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5:国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土耳其特警刺杀俄罗斯大使
至少12死、49伤! 柏林发生货车碾人袭击
特朗普迈过“最后一关”
IMF总裁拉加德东窗事发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奉命前去贴身保护 却从背后连开8枪
土耳其特警刺杀俄罗斯大使
留下遗言:“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 叙利亚!”
2016-12-21
阿尔滕塔什在与警方的交火中中弹身亡。
毫无防备的大使猝然倒在讲台下。
枪击发生前,阿尔滕塔什站在大使身后。

接到出勤通知后,他打报告请假,在案发展览馆后面的一家旅馆里完成了作案准备,身着黑色西装和领带入场,被人误认为大使的保镖……

继去年打下一架俄罗斯战机后,土耳其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19日在首都安卡拉参观一个艺术展时遇刺身亡,杀手竟是一名在现场进行安保工作的土耳其特警。

目击者称,这名土耳其警察名叫梅夫吕特·梅尔特·阿尔滕塔什,他在开枪后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与警方展开15分钟的枪战,最终中弹而死。另有3人在事件中受伤。

展馆枪声震惊世界

刺杀事件发生在安卡拉的钱卡亚现代艺术展览中心。俄罗斯大使馆在该中心举办的“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罗斯”展览19日晚举行开幕式,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出席并致辞。

现场视频显示,案发时,行凶警察阿尔滕塔什身着黑色西装和白衬衫。卡尔洛夫发表讲话时,阿尔滕塔什绕到其身后,近距离向其开枪,后者立即倒下,眼镜掉落在距离他几英尺的地方。

目击者巴哈尔说,他作为媒体代表参加此次展览,袭击者是现场穿着正装的一名安保人员,在开枪后用土耳其语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我们在经历痛苦,你们也不能好活。”

另有目击者称,他当时听到了至少8声枪响。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阿尔滕塔什还向空中开枪,引起现场民众恐慌,四散躲藏。惊慌的人群撞碎了墙壁上的展画,地板上血迹斑斑。

土耳其警方、反恐特种部队等在枪击事件发生后封锁了现场。阿尔滕塔什和警方展开枪战,整个过程持续15分钟,最终阿尔滕塔什被警方击毙。另有3人在袭击事件中受伤。

土耳其媒体报道称,行凶者阿尔滕塔什是一名22岁的土耳其警察,他已在安卡拉防暴警察部队服役两年半。阿尔滕塔什在安卡拉的公寓正受到警方的搜查,他的妹妹和母亲被拘留。

普京看戏显露不祥

卡尔洛夫遇刺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本打算前往一家剧院观看戏剧。事发后,普京取消了这一行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准备观看的戏剧名叫《聪明误》,作者是诗人兼外交官格里博耶多夫。格里博耶多夫曾担任驻伊朗大使,在出任大使期间于1829年遇刺身亡。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9日晚发表电视讲话,称卡尔洛夫遇刺事件“不仅是对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袭击,也是对土耳其国家和人民的袭击”,是针对土俄关系的“挑衅行为”,“土耳其和俄罗斯都不希望被这一挑衅行为所蒙骗”。

普京当晚与埃尔多安通了电话,双方商定俄方将向安卡拉派出调查小组调查此案。

美方谴责恐怖袭击

国际社会对卡尔洛夫遇刺事件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说,刺杀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枪手是恐怖分子,这一刺杀行为“违反了文明秩序的所有规则”。

卡尔洛夫现年62岁,2013年夏天出任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这期间,他刚好见证了俄土关系从骤然恶化到逐渐回暖的起起伏伏。

卡尔洛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在土耳其扮演着“保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角色。根据他的说法,一些土耳其媒体常把俄罗斯描绘为“敌人”,他要向土耳其提供“无偏见的信息”。

▲ 土耳其警察阿尔滕塔什在刺杀现场高喊。

▼ 部分参加现场活动者蜷缩在展馆角落。

■ 解读

是“居伦运动”派出的杀手?

是“伊斯兰国”的支持者?

或只是一次个人行为?

行凶防暴警察阿尔滕塔什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能西装革履地携带武器混入俄罗斯大使的活动现场并从容杀人?

