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何丽军 记者 史洁)昨天,省政府召开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今年9月29日省政府出台的《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推出了一系列助残惠残新政策新举措,创新多、政策含金量高,残疾人覆盖面广。 《规划》中的16项全面小康指标,在数量上,除了全部涵盖全国规划纲要的10项指标外,还新增了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率、残疾人社区活动参与率等6项体现浙江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特色指标;在目标值上,进行了较大的提标,预计到2020年,我省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96%。 “十三五”期间,浙江将制定实施视力、听力残疾人网络流量优惠、软件和设备配置等特定信息消费支持政策,还将新建康复机构9家,托养服务机构60家,庇护中心1000家,努力新增残疾人就业创业7万人以上,并基本普及残疾少年儿童十五年教育。针对困难和重度残疾人的特殊需求,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五进家庭”助残服务,上门问需求,送康复服务、送教、送文化健身、送无障碍改造进残疾人家庭,这些举措都将带给全省广大残疾人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