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9: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平安滨江,基层社会治理的全民尝试
市商务委加速冲刺 力保经济指标全年红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商务委加速冲刺 力保经济指标全年红
2016-12-01

文/王聪 涂玥

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杭州,今年经济继续毫无悬念地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1至10月,市商务委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飘红”,其中,外贸出口同比增长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个和7个百分点,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更是提前超额数倍完成全年目标。然而,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有差距,离市委市政府拉高工作标杆的要求还有差距。面对差距,市商务委精准发力、加速冲刺。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国际化”的战略部署,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充分发挥G20、B20峰会后续效应,紧抓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瞄准全年目标,吹响了冲刺的“号角”。

市商务委在着力打造“六大平台”、推进“海外杭州”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学习领会《准则》、《条例》付诸年末冲刺工作的实践之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上来,对照目标,分析、紧盯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指标分解、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及时通报、多措并举的方法,全力以赴踏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在“开门红”、“半年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年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016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7亿元,增长1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实现“社零”4186.38亿元,同比增长10.2%,距离全年目标尚余980亿元。

市商务委将从12月初起会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动员最广泛的线上线下商家,加大力度推出一年一度的“2016杭州休闲购物节”,充分利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举办百余场不同形式内容的主题促销活动来激发消费潜能。特别是紧盯圣诞、元旦等年末促销的黄金节点,助力冲刺年度“社零”目标。

与此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网上菜场和农改超试点,推进市级商业特色街国际化改造提升和各区、县(市)特色商贸小镇、智慧商圈创建工作,推进商品专业市场“互联网+”转型升级……使这些新培育的消费热点成为社零的新增点、新亮点,有效提升社零“百米冲刺”的加速度。

实际利用外资

■ 2016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72亿美元,增长5%。

■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73.61%,同比增长0.10%,距离全年目标尚余19亿美元。

市商务委积极采取境内与境外,市级与国家、省级部门,市级与区、县(市)多方位联动的方式开展“外资招大引强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各区、县(市)按照职责尽快推进重点在谈、在建外资项目的进程,争取年底前完成落户;针对峰会期间对接联系的32家有投资意向企业和103家希望考察接洽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重点突破,促成正式合作;加快推进市国际投资网平台招商引资项目库、数据库、信息库“三库合一”建设,认真梳理G20、B20峰会期间了解到的客商信息,全面、准确做好参会客商信息录入,形成重点招商企业名单,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

对已率先完成全年外资招引目标的下城区、拱墅区,鼓励保持增势劲头、趁势而上,争取为全市多做贡献;对桐庐县、高新区(滨江)等已赶超平均进度的区、县,要求紧盯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积极赶超,全力以赴争取更多项目年内落户;对落后于全市平均进度的区、县(市),尤其是尚未完成年度计划1/3的淳安县、临安市、江干区,市商务委成立重点督查小组,按照全年缺口,采取每十天上报督查结果的方式强力推动,并与相关区县(市)一起分析研究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主动服务、主动协调、及时反馈,把短板拉长,同时对“外资招大引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活动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从而形成严密的考评督查体系,直接挂钩于年度考评,确保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全年任务。

外贸出口

■ 2016年力争实现外贸出口467.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冲刺目标为同比增长5%。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完成外贸出口37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个和7个百分比,距离全年目标尚余93亿美元。

今年12月,作为“海外杭州”建设重要平台之一的杭州海外自办展将首度在迪拜、印度办展。这是市商务委继今年上半年波兰展、土耳其展之后,充分利用国际办展平台,进一步抢订单、拓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外贸增长,推动杭州企业和杭州产品“走出去”,冲刺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市商务委依托“四大平台”,进一步鼓励、扶持中小微出口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相关外贸金融工具等提升出口量。进一步推动外贸综合服务提升和优化,扩大“一达通”、“融易通”等综合外贸服务平台的覆盖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扩大出口。

为冲刺全年目标,市商务委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制定重点攻坚计划。对萧山、余杭、下沙经济开发区三个占全市总任务40%以上的外贸大区展开专项重点督查,排时间、定任务,勤服务,同时,针对辖区内外贸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贸”,在确保存量的基础上实现增量,进而完成全市全外贸出口目标。

服务贸易

■ 2016年力争实现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金额69.3亿美元,其中离岸执行额50亿美元。全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共实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7.9亿美元,距离全年目标尚余31.4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89.92亿元,同比增长13.18%,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9.02%。

市商务委第一时间对全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进行上门调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并利用中央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的申报机会,调动企业的主动性,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同时,积极鼓励各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深入挖掘服务外包企业,招引新企业入库,挖掘服务外包增量。

针对今年新增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10%”这一年度指标,市商务委牢牢抓住杭州成为全国首批服务贸易试点城市这一契机,加快推进杭州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品牌推广、公共服务、宣传推广等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教育服务和金融服务六大优势领域,使服务贸易出口额构成更为多元,更具新增点。

