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均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 “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邢志宏说,要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更好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今年以来,不少国际机构纷纷为中国经济“点赞”,认为中国经济走势平稳,增长后劲十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中国2017年GDP增速预估上调至6.7%。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何墨池对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表示赞赏。他指出,中国外贸形势向好,消费增长强劲,这一切都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也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上半程”稳中向好,“下半程”走势如何?国际机构普遍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战略的推进,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还会继续增加。不过在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以及防范金融风险。 “我认为中国经济运行数据令人鼓舞,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活动依然处在良好水平。”世界银行中国局首席经济学家李伟乔说,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结构性改革层面正在取得扎实且意义重大的进展,尤其是在管控金融风险方面。 刚刚闭幕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度强调防控金融风险。“借助上半年较好的势头,下半年重点要放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许思涛认为,应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等。 “中国保持当前经济增长固然重要,在经济脚步相对放缓的同时,我们乐于看见改革进展更快、成效更加显著。”李伟乔说。据新华社 10 大数据解码中国经济“半年报” ●【GDP:同比增长6.9%】 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GDP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二季度增速6.9%,与一季度持平,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区间。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市场活力改善,民间投资信心增强。 ●【消费:同比增长10.4%】 上半年,我国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居“三驾马车”之首。 ●【进出口:同比增长19.6%】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值同比增长19.6%,不仅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出口回稳向好态势,也创下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 ●【财政收入:同比增长9.8%】 上半年,尽管企业减税降费力度较大,但由于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税基继续扩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达94306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明显高于去年。 ●【CPI:温和上涨1.4%】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4%,物价涨势仍然温和,通胀压力不大。 ●【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66.8%】 就业乃民生之本,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上半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多增了1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66.8%。 ●【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3%】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6.9%的GDP增速高0.4个百分点。继一季度后,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跑赢”GDP增速。 ●【外汇储备:站稳3万亿美元上方】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68亿美元,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升。随着我国经济运行趋稳,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正在逐步趋于稳定。 ●【夏粮:位居历史第二高位】 2017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这一数据仅次于2015年的夏粮产量历史最高点,位居历史第二位。 GDP C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