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明瑗 记者 艾丹青 2016年杭州小升初蓄势待发。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最大的纠结是到底读公办还是民办。而这件事决定权的归属,正在悄悄发生转移。 上周末,采荷中学教育集团举办科技艺术节暨“小升初”校园开放日,现场来了很多对口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和家长,中学也拿出十八般武艺,课堂教学展示、科技艺术体育比赛、科学实验互动,还特别留出了家长咨询时间。 记者注意到,很多来咨询的孩子成绩都不错,个别学生还是小学年级前10名。而选择到公办初中读书,大都是孩子自己的意思,家长仅仅是做参谋。 实际上,这个现象近几年来越来越普遍了。采荷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孙寅说,学校连续几年做开放日活动,从总体上看,家长的意志不再是决定性的,他们更多地尊重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学生自己做决定,“尤其是女孩子,比男孩子表现更明显。” 说到即将开始的民办初中招生,在很多学校做过校长的孙寅觉得,有句老话“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最为恰当,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确实适合不同的学生。想读民办的学生,需要成绩很拔尖,自主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相对更强。他特别谈到了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比如同样成绩的学生,在公办初中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被保送的概率就要比在民办初中更大,而且保送的学校可能更好。 从前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在孙寅看来,对学生来说“成功是成功之母”,“在公办学校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比较多,一次次大的小的成功,会让学生不断收获进步,让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更有持续的内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