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7年1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7:健康与服务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对付这个毛病 省人民医院骨科现在有了新办法
27岁产妇月子里得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再发展下去可致命了
杭州康久天颐养老院春节推出暖心服务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付这个毛病 省人民医院骨科现在有了新办法
2017-01-12

前后看了16位医生 打了53次封闭

她的“网球肘”就是治不好

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杨涛

“网球肘”,学名叫“肱骨外上髁炎”,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尤其是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它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病,尽管诊断较简单,但治疗不好蛮痛苦。

50岁的黄女士就被这个病缠上了,吃了它木佬佬的苦头,最后找到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这份痛苦才算终结。

两年看了16位医生,打了53次封闭

黄女士是勤快人,平时家务都是她做。两年前,一次烧菜时,她右手掂锅,掂得有点吃力,当时右手肘关节外侧就有拉伤的感觉,伴有疼痛。

她没太在意,当时休息了一下,贴了块伤筋膏药,过后照旧洗衣、拖地、烧菜什么的样样都来。

想不到,她外肘部疼痛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渐渐地,刷牙、拧毛巾、拎东西、切菜……反正只要外肘部肌肉会用力的事情,每件做起来,她都会痛。

黄女士开始寻医问药,两年时间,她看过当地医院骨科、推拿科、针灸科、康复科的16位医生,做了数不清的检查,打了53次封闭,用的膏药“都可以装几箱子了,小针刀也试过了,但就是治不好”。

“医生诊断很一致,都说是网球肘,都说是个小毛病,但就是无法解决我的疼痛。”黄女士被这毛病搞得不胜其烦。

最近半年,黄女士的右肘部不动的时候也开始痛了,晚上半夜也会痛醒。

后来,有医生推荐她到省人民医院骨科毕擎主任那里去试试。

做了个10分钟的手术

痛了两年的肘部就不痛了

黄女士将信将疑,想想“死马当作活马医”,那就再去毕主任那里试试。

她挂了好几回毕擎主任的号,直到第三次才挂上。

用毕主任的话说,黄女士一进门诊室,就是满脸怀疑地看着他。

“你好像不大相信我?”

“嗯,主要我已经看了16位医生了,可能你也差不多。”

毕主任看了黄女士的各种检查报告,也是马上确诊黄女士得了“网球肘”,而且因时间太长,已经是顽固性的网球肘了。

对付这种顽固性的网球肘,毕主任根据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再结合国外的文献报道,建议采用一个新的微创手术方法。

“我给你做一个微创手术,10分钟解决问题,好不好?”

也许是因痛得太久、治不好,黄女士很爽快答应了。毕主任在她外侧肘部切了个2厘米的小口子,做了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真的差不多就10分钟。

术后,黄女士就感到疼痛减轻了。出院后3天,黄女士给毕主任打来电话连连道谢,说她半年因肘部疼痛没睡个好觉,现在终于可重新安稳睡觉了。

网球肘爱“盯”家庭主妇 网球、羽毛球爱好者 砖瓦工 木工等人

毕擎主任说,“网球肘”在人群中十分常见,发病率在1%-3%,多见于40-60岁人群,多发生在常用手臂的肘关节。

“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疼痛是由于外肘部的肌肉(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很容易患此病。

毕主任自己也得过网球肘,那是一次在做骨科手术时,他右手肘部使了大力,拉伤了。但他在两个月内都减少该手臂的运动,尽量让它休息,再加些药物治疗,慢慢地养好了。

“如果肌肉扭伤、拉伤后,马上固定、休息,再配合用些保守疗法,如膏药、封闭、小针刀等,两个月左右能好起来。但很多人休息不了那么久或不当回事,还是继续肘部用力活动,那样会造成顽固性网球肘,常规治疗就没效果了。”

毕主任说,保守治疗对约九成的患者有作用,但5%-10%的患者往往会发展成慢性病,即顽固性网球肘。“如果保守治疗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疼痛感还是持续加重,那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运动损伤的研究和治疗,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与治疗的新进展,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三年来,中心为三百余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职业球员,及各种运动员做过肩、膝、髋、踝损伤的治疗,为各种全民健身赛事,诸如杭马、毅行等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医疗保障。2016年7月,中心还为出征里约残奥会的运动员做了医疗保障。

2016年12月30日,中心与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签订了医疗保障合同,为俱乐部包括全运会代表队、职业队等提供运动损伤的医疗保障。合约期内,今后绿城队员的运动损伤,都由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先行诊治。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对付这个毛病 省人民医院骨科现在有了新办法
2017-01-12

