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雅丽) 埃博拉病毒的阴霾尚未散尽,与“寨卡病毒”相关的消息,又频见报端,欧洲、非洲、大洋洲以及亚洲也有输入病例报告。日前,国家旅游局发出安全警示,提醒广大游客近期出境旅游请注意防范寨卡病毒疫情。 据了解,寨卡病毒早在7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但近期才出现蔓延趋势。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美洲多个国家相继发生寨卡病毒(Zika Virus)感染病例,欧洲、非洲、大洋洲以及亚洲也陆续发现输入病例报告。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感染后症状多为轻微发热、红疹,极少出现重症或死亡;近期有研究结果表明,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或死亡。当前,多国发布旅行警示,建议孕妇或准备怀孕的女性公民谨慎前往寨卡病毒肆虐地区。 春节假期即将到来,此时游客外出旅游也将进入高峰时段。国家旅游局特别提醒,建议近期出境游客在旅游期间,请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我国外交部和卫生计生委以及旅游目的国家和地区的官方机构发布的寨卡病毒防范等旅行健康提示信息,掌握相关预防措施,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严防蚊虫叮咬,旅行中或旅行后发现相关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在入境时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主动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