说“不放心”。到了集合点,我们匆匆分别,你又一次挥挥手目送我们。

是你成长了,还是在你眼里我们老了,让你如此牵挂。只是我们知道,这辈子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目送。

看见

章胜贤

碗底的民俗

——尚药局

这枚铭文青瓷盖残器,是在数年前六部桥原杭州东南化工厂旧址改造工地出土的,径约8cm左右,盖阴无釉处墨书“尚药局”三字。“尚药局”乃北宋皇宫大内专门为后妃服务的医药机构,集天下最好的药材和医疗器具及研制工艺。史料载,崇宁二年(1103年)“御药局“与殿内的“尚药局”合并,改名“内药局”。可以推测,北宋灭亡后,该“尚药局”瓷罐儿从中原的开封至江南的杭州,又不是好端端地车载船运,兵荒马乱地经一路颠簸,能保全下来还是幸运的。然而,终究还是碎了,尘封了数百年的岁月,千年等一回,才重见天日。我能俯首捡拾了更是倍感幸运。

还有一枚,径约10cm的瓷罐残盖儿,盖底无釉处朱砂铭文“李”、“x铺药罐子”字样。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杭城(临安)医药合一的民间药铺遍布大街小巷,尤以纵贯京都的御街东西两侧最为集中。据出土地点推测,李官人开设的大药铺子估计就在新宫桥断河头一带。

城事

王继颖

尘世芳华

女儿在杭州学习。我和爱人去看她,一家人同游苏杭。

傍晚赶往苏州。车票早已网上预订,取票后捏在手里过安检、候车、过检票口,但直到登上动车,我们才看座位号。女儿看看票,在第1排临窗的位置坐下。我的,在第2排过道边。爱人瞥一眼手中的票,指指第2排过道另一边被夹在中间的座位。我怕中间挤,让身高体胖的爱人坐过道边,自己坐到了他指的座位上。旁边靠窗的座位已有乘客,不必担心要起身让路,我便闭眼打起了盹儿。

本来就嗜睡,再加上玩得筋疲力尽,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一个多小时后到昆山南站,靠窗的乘客要下车,将我唤醒。下一站就是苏州。靠窗的座位空出,一个清雅的小伙儿坐了进来。我以为他刚上车,想不到一个提箱子的中年乘客过来示意那个座位是自己的。小伙儿安静起身,准备让座。

“是不是看错了位置?”我关切地问小伙儿。

小伙儿温善的脸上,掠过一丝犹疑。他平和地指指我的座位:“刚才您一直睡,没好意思打扰……”

我的脸颊瞬间升温,难道我坐错了位置?赶紧看车票,竟真的错了,票上的位置,在第1排。

“真对不起!你在杭州就上车了?刚才坐哪里?”我满怀歉意,边说边站起,请小伙儿坐。

“没关系的。是从杭州上车,我上来得晚,看您睡着,就站在过道儿。”小伙儿见我执意站到了过道里,便腼腆地坐下,那神色倒像做了对不住我的事。

第1排在爱人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民工模样的苍老男子,他应该也是在杭州上车,买的大概是无座的票。身后的乘客恰好下车,位子空着,我便坐下,心中被清雅小伙儿的绅士温情感动着。

很快到了苏州。正逢假日,人流如潮,比杭州更拥堵。第二天游完拙政园和狮子林,已是中午时分。在街边小店吃过午饭,准备打车去虎丘。女儿用手机软件叫车,软件显示附近路况拥堵得厉害。本来约好的司机,一个个打来电话,都说手机出了故障,要求取消订单。约了近一个小时,因“手机故障”就取消了四五个订单。终于有一位师傅手机正常,告诉我们他保证过来,要我们耐心等待。他距我们的位置只有七八公里,因为堵车一个多小时才接到我们。师傅说本来可以去路况稍好的地段拉客,但不愿失了诚信。从狮子林到虎丘,师傅根据路况绕道而行,到了女儿微信付款,才十几块钱。这十几块钱,让师傅耽误了近两小时。

