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张磊 11月29日,今年年末的战争大片《血战钢锯岭》在杭州举行了超前点映的活动。作为备受影迷期待的梅尔·吉布森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看完后,不少人感慨拍了《勇敢的心》的梅尔·吉布森可以凭借这部电影再次冲击奥斯卡奖。 再往前两天,27日晚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有一场名为“聚本汇”的校园宣讲活动在举行,以“你们关注IP(即知识产权),但我们更关注创作IP的人”为初衷的这场活动,将发掘编剧人才,并设立百万奖金找到优秀的剧本和创意。 这两件事看似没有关联,往背后看都是“资本”的力量,《血战钢锯岭》的背后有杭州影视基金作为推手,而“聚本汇”这场征集的背后更是国内一线的影视制作公司和投资公司。 资本是这几年中国电影绕不过去的话题,它是天使,推动了整个行业以年增长30%以上的速度“野蛮生长”,它也是魔鬼,用强大的力量左右着,或者是束缚着创作的灵感。在采访中,这些资本事件背后的人都认为,最后两者还是可以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的,因为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共赢。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对吧? 投资200万美金 杭州影视基金“对赌”中国市场 《血战钢锯岭》原本的上映时间可能会在明年初,但很意外的它和《萨利机长》在12月8日,一起挤进了贺岁档,这部北美定级为R级(限制级,建议17岁以上观看)的影片在中国放映的版本仅仅“删减了不超过30秒”。 该片是作为买断片引进中国的,发行方支付国外片商1000万美元,独享中国市场的收益,来自杭州的科地资本集团投资了其中的20%。集团副总裁李晓迪估算了一下,只要票房超过两亿元人民币,就可以赚钱了。从点映效果来看,让她感觉特别有信心,“从五月在戛纳第一次看到粗剪的版本,我们就决定要投资介入,看到现在大家的反应,觉得这个决定没有错”。 科地也是浙江省第一家投资好莱坞电影的资产管理机构,这也不是他们投资的唯一项目,成立的“和乐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经投资了四个影视项目,包括了“精灵王子”奥兰多·布鲁姆在上海拍摄的一部电影。 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为什么想做影视产业呢?李晓迪说,“我们非常看好现在的影视文化产业,就好像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影视行业迎来空前繁荣一样,经济动荡或转型时期,低消费门槛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受消费者青睐,有助于缓解人们的现实压力。” 花费百万人民币 想找到合适的剧本 如果说《血战钢锯岭》是资本和成熟导演的联手,那“聚本汇”就是资本与年轻势力的碰撞。在浙大举行的这场讲座中,在做的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和他们的交流的导演和投资人也很认真,因为台下这些脑洞大开的学生们,说不定就能出下一个爆款。 活动发起人,田羽生导演告诉记者,他们走入全国百家高校就是想,营造一个更尊重编剧的行业环境,“能够让青年创作人才直接的接触到行业内成熟的导演,让大家有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 他透露,目前已经收集了几百个剧本,正在筛选中,“优秀剧本甚至创意都会直接到导演和投资人的手里,决赛的时候还会直接进行剧本拍卖。”他说,甚至都在北京给优秀编剧们准备好了房子和创业环境。 资本介入得越早 双赢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前的电影可能拍着拍着,拉来的投资商越来越多,这样就会发生利益的冲突与碰撞。现在,资本显然已经意识到,如果对电影作品干涉太多,那无异于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但如果只投钱,不闻不问,那结果就是对投资人不负责任。 “我们还是不太愿意投资那些大多数老百姓不愿意看的电影。”李晓迪聊到艺术片这个话题时也不避讳,她表示不是不扶持,而是首先要对投资人负责,不会一下子投入太多。她透露,《血战钢锯岭》只是在后期介入,但之后的影视作品就是从一开始就看准了项目全力投入。 越早介入可能资本与艺术之间的磨合时间就会越长,也会越顺。在“聚本汇”的背后就是百家影视公司以及不少投资公司的身影。为什么愿意重金买一个可能不太成熟的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和点子?田羽生说,“我们要相信年轻人的创意和想法,这些都是种子,只要有蓬勃的可能性,资本就是水,能助好故事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