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2月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7:收藏鉴赏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弘扬丝路精神 提高鉴赏水平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 敦煌莫高窟:中华传统文艺的代表和象征
凤凰卫视高级策划人 王鲁湘 外销瓷:“中国制造”遗留在海外的最大财富
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汪涌豪 藏礼与比德:以收藏得观道、寓道、明道之心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 徐文堪 收藏要有世界的眼光,要看到全世界的文明
齐跃进: 唐三彩谱写了大唐文化华美壮阔的篇章
吴培:是时候认领“远嫁”的外销瓷回家了
蔡暄民:凡称得上大收藏家的都是大学问家
林文君: 探寻丝路货币的收藏和文化价值
冯毅:铜镜创造了青铜艺术的终极辉煌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 敦煌莫高窟:中华传统文艺的代表和象征
2016-12-01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至今保存了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以及从藏经洞出土的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莫高窟绵长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湛的艺术、珍贵的价值,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洞窟建筑因功能不同而采用多种形制;动人的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置于窟内显著的位置;灿烂的壁画布满全窟,表现了丰富细致的内容和复杂宏大的场面,三者相互呼应,交相辉映,体现着古代艺术家的智慧。

洞窟建筑形制主要有三种:禅窟,供僧人坐禅修行使用;中心塔柱窟,建有连地接顶的方柱,四面开龛造像,象征佛塔,供修行者入窟绕塔观像;殿堂窟,平面方形,正面开一大龛,用于礼拜和观瞻。

栩栩如生的彩塑,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早期十六国、北朝的彩塑表现了古印度犍陀罗、马图拉佛教艺术风格和我国本土艺术风格的结合。隋唐时期,融合了中外艺术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比例准确、衣饰华丽、造型健美、神态逼真、个性鲜明的完美艺术形象,成为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经久传世的不朽之作。

千年敦煌壁画是一部反映佛教及佛教思想和信仰演变发展历程的、形象的佛教史。数量巨大的莫高窟壁画,主要内容有七类:尊像画、佛教故事画、传统神仙画、经变画、佛教史迹故事画、公羊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敦煌壁画在表现佛教内容的同时,还表现了各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堪称中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墙壁上的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樊锦诗 敦煌莫高窟:中华传统文艺的代表和象征
2016-12-01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66年,至今保存了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以及从藏经洞出土的50000多件文献和艺术品。莫高窟绵长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精湛的艺术、珍贵的价值,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和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洞窟建筑因功能不同而采用多种形制;动人的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置于窟内显著的位置;灿烂的壁画布满全窟,表现了丰富细致的内容和复杂宏大的场面,三者相互呼应,交相辉映,体现着古代艺术家的智慧。

洞窟建筑形制主要有三种:禅窟,供僧人坐禅修行使用;中心塔柱窟,建有连地接顶的方柱,四面开龛造像,象征佛塔,供修行者入窟绕塔观像;殿堂窟,平面方形,正面开一大龛,用于礼拜和观瞻。

栩栩如生的彩塑,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早期十六国、北朝的彩塑表现了古印度犍陀罗、马图拉佛教艺术风格和我国本土艺术风格的结合。隋唐时期,融合了中外艺术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比例准确、衣饰华丽、造型健美、神态逼真、个性鲜明的完美艺术形象,成为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经久传世的不朽之作。

千年敦煌壁画是一部反映佛教及佛教思想和信仰演变发展历程的、形象的佛教史。数量巨大的莫高窟壁画,主要内容有七类:尊像画、佛教故事画、传统神仙画、经变画、佛教史迹故事画、公羊人画像、装饰图案画等。敦煌壁画在表现佛教内容的同时,还表现了各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堪称中古社会的百科全书,墙壁上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