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洁 “量子力学”、“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当你听到这样一个个专业术语时,多半会懵了。然而,我们的生活都在因这些物理研究的深入,发生着诸多有益的改变。 日前,杭二中迎来了一位学界“大神”——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薛其坤教授,他跟师生们分享了“量子物理研究经历与体会”。在薛教授的通俗解读下,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物理也可以那么奇妙。” “我们平常使用计算机时,会遇到计算机发热、能量损耗、速度变慢等问题。这是因为常态下芯片中的电子运动没有特定的轨道、相互碰撞从而发生能量损耗。而‘量子霍尔效应’能对电子的运动定‘规矩’,让它们在自己的专属跑道‘跑’,这样‘跑’得更快也更省劲。”薛教授说,我们不是经常感叹手机用电好快,电脑速度慢吗?有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些都能大大改善。 这个讲座被称为杭二中“史上最长”的一课,历时2小时8分钟。两个多小时里,学生与薛教授的提问互动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杭二中学生对量子物理的理解说得头头是道,提问也很专业,这也让薛教授很感慨:“杭二中的学生不简单!” 据了解,本这次讲座也是清华大学大型“iTsinghua学堂”项目系列活动之一。“iTsinghua学堂”项目由清华大学2016年推出,首批学堂讲师共70余名教授,包括近10位院士,20余位院系院长、系主任、书记,他们将走进各省、市(区)中学,每年开设100场左右的讲座,为中学生讲述学科前沿、专业发展、清华故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