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0:经济·消费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院士专家工作站 为实现“智慧交通”解决关键问题
工行举行定投毅行活动
交行达成人民币对匈牙利福林等 7种货币首批直接交易
日元作为避险资产开始上涨 “硬脱欧”情绪升温致英镑下挫
数据线弯折几次才算经得起考验? 电动平衡车最高时速该是多少?
今天冬至 你吃饺子了吗 不妨试试海胆饺子
五折起售 进口葡萄酒白菜价低至30元一瓶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多来源的数据变得“服帖”
院士专家工作站 为实现“智慧交通”解决关键问题
编者按
2016-12-21

院士专家工作站,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小到我们日常所用的水电煤气,大到到交通、建筑,都和院士工作站的研究成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服务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就企业而言,院士工作站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培育人才的能力;就社会而言,它将会为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提供广泛的资源共享。它所带来的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

自2009年以来,杭州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等单位共同协作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迄今为止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07家、专家工作站7家,其中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达到25家。今年,杭州6家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了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殊荣。通过我们的系列报道,希望能够将杭州企业在创新求知道路上的探索呈现给大家,从而让杭州企业在自主创新之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定。

记者 吴宛青

开车在路上,瞄一眼导航,结果发现前面的道路都是黄色、红色,显示“严重拥堵”,而你被夹在车辆大潮之中,只能束手无策……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可能提前做好规划,轻松避开这些拥堵线路呢?有了“交通宝”APP,这一切就不再是幻想了。

“交通宝”是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产品。它几乎将人们出行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仅可以主动推送路况,还能预定停车位、获取最新交通政策和交通事故信息,甚至还能够为车主提前预测道路拥堵情况,从而选择出行的最佳时期。

“交通宝”APP的核心技术,来源于2014年银江股份与华东师范大学团队联合申报的国家云计算工程项目——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当这款应用在第三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亮相的时候,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要知道,将来源于各处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转化,工作量极为庞大,对处理手法的精准和专业有很高的要求。这一切的背后,是银江股份的院士工作站多年的心血结晶。今年,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评选出“2016年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110家,杭州市有6家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入选,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是其中之一。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融合问题的解决 为公司产品研发带来了飞跃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服务商。2009年公司上市,为了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加大了科研投放的力度,也开始了寻找人才的步伐。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温晓岳告诉记者,通过多方探索,2012年,在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的引荐下,她们结识了著名的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院士。“智慧交通”的“智慧”,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处理,而软件的运用、数据的处理恰好是何院士的专长。第一次见面时,何积丰听罢温晓岳她们对“智慧交通”的探索,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告诉温晓岳:智慧交通正是当下的热点,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012年下半年,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何积丰院士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始着手研究一些极为“难啃”的技术性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多源异构交通信息的处理。

要想让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智慧”,就需要更好运用交通大数据。路网监控、GPS定位、物流和运输公司、公交公司等信息源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通数据,但如何把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转化,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何院士及其团队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梳理及其规律的挖掘,解决了多源异构交通信息的采集、融合、分析以及信息发布等关键问题,还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突破了这个数据处理的门槛,大数据的有效运用便成了可能,也为后来的多款智慧交通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交通宝”APP、为交警部门提供大数据服务的Enloop平台、提供便民服务的“城市宝”……

该院士工作站成立至今,直接间接地为企业带来20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目前已经申请10项发明专利并获得省级站的评定,其中2件发明专利获得了授权,18项技术突破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不仅在科研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温晓岳告诉记者,甚至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向何院士请教,也会得到深刻而实用的回答。“建立院士工作站为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企业的整体层次都能够得到提升。”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杭州企业正在加快步伐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的成果,只是杭州市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冰山一角。作为创业创新之城,杭州市的院士工作站建设步伐从未放缓。

107家院士工作站、7家专家工作站,其中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5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等单位共同的努力成果。几年来,杭州市的建站企业在集聚创新资源、引领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当中,更多的科研成果将会不断诞生,也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这个创新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让多来源的数据变得“服帖”
院士专家工作站 为实现“智慧交通”解决关键问题
编者按
2016-12-21

