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孙芽 冯涛 记者 毛长久)郭洋,浙江大学在读大三学生,也是一位年轻的CEO。 今年初,郭洋和他的“云格子铺”团队搬进了位于西湖区的浙大紫金创业园4幢6楼的办公室,成为创业园内首批入驻企业。 创业伊始,他特别感谢西湖区给予的政策扶持。“给了公司半年的免租期以及高额的住房补贴,这对于我们刚起步的公司来说,实在是减轻了不少的创业压力。” 如今,他的创业项目“云格子铺”正在打造全浙江高校闲置品线上交易平台,并已成功拿到两轮600万元融资。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西湖区服务小微企业成长暨2016民企科技、金融“双对接”活动上获悉,过去的一年,西湖区“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取得新进展,一大批像“云格子铺”一样的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目前,全区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286家,有64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培育小微企业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11家。 小微企业发展难,难在缺融资渠道、缺发展空间。为此,西湖区从“两难”入手,助力小微企业成长。 西湖区加强政、银、企合作,设立了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今年,7家企业从科技金融“风险池”基金融资177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8家中小微企业得到“风险池”支持,已获得池内贷款8670万元,带动池外贷款共计1.19亿元。 西湖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西湖区有很多科技型初创企业,因为处在创业阶段,有技术而少资金,想上银行借款又没有实物抵押。风险池基金的出现,让企业可以采用知识产权、订单质押和信用贷款等方式获取银行的贷款,大大降低了融资门槛。 与此同时,西湖区设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为10亿元,首期到位2亿元,采取政府基金引导、民营资本放大的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区内初创型小企业。 此外,西湖区国税局与建行联合开展“税银互动”战略合作项目“税易贷”,浙大科技园与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建立股权众筹平台“浙里融”,为园区的创业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在平台创新方面,西湖区出台了支持众创空间发展促进园区提升转型的若干意见,实施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激励创业导师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各类创新资源优先提供给小微企业等。比如,西湖区云栖小镇出台了相关规定,给予辖区小微企业房租补助或减免、云服务补助、人才住房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