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国家固守冷战思维,加强情报军事合作,将加剧半岛对立对抗,给东北亚地区增添新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不符合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符合地区各国共同利益。
——对于韩日两国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3日表示,当前朝鲜半岛形势复杂敏感,有关国家在开展军事合作时应切实尊重地区国家的安全关切,多做有利于和平发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经过多年“兜兜转转”,韩日两国23日终于在首尔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协定在双方经书面形式相互通报后即刻生效。韩国在野党和韩国民众纷纷对此表示抗议,并要求总统朴槿惠下台。
一份“非作战”“技术性”的协定,背后却充斥着各方势力的“政治文章”。韩国“闺蜜门”不断发酵、美国大选最终落幕、日本军国主义思潮抬头……诸多原因使这份协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唯一可肯定的是,东北亚局势将再次变得复杂,受益的或许是一些并不在这个地区的国家。
匆忙签署有所图
协定生效后,韩日两国可“绕”过美国,直接共享包括朝鲜核和导弹项目等在内的军事情报。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在协定生效后获取日本5颗卫星搜集到的情报;而日方则可获取韩国的人工情报以及监听情报。
尽管韩国政府力推该协定,在野党及民众却并不买账。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上周调查显示,59%的韩国人反对韩日签署情报协定。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特约研究员马尧指出,日本的情报对韩国来说意义不大,韩国恐怕另有所图。
内外交困出昏招
分析人士指出,韩国政府不惜惹众怒执意推进协定的背后原因纷繁复杂,从韩国国内方面,总统朴槿惠“闺蜜”崔顺实涉嫌干政事件仍在发酵,“突袭”式签署协定与此脱不了干系。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俊生指出,目前朴槿惠在国内缺乏民意基础,因此想要通过重大外交事务显示她仍“大权”在握;同时,“这也是为了转移国内民众对‘闺蜜门’的注意力”。
而美国方面,“推动韩日签署情报协定最积极的就是美国,其目的就是达成美日韩三边同盟、甚至打造亚洲版‘北约’,并从中获益,”王俊生说。
东北亚局势更复杂
自从韩国政府决定与日本签署情报协定之后,“卖国”之声就不绝于耳,这是因为军事合作在韩日两国合作中属敏感范畴。
目前还有韩国民众担心,朴槿惠政府是否会趁乱继续推进另一项涉及韩日军事后勤补给的协定、即《军需相互支援协定》。
“值得警惕的是,韩国政府是否会做出刺激半岛局势的举动,以此挑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转移国内矛盾与注意力,”他说。
王俊生则提醒,由于国内政治僵局无法打破,目前韩国外交出现“冒险”倾向。
“这种‘冒险’的目的是为了转移民众注意力,并不是为了韩国的国家利益,而是为了本人甚至政党利益。如果这种情况持续的话,不排除韩日在军需协定上靠拢、进一步使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化的可能。”他说。
新闻分析:
协定或将成为压垮朴槿惠政府的一根稻草
目前,日美、韩美之间分别缔结有《军事情报保护协定》。2012年6月,李明博政府就曾计划与日本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但因被质疑暗箱操作,遭到国内强烈反对。最终,李明博政府在计划签署当天紧急叫停。然而,在“崔顺实门”愈演愈烈之际,上月27日,朴槿惠政府突然宣布重启谈判,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签署流程。
这份协定无需韩国国会批准即可生效。按照韩国舆论的说法,这是朴槿惠政府绕过民意搞的“突袭”。
韩媒指出,军事合作在韩日两国合作中十分敏感。尤其在安倍政府的历史观存在严重问题,日本军国主义思潮重新抬头的背景下,韩国与“可能发起战争的日本”加强军事合作,后果十分危险。
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王俊生告诉记者,朴槿惠无视民意,绕过国会,在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问题上一意孤行,尽管在法律层面“无法阻止”,但她可能因此被韩国民众扣上“卖国”帽子。
韩联社评论指出,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签署可能刺激更强烈的政局暴风,这份协定或将成为压垮朴槿惠政府的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