从苏州回杭州,又游玩一日,清早五点,我和爱人打车去火车站。临行前夜,女儿教会了爸爸用软件叫车。车准时来,到火车站,我们却不会用手机付款。给司机师傅现金,师傅客气地拒绝:“我们是手机系统交易,我不能收现金。你们回去学会再付款,钱没多少,不付也无所谓。赶紧下去吧,别误了火车。”

几个瞬间,三个连眉目都没看清的陌生人,以本性的温善、诚信和大气,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芬芳的人情味儿。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温情
目送
2016-06-17

司马一民

从美国回杭州三天了,倒不过时差来,深夜两三点钟醒来无法入睡,眼前浮现在美国与你短暂相聚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你的目送。

从三月开始,我和你妈妈就开始筹划赴美参加你的毕业典礼,到五月底才成行,其间的想象让我们有无数次的小激动,随着踏上美利坚国土离你越来越近,我们的激动里增添了喜悦,尤其是到了离你所在的L城最近的S城。

前一天你微信我们说,要晚上开车一个半小时赶到S城来看我们,你妈妈心疼你赶夜路,说我们第二天就到L城了,不用来。我说,儿子想早一点见我们,就让他赶一趟吧。与想象一样,在S城一家宾馆的大堂,我们一家三口相拥团聚,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们聊啊聊,啥都聊,我和你妈妈不算碎嘴,却聊得很碎,你非常耐心地与我们说这说那。欢聚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已经是深夜两点了,我们想留你住一夜,你说毕业季事情多,现在要赶回L城,下午等我们到L城再见。

我们送你下楼,大堂无人,楼外无人,寂静无声。在停车场,你上车发动汽车却没有走,对我们说外面冷快回去。我们走了几步回头看,你朝我们挥挥手,示意我们回宾馆。走到宾馆门口再回头,你仍然没有离开。你妈妈说,儿子是要看着我们进宾馆里面才放心,我们赶紧进去吧。

这是目送?

当天下午我们到了L城,你开车载我们参观你就读学校的校园、看街景,还让我们品尝了美式晚餐,深夜送我们回宾馆。我们下车道别,让你走,你说你要看我们进宾馆。我们在宾馆门口回身挥挥手,你仍然站在那里,我们只能加快脚步进宾馆。

这是目送?

忽然想起了龙应台的《目送》。几年前你妈妈推荐我看这本书,赞赏龙应台在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把握情感与理智的睿智。记得好像有这样的话,当孩子面向你的时候,说明他处于幼稚阶段,需要父母的呵护;当孩子背朝你出远门的时候,说明他已经长大,父母只需要在目送中祝福。

这样的目送岂止是在孩子背朝你出远门的时候?记不清有多少次我们目送你离开,不过那都是非常短暂的离开。而你目送我们,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在美国的L城才深切地感受到。

记得那年送你去上海浦东赴美留学,你执意不让我们第二天送到机场,说就在浦东的宾馆分别,你站在门前目送我们的车离开。事后你说,不让我们送到机场是怕妈妈流泪。

在L城参加完你的毕业典礼,你来不及与教授和同学欢庆,急忙开车送我们去与团友会合,连学位袍都来不及脱。我们说,其实你不用送我们,旅行团会来接我们的。你说,把你们放在街上我不放心。我听了心头一震,眼睛湿润。多少年来我们无数次对你说过“不放心”三个字,现在在离家万里之遥的异国,你对我们说“不放心”。到了集合点,我们匆匆分别,你又一次挥挥手目送我们。

是你成长了,还是在你眼里我们老了,让你如此牵挂。只是我们知道,这辈子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目送。