在冲刺策略上,市商务委的“作战”方针是离岸外包抓进度,其他领域稳增速。针对缺口较大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牵头抓紧研究出台服务贸易考核细则,加大服务外包的权重。特别针对高新(滨江)区和西湖区两个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集聚地,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会同区商务部门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大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做好企业服务、困难排解以及数据收集等各项工作;对于服务外包之外更广泛的服务贸易出口领域,配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出台金融等领域的试点工作细化扶持、鼓励政策,进一步培育服务贸易新优势,确保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增速。

网络零售额

■ 2016年力争实现网络零售3484亿元,增长30%以上,与社零消费之比超过5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实现网络零售额2513.79亿元,同比增长29.30%,居民网络消费额为1099.30亿元,同比增长31.11%,网络零售顺差达到1414.48亿元,与社零消费之比为60%,距离全年目标尚余约970亿元。

一方面,充分利用“双十一”网络狂欢节的井喷效应,积极动员全市各类电商企业,以及零售企业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组织各式网络促销活动,“冲量”全年销售。

另一方面,抓牢春节前的网络消费高峰,深入挖掘 “双十二”以及圣诞、元旦等网络及传统节点的消费集聚效应,组织、鼓励各类电商零售、服务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岁末促销活动,进一步拉动网络零售额的岁末冲刺速度。

针对跨境电商这一对网络零售额贡献激增的新卖点、新亮点,市商务委也正通过继续加强杭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平台建设,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支持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海外仓业务等进一步延伸境外营销网络,加快推进O2O体验中心建设,以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带动网络零售额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全省来看,杭州的西湖、江干、余杭、萧山、滨江5个区位列各县(市、区)网络零售额的前十位,对全市网络零售额的拉动作用明显。对于这些基数大、电商发达的区、县(市),市商务委将冲刺重点放在了保持增速上,鼓励相关部门及企业积极发掘新业务、新增量,确保在良好基础上的持续增长。

而对于淳安、建德、桐庐等电商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县(市),市商务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当地电商园区、企业开展丰富的网络促销活动,助力构建良好的产业基础、营造浓厚的电商发展氛围,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当地特色产业“触网”发展的力度,从而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激发新的消费潜能,迎来一波电商发展的新高峰。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市商务委加速冲刺 力保经济指标全年红
2016-12-01

文/王聪 涂玥

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杭州,今年经济继续毫无悬念地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1至10月,市商务委各项经济指标持续“飘红”,其中,外贸出口同比增长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个和7个百分点,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更是提前超额数倍完成全年目标。然而,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有差距,离市委市政府拉高工作标杆的要求还有差距。面对差距,市商务委精准发力、加速冲刺。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市国际化”的战略部署,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将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相互促进,争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排头兵,充分发挥G20、B20峰会后续效应,紧抓最后一个月的时间,瞄准全年目标,吹响了冲刺的“号角”。

市商务委在着力打造“六大平台”、推进“海外杭州”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学习领会《准则》、《条例》付诸年末冲刺工作的实践之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上来,对照目标,分析、紧盯重点、难点问题,采取指标分解、落实责任、跟踪督查、及时通报、多措并举的方法,全力以赴踏实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在“开门红”、“半年红”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全年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016年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7亿元,增长1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实现“社零”4186.38亿元,同比增长10.2%,距离全年目标尚余980亿元。

市商务委将从12月初起会同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动员最广泛的线上线下商家,加大力度推出一年一度的“2016杭州休闲购物节”,充分利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举办百余场不同形式内容的主题促销活动来激发消费潜能。特别是紧盯圣诞、元旦等年末促销的黄金节点,助力冲刺年度“社零”目标。

与此同时,继续大力推进网上菜场和农改超试点,推进市级商业特色街国际化改造提升和各区、县(市)特色商贸小镇、智慧商圈创建工作,推进商品专业市场“互联网+”转型升级……使这些新培育的消费热点成为社零的新增点、新亮点,有效提升社零“百米冲刺”的加速度。

实际利用外资

■ 2016年力争实际利用外资72亿美元,增长5%。

■ 截至今年10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73.61%,同比增长0.10%,距离全年目标尚余19亿美元。

市商务委积极采取境内与境外,市级与国家、省级部门,市级与区、县(市)多方位联动的方式开展“外资招大引强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各区、县(市)按照职责尽快推进重点在谈、在建外资项目的进程,争取年底前完成落户;针对峰会期间对接联系的32家有投资意向企业和103家希望考察接洽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重点突破,促成正式合作;加快推进市国际投资网平台招商引资项目库、数据库、信息库“三库合一”建设,认真梳理G20、B20峰会期间了解到的客商信息,全面、准确做好参会客商信息录入,形成重点招商企业名单,为今后的招商引资工作奠定基础。

