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二维码加入“浙医在线·爱眼圈” 眼科专家在线为你服务
昨天是全国第21个爱眼日,浙医二院眼科中心联合省老龄委,第三次提供200个免费眼科体检机会,并在滨江院区举行大型眼科义诊。全国著名眼科专家、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带领白内障治疗团队,为50位白内障患者做了手术。
姚主任说:“多年来,我们浙二眼科中心通过各种公益行动,为成千上万的贫困白内障患者送光明。今年的活动继续为白内障患者,尤其是那些当年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送去一份光明福利。”
昨天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有两位值得大家借鉴。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沈凌
老教授考察养老院 结果头顶上的紫外线灯没关
张教授今年82岁,右眼本来是中度白内障,但还没到一定要做手术的地步。几个月前,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了。
“我哥哥要进养老院,我们夫妻俩一起去看一看养老院的条件。养老院的一位主任带我们到一个房间里坐着谈,房顶有个灯一直开着。
“我们在里面谈了将近2个小时,这时有人进来,说你们怎么把紫外线灯开着,赶紧关了!这才知道是紫外线灯。”
“当晚,我的眼睛就很痛,第二天去医院检查,发现眼压变得很高。”
张教授的中度白内障在这次紫外线灯照射后,发展得很快。
姚克教授说,紫外线对白内障的发展确实有加速作用。我们虽然不一定遇到张教授这么极端的事例,但阳光里的紫外线照样对白内障有影响。新疆、西藏地区的白内障发病率特别高,就是因为高原地区紫外线照射特别强烈。
“紫外线会造成我们眼睛晶体的氧化损伤,晶体的上皮细胞损伤后,代谢就会发生问题,晶体的蛋白质变性会提早。”
姚教授建议,杭州的夏天,阳光虽然没那么烈,但是能戴防紫外线眼镜的,一定好于不戴的。但一定要注意,镜片颜色深不等于防紫外线效果一定就好,一定要买标明防紫外线的墨镜。
85岁老人
想等全盲后再做眼部手术
浙二眼科中心副主任、白内障科主任徐雯教授,昨天为一位85岁老人吴大伯做了白内障手术。
“我眼睛糊了二三十年了,越来越严重,到5年前,我要用放大镜,再贴着报纸,才能看清上面的字,灯光也只能看到一点光晕了。”吴大伯说。
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来看?他说,听人说,“白内障要等全瞎之后才能治疗”,所以一直等着,想等完全失明了再做手术。
“好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都会有这个误区,以为白内障手术要等完全失明后才能做。其实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说法。现在的技术已经进步到‘只要你觉得白内障影响到你的日常生活了,你就可以考虑手术了’。”
徐教授说,如果等完全失明后,白内障晶体通常已经“熟”透了,一旦晶体的表皮裂开,里面的液体流出,会诱发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一个单纯简单的白内障手术就会变成复杂的合并型的白内障手术,手术风险反而高,预后往往也不好。
加入“浙医在线·爱眼圈”
眼科专家在线为你服务
都市快报旗下新推出“浙医在线·爱眼圈”微信群,专门为有眼科问题的读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医生互动的平台,定期邀请我省眼科医师在线互动答疑。对于群友关于白内障的一些争论和问题,向姚克、徐雯两位专家进行了请教——
问:除了手术外,到底还有没有可以根治白内障的方法?
答: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到目前为止,根治白内障的方法只有手术。药物、针灸、理疗等手段的效果都是不确定的。今年,有位华人眼科医生有个很大的成就,就是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成分,在动物实验里可以逆转白内障的混浊,但到临床应用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年纪大了可以做白内障手术吗?有没有风险?
答:年龄并不是手术的关键因素,八九十岁的老人做白内障手术的非常多,我们还曾为永嘉一位105岁的老红军做过手术,关键看患者全身检查后一些重要的脏器功能是不是比较健全。
比如眼睛和心脏是最有关系的,对眼睛的操作会引起一个“眼心反射”,会带动心率,所以如果心脏有问题,哪怕只有四五十岁,在眼睛上做手术也会比较危险;如果身体好,年纪再大也不要紧。
而且现代化的白内障手术就是一个微创手术,手术过程只10-30分钟,创口只有2毫米,也不用打麻药针,用麻醉药水点点就可以。
加入方式——
1.扫二维码(见右上)加入;
2.微信搜索“zyzxbyq”,加“浙医在线”为微信好友,并在留言中注明“爱眼圈”,我们的工作人员会邀请你进入相应的群。
今晚七点半,“浙医在线·爱眼圈”将邀请浙医二院眼科中心白内障科的王玮博士与大家互动交流,大家可提前准备好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