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7:区县(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临安香榧上演“处女秀”
浙西“中药名镇”雏形初现
一张来自花儿的邀请函 杭州(江干)第五届都市花卉节周五开幕
项目要路演 资本来“相亲”
富阳守望稻菽千重浪 袁隆平发来视频为渔山稻香节点赞
“小人物”讲述“大道理”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富阳守望稻菽千重浪 袁隆平发来视频为渔山稻香节点赞
2016-11-15
何新来与他的创意稻草人秀。

驻富阳记者 骆炳浩 通讯员 施尧兴

“渔山稻香节办了五年,是件了不起的事,它鼓励着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热爱种田、热爱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11月12日,由杭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杭州富阳·渔山稻香节在渔山省级粮食功能产区开幕,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专门发来祝贺视频,给了大大的赞。

割稻比赛、稻田摇滚秀、“稻花香里说丰年”微摄影比赛……今年的渔山稻香节以“富春卷首,田园乡约”为主题,以“回归农耕,记住乡愁”为主线,以农民和市民为主体,将农耕文化展示与市民参与互动融合,彰显乡村、乡音、乡愁、乡恋。

周午福:捍卫这片稻花香

“种植品种‘甬优12号’,亩产达到982.6公斤!”当杭州市种子总站专家刚宣布完科技攻关田实割实测结果,富阳互利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午福立马和合作社的其他几位“庄稼汉”激动地拥在了一起。

渔山素有“渔浦江山天下稀”之美誉,是富阳的“生态粮仓”。然而,就在五六年前,位于渔山村的这畈1700亩水稻田差点消失。“那时,种苗木的话,土地流转价起码比种水稻高出一倍。流转给谁,这是村民的自由,但选择的结果,却关乎粮田的命运。”周午福回忆道。

“苗木出售时,往往将耕作层的沃土带走,洒药施肥也不像水稻这样讲究,对土地的伤害很大。但是,利益很诱人,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畈粮田就会被苗木覆盖。”渔山乡乡长汪金利说。

如何捍卫这片稻花香?2012年,渔山乡提出打造“和美乡风、特色农业、生态休闲”三张文化金名片,以举办渔山稻香节为载体,打响渔山粮食品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互利粮油专业合作社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开辟“科技攻关田”,不停试验新的水稻品种。亩产量从600公斤起步,2013年857公斤,2014年863公斤,2015年871.1公斤,今年达到了惊人的982.6公斤。“以3.6元/公斤的国家收购价来计算,亩产值3500多元。扣除成本,超过苗木的收益了。”周午福说。

稻亦有道,粮食安全体现生存之道,也照见发展之道。渔山乡墅溪村实施的水田垦造项目,面积近110亩,近日通过了杭州市国土资源部门的验收。墅溪村党委书记许文华说,过几天,等天气晴好,就能播种油菜了,明年春天就能看到大片的金黄。等油菜收割,就能种上水稻了。

何新来:用稻草创作吉祥物

一年一度的稻香节已经成为渔山的盛大节日。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金色稻田,体验传统农耕。然而,最抢人眼球的莫过于创意稻草人秀——金黄的稻田里,蜿蜒的田埂边,排列着一个个稻草人物、一只只稻草动物、一堆堆稻草构筑物,姿态万千,惟妙惟肖,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火爆微信朋友圈。

这些稻草人出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画家、省美协会员何新来之手。自2012年首届稻香节以来,老何每年都积极参与筹备。除了现场设施布置、墙书、墙绘之外,他精力投入最多的就是稻草人艺术。

稻香节,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缅怀与致敬。因此,稻草人艺术,可以理解为何新来及其团队对童年的回忆、对历史的缅怀、对乡土的眷恋。可以说,是这一代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本土艺术家的集体乡愁。

就地取材、源自生活的稻草人,俨然成为渔山稻香节的吉祥物。年复一年,如何推陈出新,对于何新来来说是一种挑战。“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考察了许多人文胜迹,从人文典故、乡村民俗、动漫卡通中寻找创作灵感。我还读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的花鸟画高研班,为的就是提高艺术修养,不负父老乡亲的期望。”何新来说。