防暴警察是土耳其国家警察下所设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隶属于内政部,常年执行“重大”任务,屡屡在清理镇压游行、暴动的报道中露脸。此外,还专门担任着土耳其涉外事务的安保工作。据土耳其《自由报》报道说,阿尔滕塔什所在的防暴警察支队应该就是长期负责俄大使馆安保工作的警队。阿尔滕塔什案发前接到出勤通知,打报告请假,没去上班,却住到了案发展览馆后面的一家旅馆里,在宾馆房间里完成了作案计划。19日傍晚,他在宾馆里刮了胡子,穿上制服,打好领带,步行到了展览馆。由于他身着黑色西装和领带入场,被人误认为大使的保镖,所以很从容地在大使演讲时从背后开枪射杀。

阿尔滕塔什刺杀俄罗斯大使的动机何在?有分析称,虽然土耳其官方目前还没有确认其动机,但他的喊话显示其立场:将俄罗斯视为阿勒颇乃至叙利亚乱局的责任方。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也认为,卡尔洛夫遇刺与叙利亚局势密切相关。当前,在俄罗斯的军事介入下,叙利亚重镇阿勒颇被政府军收复,这次刺杀是激进分子展开的“报复行动”。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这一事件首先直指埃尔多安的亲俄政策,其次是对土耳其政府在未遂军事政变后“整肃”军警的报复。俄外交部则把这一事件与定于20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国外长会挂钩。俄媒体报道说,此次三国外长会的重点议题是商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从阿勒颇撤离后的叙局势,刺杀俄大使的目的不仅在于破坏俄土关系,更是为防止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组成联盟。

盘古智库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认为,俄驻土大使遇袭事件对俄土关系和叙利亚局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俄土双边合作也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从两国领导人表态看,双方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对方。

针对卡尔洛夫遇刺一事,土耳其安全部门官员和总统埃尔多安的一些支持者称,流亡美国的土耳其知名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与行凶者有关联。今年7月15日土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居伦领导的“居伦运动”被土耳其政府视为未遂政变的幕后主使。

针对上述说法,居伦的发言人表示,这种指责非常“可笑”。根据这名发言人的说法,土耳其政府这样做是为了转移视线,掩盖安保不力的事实。

王晓伟认为,土耳其方面在这起事件中难逃责任。这并非因为土耳其不重视安保,而是由于该国今年发生的未遂政变给社会造成较大程度分裂,短期内恐怕难以平复。埃尔多安在平定政变后对相关政府部门、包括警察系统进行大清洗,难免在警察中引发了反对情绪,出现异动行为。虽然凶手的动机尚未查明,但无论如何,一支精英警察部队的成员杀害外国大使,土耳其政府难辞其咎。

目前,尚不清楚行凶者是否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联。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能排除阿尔滕塔什刺杀卡尔洛夫是其个人行为的可能性。

美联社记者冒死拍下刺杀瞬间

印度的“圣雄”甘地曾说:“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记者。”在此次刺杀事件中,果然是一名美联社记者在现场冒死拍下了那一瞬间的照片。

就在刺杀发生前,美联社土耳其籍摄影记者布尔汉·欧兹比利兹恰巧拍到行凶警察阿尔滕塔什站在俄罗斯大使卡尔洛夫身后。

欧兹比利兹事后回忆说,当时正在举办一个俄罗斯摄影展,新闻看来一般,采访本是例行公事,也不过是顺路看一下情况,因为地点就在美联社办公室附近。欧兹比利兹赶到时,俄罗斯大使已经开始演讲,他靠近大使拍了几张照片,希望将来用作土俄关系的资料照片。而就在这时,凶手阿尔滕塔什掏出手枪,冲大使至少开了8枪。

欧兹比利兹说:“大使中弹后应声倒下,距离我只有几米远。我没有看到大使身边有血迹,应该是背后中枪……过了几秒钟,我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个人在我身前被射杀,一个生命在我眼前离去。”

欧兹比利兹本能地向后退了几步,但还下意识地按下快门。阿尔滕塔什一边开枪,一边高喊。现场许多人都在尖叫,惊慌逃避。

欧兹比利兹说,他当时也很害怕,知道枪手万一朝他射击的后果。但他说:“我在这里,即便我被打中受伤或死亡,我仍然是一名摄影记者,我必须完成我的工作。我可以不拍任何照片就逃跑,但或许会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你不拍照片?’”

