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7:西湖副刊·散客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两个城市的茶与茶道
插图 叶露盈
黄包车夫禄福寿
碗底的民俗
人为什么要上班
公益广告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见
碗底的民俗
——赵大面店
2016-06-05
杭州正兴馆(1956年)

章胜贤

“赵大面店”是一只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碗碎片,米黄色釉下布满细密的冰裂纹,仅碗底露胎处用浓墨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回旋书写“赵大面店”四个字,从笔画字体看显然不及赵姓本家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秀丽、端庄,但让我犯疑的是凤凰山金銮殿宝座上坐着“赵大”的同宗同属,为“大”的却偏偏在坊间开一家面店,甘愿从早到晚泡在浓浓的市侩气中等迎光顾的食客,难道粗茶淡饭、裙、衫、布衣更比正襟危坐在官府公堂体面、舒畅?还让我犯疑的是“赵大”的面店开在都城的六街三市的哪个市口?从残器的形制、尺寸推断似乎和如今店家用的面碗相似,那是否如同现今“状元馆”、“奎元馆”的模样?是中原的汴京特色?还是南北交融的杭帮风味?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看见
碗底的民俗
——赵大面店
2016-06-05
杭州正兴馆(1956年)

章胜贤

“赵大面店”是一只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碗碎片,米黄色釉下布满细密的冰裂纹,仅碗底露胎处用浓墨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回旋书写“赵大面店”四个字,从笔画字体看显然不及赵姓本家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秀丽、端庄,但让我犯疑的是凤凰山金銮殿宝座上坐着“赵大”的同宗同属,为“大”的却偏偏在坊间开一家面店,甘愿从早到晚泡在浓浓的市侩气中等迎光顾的食客,难道粗茶淡饭、裙、衫、布衣更比正襟危坐在官府公堂体面、舒畅?还让我犯疑的是“赵大”的面店开在都城的六街三市的哪个市口?从残器的形制、尺寸推断似乎和如今店家用的面碗相似,那是否如同现今“状元馆”、“奎元馆”的模样?是中原的汴京特色?还是南北交融的杭帮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