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随笔 推荐人:刘烨 演员 “王朔的我可以反复看,他的每一本随笔集我都特别喜欢。” 微博上以“火华社”逗比搞笑的刘烨,其实也是个书虫,“我小时候看太多书了,才10岁就看《茶花女》”,看到“阿尔芒”养伤,哭得一塌糊涂。 小时候,刘烨只被允许看文学名著,父母不让看金庸等“杂书”,所以直到大三,他才第一次看了金庸的小说。不过做演员以后,刘烨不再看那些冗长的小说,也没有时间看大部头的书,除了反复翻看王朔的书。 《生活在别处》《在路上》 推荐人:周云蓬 歌手、作家 “这种快乐(指书中那种随便搭上一辆火车去往陌生地方认识陌生人的自由)中包含着几分辛酸和痛苦。” 年轻时,周云蓬受到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和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的感召,他开始游历全国。不过他的旅行毕竟和凯鲁亚克他们无法相提并论,凯鲁亚克是挥霍生命,而他必须谨小慎微地观察、生活、恋爱,一路卖唱为生。 博尔赫斯 推荐人:钟立风 歌手 “数学一般的简洁,引申出宇宙般的神秘和繁复。”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出现,改变了钟立风从前对书、对阅读和写作的固有的理解。钟立风用“洁净精微”来形容他的作品,而且很迷恋这种魔力,将自己的乐队起名“博尔赫斯”,似要终身与之绑定。 《演员的自我修养》 推荐人:黄海波 演员 “我从事的是演员工作,所以总会在闲暇时反复看这本书。” 如果不爆出丑闻,凭借电视剧《咱们结婚吧》人气暴涨的黄海波,一定能发展得更好。但事与愿违,丑闻曝光后黄海波停止在公众面前露脸,大多数时候只能通过微博来关注他的生活。比如前阵子,黄海波就晒出了儿子爬行的背影。 除了演戏,黄海波之前说过自己特别喜欢看书。2010年跟剧组《媳妇的美好时代》赴台湾做宣传时,他在录节目之余还到台北诚品书店买了好几箱书回来,其中有数十本历史书和漫画书。在《三国演义》《康熙王朝》《演员的自我修养》这些钟爱的书中,他说还是后者影响最大。 《围城》 推荐人:周华健 歌手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人都要离开这个地方,有人是为了逃难、有人是迫于家庭压力,有人则是纯粹为了离开,这些人像是收音机的频道一样,你停在一个人身上,就会有一段故事跳出来。’我看过(《围城》里的这段)很喜欢,就跟我的好友作词人詹德茂说能不能把书里这种‘缘分’的感觉写出来,后来就有了《摆渡人的歌》这首歌。” 周华健的哪首歌是看完钱钟书的《围城》写出来的?你绝对想不到。1995年,周华健发行专辑《我愿意去等》,里面有一首歌叫《摆渡人的歌》,这是他诸多“怪歌”中的一首,因为它不是用流行歌的曲式写的,灵感来自《围城》那本书里的一段。 《十七岁不哭》 推荐人:范冰冰 演员 “一本小书给你,因为那里是你梦开始的地方。别忘了,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北京飘雪欢迎你!” 一本书,很便宜,但也可以是最深情的爱情信物。李晨37生日(去年11月24日)那天,女友范冰冰送给他的生日礼物,不是名表,不是跑车,也不是豪宅,而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十七岁不哭》,这是一个17岁女中学生李芳芳的散文集。1997年,李晨出演了由这本散文集改编的同名校园青春剧,正式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