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2015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围绕中央、省委部署,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 从中央到浙江再到杭州,这些一脉相承的改革举措将给“三农”带来何种改变?本报专访了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华德法。 杭州日报:“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 华德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种为农服务组织联合起来,联动推进供销合作社、农业经营、农村金融、涉农管理等体制改革,构建具有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三位一体”服务功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各级农合联本着自愿加入、民主管理、共建共享的合作制原则组建,是党委政府领导下,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实行“农有、农治、农享”。 杭州日报:为什么要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华德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明确提出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从问题导向来看,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日益成长起来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如技术创新、信贷供给、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连锁配送等,而主要依靠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各自为战的现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难以提供这些服务。二是农民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全产业链经营、分享全产业链利益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而分散、弱小的农民合作社没有能力到技术、资本相对密集的领域投资经营。 从我市实际来看,构建“农合联”组织体系既有必要、又有条件,有利于推动我市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形成,也有利于构建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进一步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杭州日报:构建这一组织体系要实现怎样的目标任务,又如何实现? 华德法:形象地说,就是要构建“一体两翼”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一体”就是要组建复合型组织——农合联;构建“两翼”就是要发展立体式服务,包括以农民合作基金为保障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产业经营服务和以资产经营公司为引领的横向、纵向的投资经营服务。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在全市构建起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及有效运转的体制机制,使其成为农村家庭经营和商品流通的服务综合体、农业一体化经营和服务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农业公共服务和政策实施的供给中介体,更好地在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发挥作用。 杭州日报:供销合作社在农合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华德法:市供销合作社与共和国同龄,经过67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成为全市最具规模的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连续11年在全国供销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中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去年高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走在了全国系统前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供销系统将以这次改革为契机,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形成叠加效应,让供销合作社借助农合联这一大平台,重回农民怀抱,重构合作体制,重显自身价值,重创供销辉煌。 具体而言,供销合作社在全市构建“三位一体”农合联中具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管理职能,按照“农合联执委会依托供销合作社组建”的要求,以供销合作社现有机构、班子、人员为基础,履行农合联执委会的各项职能,承担农合联日常执行管理事务;二是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网络、流通渠道、经营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农合联大平台,牵头组建农民合作基金和资产经营公司,在生产、供销、信用三大服务领域为农合联会员和农民提供普惠性、多样化、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