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0: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三年投入53.3亿 建德205条河道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年投入53.3亿 建德205条河道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
2016-11-15
▲幸福村“黑臭塘”变身“景观塘
▲新安江上清淤泥
▲保护母亲河,清洁新安江
▲杨村桥池塘长公示牌
▲清清莲花溪

咬定目标不松劲, 精准发力抓落实,以归零心态,再战激情,苦干、实干、巧干。建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三年投入53.3亿用于治水,“五水共治”工作一直走在省市前列。今年以来,建德上下围绕“全域实现Ⅲ类水质”的目标,下好清、截、挖、整、保“五手棋”,彻底根治污泥浊水,目前建德全市20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

★持续“清三河”,小微水体全覆盖

“老赖啊,今天河道是不是没有巡查?有村民反映靠近杨家口水库的地方河道有些塑料袋,我看了下,确实有,赶紧先把垃圾清理掉,其它地方再巡查一遍。”一大早,李家镇沙墩头村劳村溪李家段河长汪志庭就开始忙活起来。先是去了杨家口水库脚,核实村民反映的问题,然后把劳村溪和北坑源溪都巡查了一遍。

沙墩头村境内有劳村溪和北坑源溪两条河道,自从实行河长制以来,汪河长名副其实地成了两条河道的守护神,“这两条河道一直是沙墩头村的宝贵财富,你看,这溪里的水,特别清,特别凉,听着这清水流动的声音,就觉得开心。”汪河长自豪地说。

“撑着竹筏,泛舟莲花溪;在樟树学堂,聆听党员介绍治水经……”7月的一个早晨,莲花溪畔40余位头戴小红帽的巡河队员,沿着莲花溪昴畈村段徐徐前进。队伍里有八九岁的孩童,也有青春靓丽的大学生,还有满头白发的老人,这是建德“治水巡河一日游”主题活动的一个侧影。今年,建德还招募了来自各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的38名江哥、江嫂、河叔、河婶组成志愿者护水队,与“两代表一委员”一起担负起各自认领的河道巡查工作,有力地壮大了民间护水队伍,使亲水爱水护水节水成为全民意识和实际行动。

“县级河长每半月巡河1次,乡镇级河长每旬1次,村级河长每周1次。”今年,建德市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全市32位市领导包干42条县级及以上河道,配套明确了36个联系部门和联系人,全面推行沟渠池塘长制度,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实现小微水体全覆盖,设置沟渠池塘长公示牌600余块,全市197条沟渠、318个池塘全面落实了“管、治、保”责任主体。同时推进智慧监管,投资1300多万建立统一的污染物在线监控平台,对47条主要河道、33家重点涉水排污企业以及所有大中型露天矿山、制砂企业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智能监管全覆盖。

★加快“截污水”,新增截污纳管75公里

“污水接走了,整个夏天蚊子苍蝇影子都不见了,给五水共治点个赞。”家住下梓村的杨建宏对截污纳管工程赞不绝口。今年,乾潭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涉及王岩村、新程村、万龙村,新建污水终端池4座,铺设管网25.6公里。在乾潭集镇上,23公里市镇污水管网已完工,原本随意伸出或是下挂的排水管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规整封闭的污水管网。

纵观2016年,建德新增城镇截污纳管7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的预期目标,各镇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基本达到省住建厅“一厂一策”的考核要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完成27个村和7个原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点,建设终端池37个,铺设管网46.18公里,受益农户2582户。与此同时,出台《建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长效运维,做到建管并重。

★全力“挖淤泥”,整治美化池塘138座

连日来,在大慈岩镇新叶村下池塘水系改造工地,2台挖掘机正井然有序地将厚厚的淤泥挖取清运。村干部介绍,村里的许多大小池塘,至今有五六十年没有清淤,不仅减少了塘内的储水量,也对水质环境卫生造成一定影响。自9月16日起,该村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对其中的8个池塘首先进行水系改造,包括清理淤泥、加固塘坝及环境绿化等,提升家门口水塘的生态环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那“半亩方塘”引发了南宋诗人朱熹的诗意与思考。也曾有人把池塘比作村庄里的一块碧玉,为了让村庄池塘如碧玉般清澈动人,建德全力推进河湖库塘清污(淤)大会战,从城市向村庄池塘延伸,率先消除风情小镇和中心村、精品村垃圾池塘和黑臭池塘,按照“整治一处池塘、建成一处景观”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硬质护岸和简单的清淤方式,综合运用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倾力打造村庄“碧玉”——生态景观池塘。目前建德全市已完成清淤任务量109万平方米,池塘整治138座。