欧兹比利兹说,他当时还想到过去这几年,有多位同行和同事在采访战场时丧生,但他还是坚持使命必达,坚持完成了一名记者应该做的工作。

综合新华社、央视消息

阿尔滕塔什的警务身份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奉命前去贴身保护 却从背后连开8枪
土耳其特警刺杀俄罗斯大使
留下遗言:“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 叙利亚!”
2016-12-21
阿尔滕塔什在与警方的交火中中弹身亡。
毫无防备的大使猝然倒在讲台下。
枪击发生前,阿尔滕塔什站在大使身后。

接到出勤通知后,他打报告请假,在案发展览馆后面的一家旅馆里完成了作案准备,身着黑色西装和领带入场,被人误认为大使的保镖……

继去年打下一架俄罗斯战机后,土耳其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19日在首都安卡拉参观一个艺术展时遇刺身亡,杀手竟是一名在现场进行安保工作的土耳其特警。

目击者称,这名土耳其警察名叫梅夫吕特·梅尔特·阿尔滕塔什,他在开枪后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与警方展开15分钟的枪战,最终中弹而死。另有3人在事件中受伤。

展馆枪声震惊世界

刺杀事件发生在安卡拉的钱卡亚现代艺术展览中心。俄罗斯大使馆在该中心举办的“土耳其人眼中的俄罗斯”展览19日晚举行开幕式,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卡尔洛夫出席并致辞。

现场视频显示,案发时,行凶警察阿尔滕塔什身着黑色西装和白衬衫。卡尔洛夫发表讲话时,阿尔滕塔什绕到其身后,近距离向其开枪,后者立即倒下,眼镜掉落在距离他几英尺的地方。

目击者巴哈尔说,他作为媒体代表参加此次展览,袭击者是现场穿着正装的一名安保人员,在开枪后用土耳其语高喊:“不要忘记阿勒颇,不要忘记叙利亚,我们在经历痛苦,你们也不能好活。”

另有目击者称,他当时听到了至少8声枪响。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阿尔滕塔什还向空中开枪,引起现场民众恐慌,四散躲藏。惊慌的人群撞碎了墙壁上的展画,地板上血迹斑斑。

土耳其警方、反恐特种部队等在枪击事件发生后封锁了现场。阿尔滕塔什和警方展开枪战,整个过程持续15分钟,最终阿尔滕塔什被警方击毙。另有3人在袭击事件中受伤。

土耳其媒体报道称,行凶者阿尔滕塔什是一名22岁的土耳其警察,他已在安卡拉防暴警察部队服役两年半。阿尔滕塔什在安卡拉的公寓正受到警方的搜查,他的妹妹和母亲被拘留。

普京看戏显露不祥

卡尔洛夫遇刺当天,俄罗斯总统普京原本打算前往一家剧院观看戏剧。事发后,普京取消了这一行程,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准备观看的戏剧名叫《聪明误》,作者是诗人兼外交官格里博耶多夫。格里博耶多夫曾担任驻伊朗大使,在出任大使期间于1829年遇刺身亡。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9日晚发表电视讲话,称卡尔洛夫遇刺事件“不仅是对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袭击,也是对土耳其国家和人民的袭击”,是针对土俄关系的“挑衅行为”,“土耳其和俄罗斯都不希望被这一挑衅行为所蒙骗”。

普京当晚与埃尔多安通了电话,双方商定俄方将向安卡拉派出调查小组调查此案。

美方谴责恐怖袭击

国际社会对卡尔洛夫遇刺事件予以强烈谴责。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发表声明说,刺杀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的枪手是恐怖分子,这一刺杀行为“违反了文明秩序的所有规则”。

卡尔洛夫现年62岁,2013年夏天出任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这期间,他刚好见证了俄土关系从骤然恶化到逐渐回暖的起起伏伏。

卡尔洛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他在土耳其扮演着“保护俄罗斯国家利益”的角色。根据他的说法,一些土耳其媒体常把俄罗斯描绘为“敌人”,他要向土耳其提供“无偏见的信息”。

▲ 土耳其警察阿尔滕塔什在刺杀现场高喊。

▼ 部分参加现场活动者蜷缩在展馆角落。

■ 解读

是“居伦运动”派出的杀手?

是“伊斯兰国”的支持者?

或只是一次个人行为?

行凶防暴警察阿尔滕塔什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他能西装革履地携带武器混入俄罗斯大使的活动现场并从容杀人?

