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6:旅游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除夕当天 机票价格会“跳水”
到名人故居喝一杯咖啡 约吗?
国家旅游局发出安全提醒 近期出境游注意寨卡病毒
望眼欲穿,苦等十二年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望眼欲穿,苦等十二年
朱炳仁作十二套生肖铜藏书票终于大团圆
2016-02-03

记者 张雅丽

英国藏书界有一句名言:从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好书,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贴上自己的藏书票——而且一定要贴在他的藏书票上面!

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大相径庭,爱书的方式却惊人相似。方寸之间的藏书票看似小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正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鲁迅、郁达夫、关祖章等名家都是其忠实票友。

被称为边缘艺术的藏书票,却在杭州与铜结下不解之缘。2005年乙酉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以铜作纸,首创“金鸡报春”青铜藏书票,随后每年他都创作一套生肖藏书票,今年第十二套“金猴齐天”藏书票将于农历新年初一面市。

十二套生肖青铜藏书票终于聚齐,并登录互联网众筹项目,上线一天就有近2万人点赞支持。

小众的藏书票翻身变热

朱炳仁首创青铜藏书票

鲁迅与唐英伟的书信往来中,曾两次出现藏书票,这些内容均收录在鲁迅的日记中。这些藏书票,至今仍珍藏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中。

到底何为藏书票?作为一个大众并不熟悉的艺术收藏品类,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和新兴版画一样,属于帕来品,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小小藏书票,票面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一般贴于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圈里很受欢迎,拥有一大批狂热的收藏者。

然而,当代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藏书票一直属于小众艺术。近年来,令藏书票高姿态地走进公众视角的原因,则是三年前收藏品市场上的一则传闻——马未都在国外搜集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藏书票,准备在国内各地建立专馆。

尽管藏书票不像邮票一般,属于大众公认藏品,但这种边缘艺术却在改良和创新中,逐步走出冷门艺术品的行列。2005年以来的每一个大年初一,河坊街江南铜屋门口总能排起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票友只为一事,便是生肖青铜藏书票。

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之手的青铜生肖藏书票,取材于中国各类历史文物,如像砖、年画、剪纸等图案,采用蚀刻、镂空等多种工艺,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朱炳仁看来,其实藏书票和邮票有相似之处,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这些年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逐步地显现。

一段与父爱有关的故事

成就了青铜生肖藏书票

2005年乙酉年,朱炳仁结合铜雕艺术,创作了第一套以“金鸡报春”为名的青铜生肖藏书票。这原本只是一个父亲送给儿子的礼物,不料竟在书票界引起一阵轰动。

昨天,72岁的艺术家朱炳仁倚靠在沙发上,讲述着12年前的那段创作故事。“那一年是我属鸡的儿子朱军岷的本命年,我原本想送一份特殊的、具有传承性的礼物给他,于是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生肖鸡年青铜藏书票”。而对于藏书票有着深入研究的他也发现,当时市面上的铜用品普遍比较粗糙,缺乏艺术性,他想做一件能够将五千年灿烂铜文化浓缩其中的作品,所以,以铜作纸,以梅兰竹菊为背景、汲取民间剪纸艺术的中国第一套青铜藏书票,“金鸡报春”就此诞生。

这份父亲送给儿子的礼物,最终受到各方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将之作为赠送海外华人的唯一新年礼物。随后的11年里,“旺狗天和”、 “子鼠天开”、 “牛牛如意”、 “虎生紫气”、 “玉兔春和”、 “龙行聚宝”、 “金蛇舞春”、 “金蛇舞春”、 “吉羊如意”等生肖青铜藏书票陆续创作发行。

今年是猴年,即将发行的藏书票名为“金猴齐天”,一套6枚,青铜作底,猴饰金色,采用传统手工技艺与科技手段,一只机灵聪明、有胆有识的美猴王,呈现在方寸之间。

每一年的藏书票都各具特色,今年“猴票”于去年7月份开始创作,从形象设计到制作工艺的创新,整整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正式出炉。而区别于以往的青铜生肖藏书票,“猴票”最大的亮点,则是设计了一张金猴捧桃的四联票,采用齿孔四方连的形式,极具个性,藏书票一侧,刻有“朱炳仁印”和拉丁文“EXLIBRIS”,票面上更是为收藏者留下了签名一栏,保留了藏书票最原始的用途。

