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2月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7:生活·态度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我不配”
人们总在赞誉声中妄自菲薄
“冒充者综合征”后遗反应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们总在赞誉声中妄自菲薄
2016-02-04

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会默默心虚,充满不安和侥幸感,那句“是我比较幸运啦”也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非客套的虚心。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你可能患上了“冒充者综合征”。

我们时常听说,并羡慕“别人家的××”,却不曾知晓许多天赋甚高的人,同时也充满不安全感。即使被外界认同,他们仍然贬低自我,认为自己获得成就只是侥幸而已。Olivia Fox Cabane说,每一年,她都会问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新生们: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的被录取是招生委员会的一个错误?而每一次,都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举起手。

取得较高成就的人无疑是“冒充者综合征”的高发人群。那些被社会定义为成功人士的人中,总有人拥有些许共同的特征:难以从心底接纳外界对自己的认可,习惯于低估自己的成就,而将成就归功于外界因素。他们觉得自己像个骗子或是冒充者,并时刻担心被“识破”,担心被“撕下假面具”。

“别人把我想得太好,那不是真正的我”成了一种生活负担,70%的人至少有过一次“别人眼里自己的成就并不属实”的想法。为此,许多人做任何事都要精益求精,虽是好事,却也无形中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失去成就感和收获的喜悦,他们坚持认为是时机、外在条件、运气……促使自己“骗过”了其他人。

其实,你可能没有别人想象中优秀,但你也没有你自己想象中那么糟。连“别人家的××”也会苦恼自己没有他人以为的那么好,别自卑,若真感觉不到自信时,假装自信,也未尝不是个好办法。

城报记者 吴梦昕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