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长久 通讯员 高静玮 / 文 记者 李忠 / 摄 昨天上午,西湖大学(筹)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简称西湖高研院)在杭州成立,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所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为支点,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 上图: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石龙山路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全景。 位于云栖小镇 施一公为首任院长 组建4个研究所130个独立实验室 西湖高研院选址西湖区云栖小镇,具体位置在石龙山路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左右。 西湖高研院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顶尖人才领衔,组建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四个研究所,在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博士生培养。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成为西湖高研院首任院长。施一公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饶毅将领衔负责四个研究所。 目前,院区内行政办公楼装修任务已经完成,即将完成装修的4栋科研楼将为4个研究所提供约130个独立实验室,2栋学生公寓及配套餐厅将能满足500余名研究生的食宿需求。 两次全球招聘云集“最强大脑” 四个团队各获1亿元扶持资金 西湖高研院作为西湖大学(筹)的前身及筹建依托主体,自诞生开始,就目标高远,矢志打造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机构。 2015年3月11日,七位西湖大学倡议人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的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2015年12月1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在杭州注册成立。 西湖高研院以及未来的西湖大学将借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规模和斯坦福大学的办学理念。这两所世界名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一支由世界最顶尖科学家组成的教师队伍。比如,斯坦福大学现任教职工中,有20位诺贝尔奖得主、2位菲尔兹奖得主。 目前,西湖高研院已完成两次全球招聘,汇聚了一批海内外优秀的学术人才。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西湖高研院将拥有200名教授,近2000名科研人员,用5到10年的努力打造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在成立大会现场,由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和饶毅四位教授领衔的团队作为“杭州市顶尖人才和团队重大项目”,各获得由杭州市提供的一亿元项目扶持资金,用于一流人才引进和尖端科学研究。 开民间资本支持高端科研先河 王健林、马化腾等企业家参与捐资建校 西湖高研院的筹建和成立,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杭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西湖高研院的筹建和成立符合杭州创新驱动、率先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能够推动高层次人才向杭州集聚,同时也发挥着高端人才和顶尖团队在助力杭州“一号工程”中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西湖大学创建理念提出以来,也开创了民间资本支持高端民办研究型机构筹办及发展的先河。成立大会上,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正式宣布西湖大学暨西湖高研院创始捐赠人有王东辉、王健林、邓锋、葛航、黄昌华、马化腾,施一公在大会现场与参会创始捐赠人或其代表签署了捐赠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