★攻坚“整治战”,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

回想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回头看”行动的那些日子,梅城镇党委委员邱锦平表示有些难忘。他说,当时连着几天与镇农办畜牧员一起四处帮养猪大户徐荣增找禁养区退养转场出路,既有焦虑,也有激动。激动的是经过几日的奔波,终于和姜山村宜养区的一家规模养殖场主谈成条件,临时将场地租用。同时,还联系金华客商上门收购一部分生猪,帮助徐荣增解决了退养难题,实现了逐步退养……

按照“全面摸排,强制退养,防止反弹”的思路,建德从2月下旬开始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建立镇村干部联场联户巡查网,对所有生猪养殖户进行排查,实行每日巡查和每日通报制,坚决杜绝禁养区退养反弹、限宜养区饲养量超出审批数量和偷漏排行为。至5月31日,“回头看”排查行动完成,累计出动排查人员5364人次,共排查生猪养殖户4673户,其中对规模养殖户下发整改通知书39份,行政处罚7家,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落实整改。同时,鼓励引导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如杨村桥镇程东法蛋鸡养殖场,新建现代化标准厂房,配套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自动捡蛋等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的科学化发展。航头镇建珂蛋鸡养殖场、大同镇鸿业家庭农场、乾潭镇欣鑫生猪养殖公司、大慈岩镇佳森农牧公司等都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新路子

“企业先后投入3500万元,用于提升改造生产线和厂区环境。”金秋10月,走进李家镇的宏鑫钙业厂区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厂房改造和设备安装。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的生产线自动化及节能环保技改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购置先进的消化器、化灰机、提升机、球磨机、出灰机等设备进行技改,项目完成后,厂房将由原来的敞开式变为封闭式,厂区环境将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从日产100吨提高到200吨,能耗下降20%,一线工人从原来的12人减少到4人。目前公司年产值6000万元,技改完成后效益将增加30%。

碳酸钙产业是建德的传统产业,每个重点乡镇基本都曾有几座“长白山”。上半年,建德全面启动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建立以资源要素亩产绩效倒逼机制,按照重钙、轻钙、氧化钙、灰钙、母料五个细分行业,在市场主体、规模效益、资源利用、安全环保、工艺装备、准入门槛六个方面建立标准,引导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改造提升、搬迁集聚、关停转产等方式整改。根据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建德全市196家碳酸钙企业将缩减至33家,其中保留提升17家,重组整合16家,通过保大压小、扶优汰劣,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档次高、资源利用绩效好、产值税收贡献大、环境影响代价小的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整治提升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碳酸钙企业的资产评估和审核工作基本完成,企业重组整合方案也已基本确定,保留企业提升改造“一企一案”正在编制当中,其余各项配套工作也稳妥推进。

★保障“G20”,一江清水送杭城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环境整洁有序。G20峰会期间,建德205条河道Ⅰ-Ⅲ类水体达100%,每天投入100余人、20条船全时段保洁兰江、富春江、新安江,每天不间断巡回打捞江面漂浮物,抓好 “早、中、晚”三查和饮用水源地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率100%。在水质自动站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的基础上,对三条重点河道出入境断面进行每日水质监测。此外,还建立“1网3库”,即人员网络、物资库、专家库和预案库,全天候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得到杭州市水环境保障督查组的高度认可。G20峰会水环境保障期间,建德累计出动保洁巡查13445人次,保洁河道点位数3321个。