据悉,“金猴齐天”青铜生肖藏书票全球限量发行20160套。

青铜藏书票融合现代元素 网络众筹1日就吸引2万人

起于儿子朱军岷的属相“金鸡报春”,最后一年以72岁朱炳仁的本命年“金猴齐天”收尾,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终于集齐,共计88枚藏书票。回首十二年,朱炳仁说,每一个设计都怀着期待之心,精益求精,不断改良创新,一方面试图推广和普及小众、边缘的藏书票艺术品,另外,也是借此推广铜融艺术这项传统工艺。

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新一年的“金猴齐天”青铜藏书票如约在杭州河坊街江南铜屋发售。另外,终于集齐的十二生肖藏书票也将全套打包,以“吉金春天”为名,限量发售200套,藏家还可获得朱炳仁老师的亲笔签名,并特别赠送铜笔一支。

朱炳仁说,这些年藏书票在收藏品艺术市场上逐渐受到关注,在每一年青铜藏书票的发行过程中,很多票友都把藏书票当做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品种,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票友加入到藏书票的收藏行列。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的青铜藏书票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就在前天,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正式登陆“淘宝众筹”项目,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向年轻一代推广传统艺术。网友对于青铜藏书票的好奇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情,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仅一天时间,就有近2万名网友为这个传统技艺提供网络支持。

目前,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系列可谓告一段落,但朱炳仁又开始了另一项以铜为主题的创作计划。“十二生肖铜雕摆件将成为下阶段创作重心。”他透露,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创作了领头羊和状元猴两件生肖作品,未来将根据生肖年,创作更多的铜雕摆件作品。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望眼欲穿,苦等十二年
朱炳仁作十二套生肖铜藏书票终于大团圆
2016-02-03

记者 张雅丽

英国藏书界有一句名言:从朋友那里借到一本好书,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贴上自己的藏书票——而且一定要贴在他的藏书票上面!

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大相径庭,爱书的方式却惊人相似。方寸之间的藏书票看似小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正所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鲁迅、郁达夫、关祖章等名家都是其忠实票友。

被称为边缘艺术的藏书票,却在杭州与铜结下不解之缘。2005年乙酉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以铜作纸,首创“金鸡报春”青铜藏书票,随后每年他都创作一套生肖藏书票,今年第十二套“金猴齐天”藏书票将于农历新年初一面市。

十二套生肖青铜藏书票终于聚齐,并登录互联网众筹项目,上线一天就有近2万人点赞支持。

小众的藏书票翻身变热

朱炳仁首创青铜藏书票

鲁迅与唐英伟的书信往来中,曾两次出现藏书票,这些内容均收录在鲁迅的日记中。这些藏书票,至今仍珍藏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中。

到底何为藏书票?作为一个大众并不熟悉的艺术收藏品类,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和新兴版画一样,属于帕来品,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小小藏书票,票面图案为主,并配有藏书人的姓名、别号、书斋号等,一般贴于书的首页或扉页上。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圈里很受欢迎,拥有一大批狂热的收藏者。

然而,当代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上,藏书票一直属于小众艺术。近年来,令藏书票高姿态地走进公众视角的原因,则是三年前收藏品市场上的一则传闻——马未都在国外搜集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藏书票,准备在国内各地建立专馆。

尽管藏书票不像邮票一般,属于大众公认藏品,但这种边缘艺术却在改良和创新中,逐步走出冷门艺术品的行列。2005年以来的每一个大年初一,河坊街江南铜屋门口总能排起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群票友只为一事,便是生肖青铜藏书票。