高大的风车、威猛的恐龙、农夫耕牛、担夫挑书、卡通里的熊、传说中的龙……今年的稻香节,51岁的何新来创作了11组、50多个稻草人,从设计、焊骨架到轧制、布置,整整花了52天时间。看着一拨拨游客闻着稻香而来,流连在稻草人前,这让何新来颇有成就感。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富阳守望稻菽千重浪 袁隆平发来视频为渔山稻香节点赞
2016-11-15
何新来与他的创意稻草人秀。

驻富阳记者 骆炳浩 通讯员 施尧兴

“渔山稻香节办了五年,是件了不起的事,它鼓励着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热爱种田、热爱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11月12日,由杭州市政府主办的第五届杭州富阳·渔山稻香节在渔山省级粮食功能产区开幕,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专门发来祝贺视频,给了大大的赞。

割稻比赛、稻田摇滚秀、“稻花香里说丰年”微摄影比赛……今年的渔山稻香节以“富春卷首,田园乡约”为主题,以“回归农耕,记住乡愁”为主线,以农民和市民为主体,将农耕文化展示与市民参与互动融合,彰显乡村、乡音、乡愁、乡恋。

周午福:捍卫这片稻花香

“种植品种‘甬优12号’,亩产达到982.6公斤!”当杭州市种子总站专家刚宣布完科技攻关田实割实测结果,富阳互利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午福立马和合作社的其他几位“庄稼汉”激动地拥在了一起。

渔山素有“渔浦江山天下稀”之美誉,是富阳的“生态粮仓”。然而,就在五六年前,位于渔山村的这畈1700亩水稻田差点消失。“那时,种苗木的话,土地流转价起码比种水稻高出一倍。流转给谁,这是村民的自由,但选择的结果,却关乎粮田的命运。”周午福回忆道。

“苗木出售时,往往将耕作层的沃土带走,洒药施肥也不像水稻这样讲究,对土地的伤害很大。但是,利益很诱人,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畈粮田就会被苗木覆盖。”渔山乡乡长汪金利说。

如何捍卫这片稻花香?2012年,渔山乡提出打造“和美乡风、特色农业、生态休闲”三张文化金名片,以举办渔山稻香节为载体,打响渔山粮食品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互利粮油专业合作社与省市农科院合作,开辟“科技攻关田”,不停试验新的水稻品种。亩产量从600公斤起步,2013年857公斤,2014年863公斤,2015年871.1公斤,今年达到了惊人的982.6公斤。“以3.6元/公斤的国家收购价来计算,亩产值3500多元。扣除成本,超过苗木的收益了。”周午福说。

稻亦有道,粮食安全体现生存之道,也照见发展之道。渔山乡墅溪村实施的水田垦造项目,面积近110亩,近日通过了杭州市国土资源部门的验收。墅溪村党委书记许文华说,过几天,等天气晴好,就能播种油菜了,明年春天就能看到大片的金黄。等油菜收割,就能种上水稻了。

何新来:用稻草创作吉祥物

一年一度的稻香节已经成为渔山的盛大节日。在这里,游客可以观赏金色稻田,体验传统农耕。然而,最抢人眼球的莫过于创意稻草人秀——金黄的稻田里,蜿蜒的田埂边,排列着一个个稻草人物、一只只稻草动物、一堆堆稻草构筑物,姿态万千,惟妙惟肖,吸引游客驻足拍照,火爆微信朋友圈。

这些稻草人出自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民画家、省美协会员何新来之手。自2012年首届稻香节以来,老何每年都积极参与筹备。除了现场设施布置、墙书、墙绘之外,他精力投入最多的就是稻草人艺术。

稻香节,从文化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对传统农耕文明的缅怀与致敬。因此,稻草人艺术,可以理解为何新来及其团队对童年的回忆、对历史的缅怀、对乡土的眷恋。可以说,是这一代生活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本土艺术家的集体乡愁。

就地取材、源自生活的稻草人,俨然成为渔山稻香节的吉祥物。年复一年,如何推陈出新,对于何新来来说是一种挑战。“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考察了许多人文胜迹,从人文典故、乡村民俗、动漫卡通中寻找创作灵感。我还读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的花鸟画高研班,为的就是提高艺术修养,不负父老乡亲的期望。”何新来说。

高大的风车、威猛的恐龙、农夫耕牛、担夫挑书、卡通里的熊、传说中的龙……今年的稻香节,51岁的何新来创作了11组、50多个稻草人,从设计、焊骨架到轧制、布置,整整花了52天时间。看着一拨拨游客闻着稻香而来,流连在稻草人前,这让何新来颇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