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壶重现江湖 清代有个叫做陈曼生的篆刻家,在紫砂大镇宜兴附近的县当知县,酷爱在紫砂壶上刻刻画画,引来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哄抢,文人壶从此出了名。文人壶由文人出样式和字画,由匠人制作和篆刻,有些文人自己也刻上两刀。 文人壶的传承时断时续,每件代表作传到后世都是高价,最早是曼生壶,清末是玉成窑。当年玉成窑搞了1年多,才出了300多个,流传到现在个个身价上百万。 我们这次拜访的篆刻家左家奇,笔名泉石,从事紫砂陶刻10余年,现为浙江省金石篆刻专委会常务副会长,省高校艺教委副会长,研究员,高级美术师。左家奇有两件作品被首都博物馆和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2012年与王伯敏合作的“大龙胆”拍出12万元。出版有《篆刻艺术》、《篆刻技法》、《曼生壶-西湖人文的骄傲》等著作。 文人壶难点是要会写会画会刻。左家奇的篆刻洒然苍劲,采用的是跨界的“金石刀法”,把用来刻金石的手法运用在紫砂壶上,一般人还真学不来。 他的篆刻,早年就已很出名。贺龙的夫人薛明曾指名要他刻10枚纪念贺龙诞辰的纪念首日封。有人10年前就开始收藏他的壶,如今已有200多把了。 文人壶向来是壶随字贵,壶因字传。左家奇常和西泠印社、陶瓷艺术泰斗级人物在一起,探讨文人壶的创作,有时还一起合作。他会亲自选泥,刻出来的壶大多在朋友、行家间流传,不好绝不敢拿出手。 刚开始刻的时候只有一半的成品率,到现在,成品率才提高到八成。他出的文人壶刻坏了就扔了,能拿到手的,都是好刀工。 为好刀工点赞的,请扫码关注快抱团下单,文人壶就是你的了。 (张婉如 周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