看见

章胜贤

碗底的民俗

——尚药局

这枚铭文青瓷盖残器,是在数年前六部桥原杭州东南化工厂旧址改造工地出土的,径约8cm左右,盖阴无釉处墨书“尚药局”三字。“尚药局”乃北宋皇宫大内专门为后妃服务的医药机构,集天下最好的药材和医疗器具及研制工艺。史料载,崇宁二年(1103年)“御药局“与殿内的“尚药局”合并,改名“内药局”。可以推测,北宋灭亡后,该“尚药局”瓷罐儿从中原的开封至江南的杭州,又不是好端端地车载船运,兵荒马乱地经一路颠簸,能保全下来还是幸运的。然而,终究还是碎了,尘封了数百年的岁月,千年等一回,才重见天日。我能俯首捡拾了更是倍感幸运。

还有一枚,径约10cm的瓷罐残盖儿,盖底无釉处朱砂铭文“李”、“x铺药罐子”字样。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杭城(临安)医药合一的民间药铺遍布大街小巷,尤以纵贯京都的御街东西两侧最为集中。据出土地点推测,李官人开设的大药铺子估计就在新宫桥断河头一带。

城事

王继颖

尘世芳华

女儿在杭州学习。我和爱人去看她,一家人同游苏杭。

傍晚赶往苏州。车票早已网上预订,取票后捏在手里过安检、候车、过检票口,但直到登上动车,我们才看座位号。女儿看看票,在第1排临窗的位置坐下。我的,在第2排过道边。爱人瞥一眼手中的票,指指第2排过道另一边被夹在中间的座位。我怕中间挤,让身高体胖的爱人坐过道边,自己坐到了他指的座位上。旁边靠窗的座位已有乘客,不必担心要起身让路,我便闭眼打起了盹儿。

本来就嗜睡,再加上玩得筋疲力尽,这一觉睡得昏天黑地。一个多小时后到昆山南站,靠窗的乘客要下车,将我唤醒。下一站就是苏州。靠窗的座位空出,一个清雅的小伙儿坐了进来。我以为他刚上车,想不到一个提箱子的中年乘客过来示意那个座位是自己的。小伙儿安静起身,准备让座。

“是不是看错了位置?”我关切地问小伙儿。

小伙儿温善的脸上,掠过一丝犹疑。他平和地指指我的座位:“刚才您一直睡,没好意思打扰……”

我的脸颊瞬间升温,难道我坐错了位置?赶紧看车票,竟真的错了,票上的位置,在第1排。

“真对不起!你在杭州就上车了?刚才坐哪里?”我满怀歉意,边说边站起,请小伙儿坐。

“没关系的。是从杭州上车,我上来得晚,看您睡着,就站在过道儿。”小伙儿见我执意站到了过道里,便腼腆地坐下,那神色倒像做了对不住我的事。

第1排在爱人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民工模样的苍老男子,他应该也是在杭州上车,买的大概是无座的票。身后的乘客恰好下车,位子空着,我便坐下,心中被清雅小伙儿的绅士温情感动着。

很快到了苏州。正逢假日,人流如潮,比杭州更拥堵。第二天游完拙政园和狮子林,已是中午时分。在街边小店吃过午饭,准备打车去虎丘。女儿用手机软件叫车,软件显示附近路况拥堵得厉害。本来约好的司机,一个个打来电话,都说手机出了故障,要求取消订单。约了近一个小时,因“手机故障”就取消了四五个订单。终于有一位师傅手机正常,告诉我们他保证过来,要我们耐心等待。他距我们的位置只有七八公里,因为堵车一个多小时才接到我们。师傅说本来可以去路况稍好的地段拉客,但不愿失了诚信。从狮子林到虎丘,师傅根据路况绕道而行,到了女儿微信付款,才十几块钱。这十几块钱,让师傅耽误了近两小时。

从苏州回杭州,又游玩一日,清早五点,我和爱人打车去火车站。临行前夜,女儿教会了爸爸用软件叫车。车准时来,到火车站,我们却不会用手机付款。给司机师傅现金,师傅客气地拒绝:“我们是手机系统交易,我不能收现金。你们回去学会再付款,钱没多少,不付也无所谓。赶紧下去吧,别误了火车。”

几个瞬间,三个连眉目都没看清的陌生人,以本性的温善、诚信和大气,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芬芳的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