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7年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8:城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要想“最多跑一次”, 办事群众也要多问细看
西湖里出现福寿螺 都是游客胡乱放生惹的祸
市林水局全力 打造林水铁军排头兵
计划停水通告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湖里出现福寿螺 都是游客胡乱放生惹的祸
2017-07-18
工作人员在捕捞福寿螺
福寿螺的幼卵和成螺。

实习生 何雪 李心怡 记者 边晓丹/文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许多市民会选择在晚上去西湖边散散步、纳纳凉。可是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在西湖边背光水域处,原本亭亭玉立的荷花秆上爬满了粉红色的“小卵块”,破坏了西湖“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感。那么,这些粉红色的“小卵块”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东西不是别的,就是著名的入侵生物福寿螺的卵。最近天热了,又进入了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为了不影响西湖景观、减少福寿螺对西湖生态的破坏,西湖水域管理处加大了对福寿螺的剿灭工作力度。

市民游客随意放生

前几年,因为有人食用生的或不彻底加热的福寿螺而患上管圆线虫病。一时间,福寿螺“名声大噪”。

其实,它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入侵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寿螺就像水生界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它繁殖能力极强,危害水中植物、农作物,且缺少天敌。

现在在西湖水域的福寿螺大多是2012年之后“闯”入西湖的,均是市民游客私自放生所带来的。

每年3月—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5月—8月更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喜热、怕光、怕波浪,因此它们通常在炎热的天气下大量繁殖,于夜间产卵,并且多在浅水、波浪小的水域。西湖水域福寿螺主要集中在风平浪静的西里湖(苏堤以西),而波浪大的西湖外湖则较少。

全力清剿福寿螺

福寿螺在西湖大肆横行,既破坏西湖生态,也破坏西湖景观。西湖水域管理处一直在和这种入侵生物做斗争。

西湖水域管理处养护队队员告诉记者,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捕捞,用一些器具如稻笼等,诱使福寿螺爬进笼子里,或者直接用网兜捕捞;茎秆上的福寿螺则需要用手掰下来。

对于打捞出来的福寿螺,西湖水域管理处会进行回收,用塑料袋将之密封并作为垃圾处理掉,这样福寿螺因缺少食物会自然死亡。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管理处也增派人员、加大力度对沿湖石坎、水生植物茎秆上的福寿螺卵进行清理,打捞清除沿湖成螺,以减少福寿螺带来的景观危害和生态危害。从5月开始,多的时候一天能捞出几百颗成螺、七八公斤的卵,雨季时“收获”少一些。

据悉,水域管理处为了此次灭螺行动,早在4月份就成立了灭螺突击队,并在5月初开展了专项培训,确保灭螺取得好的效果,整治活动会一直延续到秋季。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西湖里出现福寿螺 都是游客胡乱放生惹的祸
2017-07-18
工作人员在捕捞福寿螺
福寿螺的幼卵和成螺。

实习生 何雪 李心怡 记者 边晓丹/文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许多市民会选择在晚上去西湖边散散步、纳纳凉。可是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在西湖边背光水域处,原本亭亭玉立的荷花秆上爬满了粉红色的“小卵块”,破坏了西湖“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美感。那么,这些粉红色的“小卵块”到底是什么呢?

这些东西不是别的,就是著名的入侵生物福寿螺的卵。最近天热了,又进入了福寿螺的繁殖高峰期,为了不影响西湖景观、减少福寿螺对西湖生态的破坏,西湖水域管理处加大了对福寿螺的剿灭工作力度。

市民游客随意放生

前几年,因为有人食用生的或不彻底加热的福寿螺而患上管圆线虫病。一时间,福寿螺“名声大噪”。

其实,它还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入侵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福寿螺就像水生界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它繁殖能力极强,危害水中植物、农作物,且缺少天敌。

现在在西湖水域的福寿螺大多是2012年之后“闯”入西湖的,均是市民游客私自放生所带来的。

每年3月—11月为福寿螺的繁殖季节,5月—8月更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喜热、怕光、怕波浪,因此它们通常在炎热的天气下大量繁殖,于夜间产卵,并且多在浅水、波浪小的水域。西湖水域福寿螺主要集中在风平浪静的西里湖(苏堤以西),而波浪大的西湖外湖则较少。

全力清剿福寿螺

福寿螺在西湖大肆横行,既破坏西湖生态,也破坏西湖景观。西湖水域管理处一直在和这种入侵生物做斗争。

西湖水域管理处养护队队员告诉记者,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捕捞,用一些器具如稻笼等,诱使福寿螺爬进笼子里,或者直接用网兜捕捞;茎秆上的福寿螺则需要用手掰下来。

对于打捞出来的福寿螺,西湖水域管理处会进行回收,用塑料袋将之密封并作为垃圾处理掉,这样福寿螺因缺少食物会自然死亡。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管理处也增派人员、加大力度对沿湖石坎、水生植物茎秆上的福寿螺卵进行清理,打捞清除沿湖成螺,以减少福寿螺带来的景观危害和生态危害。从5月开始,多的时候一天能捞出几百颗成螺、七八公斤的卵,雨季时“收获”少一些。

据悉,水域管理处为了此次灭螺行动,早在4月份就成立了灭螺突击队,并在5月初开展了专项培训,确保灭螺取得好的效果,整治活动会一直延续到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