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边晓丹 见习记者 汪丹萍 昨天,松果会首堂编程体验课正式开课了。40位小果冻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雷昊的指导下学习了Scratch编程软件的使用,设计了属于自己的“超级英雄”。 “大家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活动一开始,雷昊就向小果冻们抛出了问题。 “把静态的画面连贯起来就可以变成动画了,”10岁的邵逸然抢着回答,“一幅静态的画面称为1帧,普通的动画片每秒需要24帧。” 静态画面变成动画的过程已几经变革,从早期的将图案画在纸上,通过快速翻动来实现动画,到如今用编程就可以轻松完成角色动作。 “大家打开Scratch编程软件,可以看到界面上被划分出许多区域。”雷昊介绍,静态的图案被称为“角色”,“角色”活动的区域被称为“舞台”,动作、外观、声音等8项与“角色”有关的内容被称为“模块”。 编程的实质就是对“角色”进行控制,小果冻们可以通过“搭积木”的方式将不同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形成“脚本”,对“角色”下达指令。 “想让它前移几步,间隔几秒,只要把对应的模块找到,拖到脚本中,组合起来。”雷昊指导小果冻们对“角色”进行尝试。 “好神奇啊,它动起来了。”小果冻们激动起来。 雷昊还给小果冻们准备了一个素材包,里面有许多超级英雄的形象。 “大家可以对这些超级英雄的‘角色’进行编程,通过增加新模块,设计新故事。”雷昊说,超级英雄有不同的能力,有的力大无穷,有的能快速移动,这些都能通过编程后的动画来展现。 “我要让蜘蛛侠不停地分身。”9岁的刘玺童将不同的模块连接组合,设定好数值,按下空格键,蜘蛛侠果然一分为四、四分为八,越变越多。 通过编程,小果冻们能亲手掌握“角色”的命运,特别有成就感,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Scratch创作其他更有趣的脚本,体验“小小游戏设计师”的感觉。 科学松果会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