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美国荣鼎咨询公司17日在上海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对华投资,双向投资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头等事务。 这份题为《双行道:中美双边直接投资25年全景图》的报告指出,1990年至2015年的25年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金额为2280亿美元,同期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达640亿美元。虽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是来自中国方向投资的3.56倍,但从最近几年的流量看,这一趋势正在逆转。 此消彼长 美方对华投资在下滑 根据报告,美国对华投资于2008年达到210亿美元的峰值后有所下滑,每年平均为130亿美元。与此相对应,从2011-2015年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平均每年增长30%,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已从2008年不到10亿美元猛增至2015年超过150亿美元,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跃升至250-300亿美元。 据报告分析,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以及经济结构的快速变化,远超其他主要经济体,直接推动了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对华投资。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构成以企业并购为主,而非“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该投资会直接导致东道国生产能力、产出和就业的增长),投资主体也逐步由国有企业转向私营企业。 在报告作者之一、荣鼎咨询经济学家哈内曼看来,中美两国之间的投资关系比人们想像的更为深入,这种互惠投资带来的效益也远远大于贸易带来的稳定收益,“好比婚姻,它要求双方进行持续的交流并作出长久的承诺”。 哈内曼指出,其所在机构对中美双向投资规模的统计,与美中两国政府的官方统计数据存在明显落差,这是由于政府机构所运用的国际收支统计方法与实际交易层面统计方法有所不同。 方兴未艾 中方海外投资势头猛 报告指出,中美当前双向直接投资活动还远未饱和,成长空间巨大。特别是中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经营才刚刚开始,在中国国内经济转型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在未来几十年间,有望向全球投入数千亿美元来转变商业模式,实现整体赶超。与此同时,美国在华企业也已准备好继续增资,通过更多地与中国消费者互动,从而更深入地参与中国医疗保健、研发和现代服务等高增长领域的发展。 报告显示,目前,美国企业在华雇员总数超过160万人,而中国企业在美国也已直接创造了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中美双向投资的效益已覆盖两国90%的州和省。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奥林斯认为,“外国投资对美国新一届政府来说,就是创造就业发动机”。美国应当实施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包括来自中国的外国投资。 近日,一则消息让人警醒:美国国会一下属委员会建议禁止中国国有企业在美收购。 一向以“高度开放经济体”为傲的山姆大叔,为何开始担忧起中国在美企业,甚至要“更改法律以阻止中国国企在美收购”? 众所周知,中国企业“走出去”依循的路径是公开招投标与谈判。只有所有相关方都受益,合同才会最终签署。换言之,中国企业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国际化经营,其在美投资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互利共赢的性质。 中美经贸关系早已超越两国范畴。希望美方能排除政治干扰,公正公平地对待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