院士专家工作站,看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小到我们日常所用的水电煤气,大到到交通、建筑,都和院士工作站的研究成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服务地区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就企业而言,院士工作站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培育人才的能力;就社会而言,它将会为地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提供广泛的资源共享。它所带来的意义,不仅在当下,更在未来。

自2009年以来,杭州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等单位共同协作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迄今为止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07家、专家工作站7家,其中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达到25家。今年,杭州6家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获得了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殊荣。通过我们的系列报道,希望能够将杭州企业在创新求知道路上的探索呈现给大家,从而让杭州企业在自主创新之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坚定。

记者 吴宛青

开车在路上,瞄一眼导航,结果发现前面的道路都是黄色、红色,显示“严重拥堵”,而你被夹在车辆大潮之中,只能束手无策……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有没有可能提前做好规划,轻松避开这些拥堵线路呢?有了“交通宝”APP,这一切就不再是幻想了。

“交通宝”是银江股份有限公司在智慧交通领域的重要产品。它几乎将人们出行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不仅可以主动推送路况,还能预定停车位、获取最新交通政策和交通事故信息,甚至还能够为车主提前预测道路拥堵情况,从而选择出行的最佳时期。

“交通宝”APP的核心技术,来源于2014年银江股份与华东师范大学团队联合申报的国家云计算工程项目——交通大数据智能分析与服务平台研制。当这款应用在第三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亮相的时候,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要知道,将来源于各处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转化,工作量极为庞大,对处理手法的精准和专业有很高的要求。这一切的背后,是银江股份的院士工作站多年的心血结晶。今年,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组织评选出“2016年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园区服务中心)”110家,杭州市有6家企业的院士工作站入选,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是其中之一。

多源异构数据采集融合问题的解决 为公司产品研发带来了飞跃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数据运营服务商。2009年公司上市,为了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企业加大了科研投放的力度,也开始了寻找人才的步伐。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温晓岳告诉记者,通过多方探索,2012年,在杭州市计算机学会的引荐下,她们结识了著名的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院士。“智慧交通”的“智慧”,来源于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处理,而软件的运用、数据的处理恰好是何院士的专长。第一次见面时,何积丰听罢温晓岳她们对“智慧交通”的探索,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他告诉温晓岳:智慧交通正是当下的热点,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012年下半年,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何积丰院士带领的研发团队开始着手研究一些极为“难啃”的技术性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多源异构交通信息的处理。

要想让城市交通变得更加“智慧”,就需要更好运用交通大数据。路网监控、GPS定位、物流和运输公司、公交公司等信息源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交通数据,但如何把各种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的分析和转化,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何院士及其团队通过对大量数据信息的梳理及其规律的挖掘,解决了多源异构交通信息的采集、融合、分析以及信息发布等关键问题,还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突破了这个数据处理的门槛,大数据的有效运用便成了可能,也为后来的多款智慧交通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交通宝”APP、为交警部门提供大数据服务的Enloop平台、提供便民服务的“城市宝”……

该院士工作站成立至今,直接间接地为企业带来2000万元以上的销售收入。目前已经申请10项发明专利并获得省级站的评定,其中2件发明专利获得了授权,18项技术突破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不仅在科研方面为企业保驾护航,温晓岳告诉记者,甚至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问题向何院士请教,也会得到深刻而实用的回答。“建立院士工作站为企业带来的影响是长远的,企业的整体层次都能够得到提升。”

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 杭州企业正在加快步伐

银江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的成果,只是杭州市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冰山一角。作为创业创新之城,杭州市的院士工作站建设步伐从未放缓。

107家院士工作站、7家专家工作站,其中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5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从2009年开始杭州市科协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等单位共同的努力成果。几年来,杭州市的建站企业在集聚创新资源、引领产业发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当中,更多的科研成果将会不断诞生,也会有更多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这个创新之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