防暴警察是土耳其国家警察下所设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隶属于内政部,常年执行“重大”任务,屡屡在清理镇压游行、暴动的报道中露脸。此外,还专门担任着土耳其涉外事务的安保工作。据土耳其《自由报》报道说,阿尔滕塔什所在的防暴警察支队应该就是长期负责俄大使馆安保工作的警队。阿尔滕塔什案发前接到出勤通知,打报告请假,没去上班,却住到了案发展览馆后面的一家旅馆里,在宾馆房间里完成了作案计划。19日傍晚,他在宾馆里刮了胡子,穿上制服,打好领带,步行到了展览馆。由于他身着黑色西装和领带入场,被人误认为大使的保镖,所以很从容地在大使演讲时从背后开枪射杀。

阿尔滕塔什刺杀俄罗斯大使的动机何在?有分析称,虽然土耳其官方目前还没有确认其动机,但他的喊话显示其立场:将俄罗斯视为阿勒颇乃至叙利亚乱局的责任方。

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晓伟也认为,卡尔洛夫遇刺与叙利亚局势密切相关。当前,在俄罗斯的军事介入下,叙利亚重镇阿勒颇被政府军收复,这次刺杀是激进分子展开的“报复行动”。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这一事件首先直指埃尔多安的亲俄政策,其次是对土耳其政府在未遂军事政变后“整肃”军警的报复。俄外交部则把这一事件与定于20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国外长会挂钩。俄媒体报道说,此次三国外长会的重点议题是商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从阿勒颇撤离后的叙局势,刺杀俄大使的目的不仅在于破坏俄土关系,更是为防止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组成联盟。

盘古智库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认为,俄驻土大使遇袭事件对俄土关系和叙利亚局势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对俄土双边合作也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从两国领导人表态看,双方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对方。

针对卡尔洛夫遇刺一事,土耳其安全部门官员和总统埃尔多安的一些支持者称,流亡美国的土耳其知名宗教人士费图拉·居伦与行凶者有关联。今年7月15日土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后,居伦领导的“居伦运动”被土耳其政府视为未遂政变的幕后主使。

针对上述说法,居伦的发言人表示,这种指责非常“可笑”。根据这名发言人的说法,土耳其政府这样做是为了转移视线,掩盖安保不力的事实。

王晓伟认为,土耳其方面在这起事件中难逃责任。这并非因为土耳其不重视安保,而是由于该国今年发生的未遂政变给社会造成较大程度分裂,短期内恐怕难以平复。埃尔多安在平定政变后对相关政府部门、包括警察系统进行大清洗,难免在警察中引发了反对情绪,出现异动行为。虽然凶手的动机尚未查明,但无论如何,一支精英警察部队的成员杀害外国大使,土耳其政府难辞其咎。

目前,尚不清楚行凶者是否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关联。也有分析人士认为,不能排除阿尔滕塔什刺杀卡尔洛夫是其个人行为的可能性。

美联社记者冒死拍下刺杀瞬间

印度的“圣雄”甘地曾说:“我猜想,当我死后站在天堂之门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人会是一名美联社记者。”在此次刺杀事件中,果然是一名美联社记者在现场冒死拍下了那一瞬间的照片。

就在刺杀发生前,美联社土耳其籍摄影记者布尔汉·欧兹比利兹恰巧拍到行凶警察阿尔滕塔什站在俄罗斯大使卡尔洛夫身后。

欧兹比利兹事后回忆说,当时正在举办一个俄罗斯摄影展,新闻看来一般,采访本是例行公事,也不过是顺路看一下情况,因为地点就在美联社办公室附近。欧兹比利兹赶到时,俄罗斯大使已经开始演讲,他靠近大使拍了几张照片,希望将来用作土俄关系的资料照片。而就在这时,凶手阿尔滕塔什掏出手枪,冲大使至少开了8枪。

欧兹比利兹说:“大使中弹后应声倒下,距离我只有几米远。我没有看到大使身边有血迹,应该是背后中枪……过了几秒钟,我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个人在我身前被射杀,一个生命在我眼前离去。”

欧兹比利兹本能地向后退了几步,但还下意识地按下快门。阿尔滕塔什一边开枪,一边高喊。现场许多人都在尖叫,惊慌逃避。

欧兹比利兹说,他当时也很害怕,知道枪手万一朝他射击的后果。但他说:“我在这里,即便我被打中受伤或死亡,我仍然是一名摄影记者,我必须完成我的工作。我可以不拍任何照片就逃跑,但或许会有人质疑我‘为什么你不拍照片?’”

欧兹比利兹说,他当时还想到过去这几年,有多位同行和同事在采访战场时丧生,但他还是坚持使命必达,坚持完成了一名记者应该做的工作。

综合新华社、央视消息

阿尔滕塔什的警务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