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敏 通讯员 鲁青)“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但最近,萧山的一位姑娘却差点命丧相思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煮粥放两颗相思豆补补 小姑娘才20岁,是从外地来萧山工作的。前几天,晚上煮粥喝,听朋友说红豆、绿豆放进去一起煮更有利于健康,于是煮的时候加了两颗相思豆。但是,喝完粥马上就感到腹胀不适,马上到浙二急诊。 接诊医师询问病史后,确定为相思豆中毒。由于病例罕见,接诊医师也无诊治经验,就汇报给上级医师。后来查阅文献得知:该豆子为剧毒植物,并且无特殊解毒剂,静脉注射致死剂量为体重每公斤0.01毫克,2盎司分量的种子可令马匹丧命。种子经细嚼可引致丧失胃口,剧烈腹泻,困倦,战栗及共济失调。所以,如果豆子外壳破裂,食用两三颗就可能致命。 医生问姑娘,有没有把豆子咀嚼碎吞进肚子,她自己也想不起来了。急诊立即给她洗胃、导泄及补液。由于未能在粪便及洗胃液中找到排出的相思豆,小姑娘被转到急诊重症监护室进一步监护。 医护人员悬着的心终于在第三天落定,在她的粪便中找到了那两颗致命的豆子,外壳尚完整。 相思豆其实是“蛇蝎美人” 相思豆又名红豆、相思子、爱情豆等。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的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也有分布。应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赤豆(红小豆)区分开来。其叶、根、种子均含毒,以种子最毒。 相思豆种子中含相思子毒蛋白,其含量约占种子2.8%-3.0%,并含相思子碱、海巴佛林、葫芦巴碱及相思子酸等。 相思子毒蛋白是一种剧毒性高分子蛋白毒素,成年人摄入致死剂量为5.0-7.0g/kg,已被列为潜在的重要毒素战剂和生物恐怖病原之一。在非常低的浓度时这种蛋白毒素即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反应,对黏膜有强烈刺激性,对其他细胞也具有细胞毒性作用。 因有剧毒,一旦误食(嚼碎2-3粒咽食),轻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肠绞痛等症状,重者数日后可出现溶血、呼吸困难、发绀、脉搏细弱、心跳乏力等,甚者可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由于相思豆颜色艳丽,很多人把它串成手链作为工艺品出售,曾有报道,制作工人在串手链时穿破相思豆外壳,同时扎破了自己的手指后中毒身亡。 由于无特效解毒剂,大量服用者短时间内即死亡,少量服用者急救措施与普通毒物急救方案类似:清除毒物(洗胃、导泄)、保护消化道、保持脏器功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误食乌头碱等中毒的也不少 浙二急诊科主治医生卢骁介绍,除了相思豆中毒,近几年食用植物及中药引起的中毒也不少。 许多人会选择中药进补或食疗,还有一些人会吃一些自己都说不上名字的植物,喝药酒,吃一些稀奇古怪的食物。但进补或食疗时,往往会忽视了它们的毒性,有时没有起到应有的功效,反而导致中毒。 如乌头碱、曼陀罗、马兜铃、甘草等,这些植物或者药物中毒往往没有特效解毒剂,并且毒性较大,甚至会短时间内致命。有些为多种成分混合中毒,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定要遵照医嘱,切勿服用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药物或者药酒。”卢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