对已率先完成全年外资招引目标的下城区、拱墅区,鼓励保持增势劲头、趁势而上,争取为全市多做贡献;对桐庐县、高新区(滨江)等已赶超平均进度的区、县,要求紧盯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积极赶超,全力以赴争取更多项目年内落户;对落后于全市平均进度的区、县(市),尤其是尚未完成年度计划1/3的淳安县、临安市、江干区,市商务委成立重点督查小组,按照全年缺口,采取每十天上报督查结果的方式强力推动,并与相关区县(市)一起分析研究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主动服务、主动协调、及时反馈,把短板拉长,同时对“外资招大引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活动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从而形成严密的考评督查体系,直接挂钩于年度考评,确保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全年任务。

外贸出口

■ 2016年力争实现外贸出口467.5亿美元,同比增长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冲刺目标为同比增长5%。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完成外贸出口37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0个和7个百分比,距离全年目标尚余93亿美元。

今年12月,作为“海外杭州”建设重要平台之一的杭州海外自办展将首度在迪拜、印度办展。这是市商务委继今年上半年波兰展、土耳其展之后,充分利用国际办展平台,进一步抢订单、拓市场的重要举措;也是拉动外贸增长,推动杭州企业和杭州产品“走出去”,冲刺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的战略部署。

与此同时,市商务委依托“四大平台”,进一步鼓励、扶持中小微出口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以及相关外贸金融工具等提升出口量。进一步推动外贸综合服务提升和优化,扩大“一达通”、“融易通”等综合外贸服务平台的覆盖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扩大出口。

为冲刺全年目标,市商务委在全市一盘棋的基础上,制定重点攻坚计划。对萧山、余杭、下沙经济开发区三个占全市总任务40%以上的外贸大区展开专项重点督查,排时间、定任务,勤服务,同时,针对辖区内外贸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以进一步促进“招商引贸”,在确保存量的基础上实现增量,进而完成全市全外贸出口目标。

服务贸易

■ 2016年力争实现服务外包离岸合同执行金额69.3亿美元,其中离岸执行额50亿美元。全年服务贸易出口增长1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共实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37.9亿美元,距离全年目标尚余31.4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服务贸易出口额为589.92亿元,同比增长13.18%,占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9.02%。

市商务委第一时间对全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进行上门调研,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并利用中央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的申报机会,调动企业的主动性,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同时,积极鼓励各区县(市)商务主管部门深入挖掘服务外包企业,招引新企业入库,挖掘服务外包增量。

针对今年新增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10%”这一年度指标,市商务委牢牢抓住杭州成为全国首批服务贸易试点城市这一契机,加快推进杭州服务贸易(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品牌推广、公共服务、宣传推广等三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旅游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教育服务和金融服务六大优势领域,使服务贸易出口额构成更为多元,更具新增点。

在冲刺策略上,市商务委的“作战”方针是离岸外包抓进度,其他领域稳增速。针对缺口较大的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牵头抓紧研究出台服务贸易考核细则,加大服务外包的权重。特别针对高新(滨江)区和西湖区两个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集聚地,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会同区商务部门负责人对辖区内的大企业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及时了解企业情况,做好企业服务、困难排解以及数据收集等各项工作;对于服务外包之外更广泛的服务贸易出口领域,配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出台金融等领域的试点工作细化扶持、鼓励政策,进一步培育服务贸易新优势,确保在原有的基础上保持增速。

网络零售额

■ 2016年力争实现网络零售3484亿元,增长30%以上,与社零消费之比超过50%。

■ 截至今年10月,杭州已实现网络零售额2513.79亿元,同比增长29.30%,居民网络消费额为1099.30亿元,同比增长31.11%,网络零售顺差达到1414.48亿元,与社零消费之比为60%,距离全年目标尚余约970亿元。

一方面,充分利用“双十一”网络狂欢节的井喷效应,积极动员全市各类电商企业,以及零售企业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组织各式网络促销活动,“冲量”全年销售。

另一方面,抓牢春节前的网络消费高峰,深入挖掘 “双十二”以及圣诞、元旦等网络及传统节点的消费集聚效应,组织、鼓励各类电商零售、服务企业开展不同形式的岁末促销活动,进一步拉动网络零售额的岁末冲刺速度。

针对跨境电商这一对网络零售额贡献激增的新卖点、新亮点,市商务委也正通过继续加强杭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平台建设,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支持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开展海外仓业务等进一步延伸境外营销网络,加快推进O2O体验中心建设,以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带动网络零售额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全省来看,杭州的西湖、江干、余杭、萧山、滨江5个区位列各县(市、区)网络零售额的前十位,对全市网络零售额的拉动作用明显。对于这些基数大、电商发达的区、县(市),市商务委将冲刺重点放在了保持增速上,鼓励相关部门及企业积极发掘新业务、新增量,确保在良好基础上的持续增长。

而对于淳安、建德、桐庐等电商发展相对薄弱的区、县(市),市商务委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当地电商园区、企业开展丰富的网络促销活动,助力构建良好的产业基础、营造浓厚的电商发展氛围,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大当地特色产业“触网”发展的力度,从而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激发新的消费潜能,迎来一波电商发展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