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正中蹲坐一只巨型猛虎,前肢立起,虎身侧卧,虎视眈眈,以状若虬龙的环绕松枝作为背景,山君形象威风凛凛。画面右上角署“虎踞龙蟠”四字,落款“大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双十节,赠芝城安良工商会,虎痴张善子”。 1939年10月10日,画家张善孖在美国芝加哥,用四平方米的巨幅布面,绘制一幅《虎踞龙蟠》。时隔七十七年,这幅抗战力作“虎王”,将亮相12月16日举槌的2016西泠秋拍。 虎王:市场中最大尺幅张善孖单虎画作 《虎踞龙蟠》在近现代美术史,特别是抗战美术史上,独具时代意义。 1939年,张善孖为抗战赴美募捐。在美国芝加哥华人社团安良工商会,他现场泼墨画绘就这幅《虎据龙蟠》。画高2.17米,宽1.985米,是张善孖所画的最大尺寸的单虎作品,也是目前市场中所能见到的张善孖尺幅最大的布面画作。 画面中,巨型猛虎目光凛然、不怒自威,前肢立起,血脉贲张。在张善孖心中,这只猛虎代表着在兴亡中崛起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正如猛虎一般站起来”,正是张善孖在国门之外向整个世界所发出的最强音。 安良工商会:美国华人社会最大社团 据悉,《虎踞龙蟠》由委托人直接得自安良工商会。安良工商会创建于1893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成员最多、规模最大的华人团体,抗战时期一直在海外为中华民族摇旗呐喊,争取国际上的声援,后持续受到海峡两岸领导人及国际社会肯定与支持。 当时,张善孖赴美作抗战宣传之际,芝加哥安良工商会即积极响应号召,出资国币一万元购藏《虎踞龙蟠》,以支援祖国抗战并作赈济灾民之用。而所得款项被张善孖以太太杨浣青的名义,悉数捐赠内政部赈济委员会,轰动环宇。这笔巨款,无疑是助力国内抗战的一剂强心针。这只猛虎后来在工商会大楼落成后一直被悬挂于大堂中央,向世界人民扬我华夏之威。 抗战画家领袖:画笔诠释“中华魂” 1938年6月6日,张善孖协同蔡元培、冯玉祥、张道藩、郭沫若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并担任协会主席暨首席常务理事。他在周恩来、林森等人的支持下,以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的名义出国宣传,因而有了上述这番欧美之行。 张善孖在国外以母语演讲和展览抗战画进行宣传,以自身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认可,最终募得赈款约20万美元,这笔巨款悉数被汇回重庆以作抗敌赈灾之用。 1940年10月20日,张善孖因积劳成疾溘然长逝于重庆,享年59岁。同年11月2日,国民政府颁发“褒扬张善孖令”,以最高规格明令褒奖的方式来纪念张善孖为国家、为抗战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民国时期,能以画家乃至艺术家的身份得到国家最高荣誉的,张善孖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