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于伟 “2017年1月21日,天很冷,做了这个冬天最温暖的一件事。”前天下午,浙江省中医院急诊中心章徐洁护士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条微信,一位40岁中年男子因脑干出血导致脑死亡,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在悲痛之余,毅然决定捐献儿子的遗体,让“他”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老人的这一决定令医护人员为之动容,大家不约而同地捐款伸援手。“虽然钱不多,也无法弥补老人的心伤,但是我们给予的是作为医护人员的温暖。”医院急诊中心主任黄小民说。 事情发生在上周五下午4点左右。120急救车载着40岁的张先生到了省中医院急救中心门口,当时他已昏迷窒息。 急诊中心黄小民主任说,当时张先生的血压非常高,血压计已测不出他的血压值。检查发现,他是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干出血。 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这个部位受损伤,处理起来非常棘手。虽然医务人员积极抢救,但奇迹还是没发生,张先生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医学上称之为“脑死亡”。 当天,医院通知张先生家属。第二天中午,张先生父亲从扬州老家赶到了医院。 黄主任对这位老人印象深刻:满头白发,穿一件黑色厚外套,白色鞋子,看上去非常整洁。 看到躺在病床上连着呼吸机的儿子,张大伯半天说不出话来,时不时用手擦眼泪。 张先生是他唯一的儿子,在杭州一家餐馆打工,平时很少回老家。 张先生还有个10岁的儿子在老家。据了解,张先生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一直在吃降压药,但平时血压控制得并不好。 两个多月前,张大伯的老伴因病去世,还没从悲伤中完全走出来,没想到儿子又出事了。 沉默了很久,张大伯慢慢接受了现实,还做了个决定——捐献儿子遗体。“他说的一番话,让我们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肃然起敬。他说,希望儿子的器官能够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患者,让儿子的生命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延续……” 黄小民主任也深受感动,帮老人联系了浙江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办理捐献事宜,帮他完成心愿。 上周日,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医院后,张大伯红着眼眶和工作人员谈遗体捐献的事。“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始至终,老人家从来没提过任何要求,家里有再大的困难也一字没提。” “在急诊科,虽说平时见惯了生死,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还是非常感动。”章徐洁护士说,作为患者家属,能像张大伯这样作出选择,难能可贵。 当天,急诊中心当班的几位医务人员一商量,决定为老人家捐款。章护士将老人的情况发了朋友圈后,院内好多医生也委托她将钱转交给老人,表达一份心意,一共筹集了7300元。 然而,当医护人员将这笔捐款交给张大伯时,他却婉拒说,自己从单位退休,有退休金,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 章护士吐露心声:“虽然钱不多,也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但这是我们作为医护人员给予的一点温暖!” 听了章护士的话,张大伯再次湿了眼眶。 昨天,张大伯已办理完儿子的遗体捐献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