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9:理财研究所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十位高管集体辞职 股价冲至涨停
智能化新广电网提供更多聪明服务
浙商精英期货擂台赛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位高管集体辞职 股价冲至涨停
2016-11-18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利好股价?

昨日早盘,南玻A以11.99元低开之后,一路走低至11.63元,午盘后迅速拉涨停,全天振幅高达14.88%。在股价的大幅波动背后,是南玻A的管理层集体辞职。

短短两天时间包括董事长、CEO、董秘、独董在内的10位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

集体辞职的具体原因是南玻A管理层认为宝能有意刁难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回应称,修改股权激励计划出于综合考虑,不存在故意拖延。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然而,伴随着近年A股市场“野蛮人”(指包括险资、牛散等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方)频繁增持,上市公司高管和“门口的野蛮人”之间的厮杀似乎成为了资本市场一种“新常态”。记者 林司楠 综合报道

南玻A“宫斗”不断升级

2015年,南玻开始成为宝能的围猎对象,通过二级市场的不断增持、5次举牌以及定增,宝能系成为原本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南玻A的第一大股东。

本次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的导火索是宝能系和南玻A高管之间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矛盾。

前海人寿对南玻A管理层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作出了较大的修改。一是缩减规模,由总股本的6%降低至3%;二是改变实施时间,由今年变更为明年;三是大幅提高业绩承诺,原方案中以2015年为基数,之后每年的业绩增长15%~20%,变为以2016年为基数,2017年业绩增长100%,后两年分别增长50%左右。

前海人寿表示,南玻管理层原先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过分关注核心管理层、尤其是高管的即期利益(如股票锁定期为半年,以6.2元/股购买股票,退休后继续享受激励且不受公司业绩限制),对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绝大部分的基层员工(公司1.3万人)、尤其是公司一线员工的利益关注不够。作为股东,前海人寿本着对公司长远稳定发展、对全体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负责的态度提出修改意见。

“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每年业绩增长15%~20%完全可以实现。但是,前海人寿提高至100%,这怎么可能达到。”原南玻A高管表示,这成为双方矛盾的触发点。

南玻A的高管集体辞职事件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昨日晚间,深交所分别对南玻A和前海人寿发关注函,要求南玻A公司董事会就相关问题予以进一步核查,并作出书面说明,在11月21日前报深交所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易主成为新常态

南玻A是A股老牌的蓝筹股之一,也曾经是机构的至爱。两天十名高管集体辞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影响不言而喻。

从去年“宝万之争”爆发以来,“野蛮人”入侵的故事在不少公司上演。A股市场举牌、增持的案例不断增多,上市公司高管频繁易主的现象也大幅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已有1432名上市公司重要高管离职,而这些高管的离职时间节点又恰恰都发生在公司被举牌或增持的前后。

南玻A如今的局面,就仿佛是“宝万之争”其中一种走势的投影,是支持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还是宝能系这样的大股东?在万科身上,众说纷纭,落到南玻A身上,一样是非难辨。有业内专家表示,股权至上和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诉求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既要尊重“野蛮人”行权,也要支持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诉求,前提是,在市场规则的框架之下,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都能合法合规,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管理层大幅更替对于公司本身而言是否是一件好事?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因新晋资本的介入导致管理层更替,往往会给投资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类似于万科A、南玻A这样的股权之争通常被市场解读为利好,股价短时间内也时常出现上涨;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更应该关注新晋资本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是什么,他们是想长远经营好这家公司还是仅仅做一个“转手过客”,并将新入股的公司快速变现。除此以外,投资者还应该关注这些强势资本新聘请来的管理团队能否和原来的管理层有一个好的衔接,忽略上述因素而盲目追涨往往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十位高管集体辞职 股价冲至涨停
2016-11-18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变动利好股价?

昨日早盘,南玻A以11.99元低开之后,一路走低至11.63元,午盘后迅速拉涨停,全天振幅高达14.88%。在股价的大幅波动背后,是南玻A的管理层集体辞职。

短短两天时间包括董事长、CEO、董秘、独董在内的10位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

集体辞职的具体原因是南玻A管理层认为宝能有意刁难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宝能旗下的前海人寿回应称,修改股权激励计划出于综合考虑,不存在故意拖延。

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然而,伴随着近年A股市场“野蛮人”(指包括险资、牛散等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方)频繁增持,上市公司高管和“门口的野蛮人”之间的厮杀似乎成为了资本市场一种“新常态”。记者 林司楠 综合报道

南玻A“宫斗”不断升级

2015年,南玻开始成为宝能的围猎对象,通过二级市场的不断增持、5次举牌以及定增,宝能系成为原本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南玻A的第一大股东。

本次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的导火索是宝能系和南玻A高管之间股权激励方案存在矛盾。

前海人寿对南玻A管理层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作出了较大的修改。一是缩减规模,由总股本的6%降低至3%;二是改变实施时间,由今年变更为明年;三是大幅提高业绩承诺,原方案中以2015年为基数,之后每年的业绩增长15%~20%,变为以2016年为基数,2017年业绩增长100%,后两年分别增长50%左右。

前海人寿表示,南玻管理层原先提出的股权激励计划过分关注核心管理层、尤其是高管的即期利益(如股票锁定期为半年,以6.2元/股购买股票,退休后继续享受激励且不受公司业绩限制),对公司长远发展、对公司绝大部分的基层员工(公司1.3万人)、尤其是公司一线员工的利益关注不够。作为股东,前海人寿本着对公司长远稳定发展、对全体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负责的态度提出修改意见。

“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每年业绩增长15%~20%完全可以实现。但是,前海人寿提高至100%,这怎么可能达到。”原南玻A高管表示,这成为双方矛盾的触发点。

南玻A的高管集体辞职事件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昨日晚间,深交所分别对南玻A和前海人寿发关注函,要求南玻A公司董事会就相关问题予以进一步核查,并作出书面说明,在11月21日前报深交所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高管频繁易主成为新常态

南玻A是A股老牌的蓝筹股之一,也曾经是机构的至爱。两天十名高管集体辞职,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影响不言而喻。

从去年“宝万之争”爆发以来,“野蛮人”入侵的故事在不少公司上演。A股市场举牌、增持的案例不断增多,上市公司高管频繁易主的现象也大幅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两市已有1432名上市公司重要高管离职,而这些高管的离职时间节点又恰恰都发生在公司被举牌或增持的前后。

南玻A如今的局面,就仿佛是“宝万之争”其中一种走势的投影,是支持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还是宝能系这样的大股东?在万科身上,众说纷纭,落到南玻A身上,一样是非难辨。有业内专家表示,股权至上和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诉求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既要尊重“野蛮人”行权,也要支持管理层内部控制的诉求,前提是,在市场规则的框架之下,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层都能合法合规,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管理层大幅更替对于公司本身而言是否是一件好事?分析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因新晋资本的介入导致管理层更替,往往会给投资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类似于万科A、南玻A这样的股权之争通常被市场解读为利好,股价短时间内也时常出现上涨;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者更应该关注新晋资本对于公司的发展规划是什么,他们是想长远经营好这家公司还是仅仅做一个“转手过客”,并将新入股的公司快速变现。除此以外,投资者还应该关注这些强势资本新聘请来的管理团队能否和原来的管理层有一个好的衔接,忽略上述因素而盲目追涨往往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