前后看了16位医生 打了53次封闭

她的“网球肘”就是治不好

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杨涛

“网球肘”,学名叫“肱骨外上髁炎”,症状是肘关节外侧疼痛,尤其是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它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常见病,尽管诊断较简单,但治疗不好蛮痛苦。

50岁的黄女士就被这个病缠上了,吃了它木佬佬的苦头,最后找到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这份痛苦才算终结。

两年看了16位医生,打了53次封闭

黄女士是勤快人,平时家务都是她做。两年前,一次烧菜时,她右手掂锅,掂得有点吃力,当时右手肘关节外侧就有拉伤的感觉,伴有疼痛。

她没太在意,当时休息了一下,贴了块伤筋膏药,过后照旧洗衣、拖地、烧菜什么的样样都来。

想不到,她外肘部疼痛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渐渐地,刷牙、拧毛巾、拎东西、切菜……反正只要外肘部肌肉会用力的事情,每件做起来,她都会痛。

黄女士开始寻医问药,两年时间,她看过当地医院骨科、推拿科、针灸科、康复科的16位医生,做了数不清的检查,打了53次封闭,用的膏药“都可以装几箱子了,小针刀也试过了,但就是治不好”。

“医生诊断很一致,都说是网球肘,都说是个小毛病,但就是无法解决我的疼痛。”黄女士被这毛病搞得不胜其烦。

最近半年,黄女士的右肘部不动的时候也开始痛了,晚上半夜也会痛醒。

后来,有医生推荐她到省人民医院骨科毕擎主任那里去试试。

做了个10分钟的手术

痛了两年的肘部就不痛了

黄女士将信将疑,想想“死马当作活马医”,那就再去毕主任那里试试。

她挂了好几回毕擎主任的号,直到第三次才挂上。

用毕主任的话说,黄女士一进门诊室,就是满脸怀疑地看着他。

“你好像不大相信我?”

“嗯,主要我已经看了16位医生了,可能你也差不多。”

毕主任看了黄女士的各种检查报告,也是马上确诊黄女士得了“网球肘”,而且因时间太长,已经是顽固性的网球肘了。

对付这种顽固性的网球肘,毕主任根据自己的长期临床经验,再结合国外的文献报道,建议采用一个新的微创手术方法。

“我给你做一个微创手术,10分钟解决问题,好不好?”

也许是因痛得太久、治不好,黄女士很爽快答应了。毕主任在她外侧肘部切了个2厘米的小口子,做了微创手术,手术时间真的差不多就10分钟。

术后,黄女士就感到疼痛减轻了。出院后3天,黄女士给毕主任打来电话连连道谢,说她半年因肘部疼痛没睡个好觉,现在终于可重新安稳睡觉了。

网球肘爱“盯”家庭主妇 网球、羽毛球爱好者 砖瓦工 木工等人

毕擎主任说,“网球肘”在人群中十分常见,发病率在1%-3%,多见于40-60岁人群,多发生在常用手臂的肘关节。

“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疼痛是由于外肘部的肌肉(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慢性撕拉伤造成的。患者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网球、羽毛球运动员、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部活动,很容易患此病。

毕主任自己也得过网球肘,那是一次在做骨科手术时,他右手肘部使了大力,拉伤了。但他在两个月内都减少该手臂的运动,尽量让它休息,再加些药物治疗,慢慢地养好了。

“如果肌肉扭伤、拉伤后,马上固定、休息,再配合用些保守疗法,如膏药、封闭、小针刀等,两个月左右能好起来。但很多人休息不了那么久或不当回事,还是继续肘部用力活动,那样会造成顽固性网球肘,常规治疗就没效果了。”

毕主任说,保守治疗对约九成的患者有作用,但5%-10%的患者往往会发展成慢性病,即顽固性网球肘。“如果保守治疗持续半年到一年左右疼痛感还是持续加重,那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

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暨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运动损伤的研究和治疗,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与治疗的新进展,并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近三年来,中心为三百余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职业球员,及各种运动员做过肩、膝、髋、踝损伤的治疗,为各种全民健身赛事,诸如杭马、毅行等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医疗保障。2016年7月,中心还为出征里约残奥会的运动员做了医疗保障。

2016年12月30日,中心与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签订了医疗保障合同,为俱乐部包括全运会代表队、职业队等提供运动损伤的医疗保障。合约期内,今后绿城队员的运动损伤,都由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先行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