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之手的青铜生肖藏书票,取材于中国各类历史文物,如像砖、年画、剪纸等图案,采用蚀刻、镂空等多种工艺,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在朱炳仁看来,其实藏书票和邮票有相似之处,从出现之日起,就演变为收集和收藏的对象,收藏的功能还盖过了藏书的标志功能,这些年它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在逐步地显现。

一段与父爱有关的故事

成就了青铜生肖藏书票

2005年乙酉年,朱炳仁结合铜雕艺术,创作了第一套以“金鸡报春”为名的青铜生肖藏书票。这原本只是一个父亲送给儿子的礼物,不料竟在书票界引起一阵轰动。

昨天,72岁的艺术家朱炳仁倚靠在沙发上,讲述着12年前的那段创作故事。“那一年是我属鸡的儿子朱军岷的本命年,我原本想送一份特殊的、具有传承性的礼物给他,于是花了四个月的时间,创作了生肖鸡年青铜藏书票”。而对于藏书票有着深入研究的他也发现,当时市面上的铜用品普遍比较粗糙,缺乏艺术性,他想做一件能够将五千年灿烂铜文化浓缩其中的作品,所以,以铜作纸,以梅兰竹菊为背景、汲取民间剪纸艺术的中国第一套青铜藏书票,“金鸡报春”就此诞生。

这份父亲送给儿子的礼物,最终受到各方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也将之作为赠送海外华人的唯一新年礼物。随后的11年里,“旺狗天和”、 “子鼠天开”、 “牛牛如意”、 “虎生紫气”、 “玉兔春和”、 “龙行聚宝”、 “金蛇舞春”、 “金蛇舞春”、 “吉羊如意”等生肖青铜藏书票陆续创作发行。

今年是猴年,即将发行的藏书票名为“金猴齐天”,一套6枚,青铜作底,猴饰金色,采用传统手工技艺与科技手段,一只机灵聪明、有胆有识的美猴王,呈现在方寸之间。

每一年的藏书票都各具特色,今年“猴票”于去年7月份开始创作,从形象设计到制作工艺的创新,整整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正式出炉。而区别于以往的青铜生肖藏书票,“猴票”最大的亮点,则是设计了一张金猴捧桃的四联票,采用齿孔四方连的形式,极具个性,藏书票一侧,刻有“朱炳仁印”和拉丁文“EXLIBRIS”,票面上更是为收藏者留下了签名一栏,保留了藏书票最原始的用途。

据悉,“金猴齐天”青铜生肖藏书票全球限量发行20160套。

青铜藏书票融合现代元素 网络众筹1日就吸引2万人

起于儿子朱军岷的属相“金鸡报春”,最后一年以72岁朱炳仁的本命年“金猴齐天”收尾,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终于集齐,共计88枚藏书票。回首十二年,朱炳仁说,每一个设计都怀着期待之心,精益求精,不断改良创新,一方面试图推广和普及小众、边缘的藏书票艺术品,另外,也是借此推广铜融艺术这项传统工艺。

今年农历大年初一,新一年的“金猴齐天”青铜藏书票如约在杭州河坊街江南铜屋发售。另外,终于集齐的十二生肖藏书票也将全套打包,以“吉金春天”为名,限量发售200套,藏家还可获得朱炳仁老师的亲笔签名,并特别赠送铜笔一支。

朱炳仁说,这些年藏书票在收藏品艺术市场上逐渐受到关注,在每一年青铜藏书票的发行过程中,很多票友都把藏书票当做未来有巨大潜力的品种,同时,越来越多的新票友加入到藏书票的收藏行列。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他的青铜藏书票也融入了现代元素。

就在前天,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正式登陆“淘宝众筹”项目,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向年轻一代推广传统艺术。网友对于青铜藏书票的好奇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热情,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仅一天时间,就有近2万名网友为这个传统技艺提供网络支持。

目前,十二生肖青铜藏书票系列可谓告一段落,但朱炳仁又开始了另一项以铜为主题的创作计划。“十二生肖铜雕摆件将成为下阶段创作重心。”他透露,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已创作了领头羊和状元猴两件生肖作品,未来将根据生肖年,创作更多的铜雕摆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