★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稳步实施

防洪水: 实施“强库”工程,完成8座万方以上山塘和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固堤”工程,基本完成钱塘江治理新安江、兰江治理一期工程新安江莲花溪出口至下塘段3.96公里护岸工程;完成寿昌江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和清绪港河道治理钦堂段、安仁段扫尾工程。

排涝水: 完成主城区5处积水点改造项目和管网清淤60公里;乡镇4个点位排涝改造也已完工。今年还对积水易涝点、淤堵处、窨井破损、防坠网安装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已消除安全隐患50余处,对易积水点实行专人认领制度;另一方面,对道路两侧水箅、窨井实行每季一清,共清理水箅、窨井3500余个,约合70公里,清理淤泥等垃圾约70余吨。此外,顺利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白沙公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环城北路改造区域,人行道铺设透水砖4000平方米。

保供水: 完成18处新安江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建设、4处乡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13处村级供水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千岛湖配水工程,完成乾潭降早线道路改扩建以及杆线迁移,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

抓节水: 完成14座山塘整治,5公里改造灌区渠道、0.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公里农村河道整治、2座泵站等农田水利项目。完成大型雨水收集系统12处,雨水回收利用项目1个,一户一表改造210户,节水器具改造450套等,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5%以上。

文/范红杰 李牡娇 何彦峰

图/建德市委宣传部 建德市五水共治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三年投入53.3亿 建德205条河道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
2016-11-15
▲幸福村“黑臭塘”变身“景观塘
▲新安江上清淤泥
▲保护母亲河,清洁新安江
▲杨村桥池塘长公示牌
▲清清莲花溪

咬定目标不松劲, 精准发力抓落实,以归零心态,再战激情,苦干、实干、巧干。建德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三年投入53.3亿用于治水,“五水共治”工作一直走在省市前列。今年以来,建德上下围绕“全域实现Ⅲ类水质”的目标,下好清、截、挖、整、保“五手棋”,彻底根治污泥浊水,目前建德全市205条乡镇级以上河道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

★持续“清三河”,小微水体全覆盖

“老赖啊,今天河道是不是没有巡查?有村民反映靠近杨家口水库的地方河道有些塑料袋,我看了下,确实有,赶紧先把垃圾清理掉,其它地方再巡查一遍。”一大早,李家镇沙墩头村劳村溪李家段河长汪志庭就开始忙活起来。先是去了杨家口水库脚,核实村民反映的问题,然后把劳村溪和北坑源溪都巡查了一遍。

沙墩头村境内有劳村溪和北坑源溪两条河道,自从实行河长制以来,汪河长名副其实地成了两条河道的守护神,“这两条河道一直是沙墩头村的宝贵财富,你看,这溪里的水,特别清,特别凉,听着这清水流动的声音,就觉得开心。”汪河长自豪地说。

“撑着竹筏,泛舟莲花溪;在樟树学堂,聆听党员介绍治水经……”7月的一个早晨,莲花溪畔40余位头戴小红帽的巡河队员,沿着莲花溪昴畈村段徐徐前进。队伍里有八九岁的孩童,也有青春靓丽的大学生,还有满头白发的老人,这是建德“治水巡河一日游”主题活动的一个侧影。今年,建德还招募了来自各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的38名江哥、江嫂、河叔、河婶组成志愿者护水队,与“两代表一委员”一起担负起各自认领的河道巡查工作,有力地壮大了民间护水队伍,使亲水爱水护水节水成为全民意识和实际行动。

“县级河长每半月巡河1次,乡镇级河长每旬1次,村级河长每周1次。”今年,建德市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全市32位市领导包干42条县级及以上河道,配套明确了36个联系部门和联系人,全面推行沟渠池塘长制度,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实现小微水体全覆盖,设置沟渠池塘长公示牌600余块,全市197条沟渠、318个池塘全面落实了“管、治、保”责任主体。同时推进智慧监管,投资1300多万建立统一的污染物在线监控平台,对47条主要河道、33家重点涉水排污企业以及所有大中型露天矿山、制砂企业和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实现智能监管全覆盖。

★加快“截污水”,新增截污纳管75公里

“污水接走了,整个夏天蚊子苍蝇影子都不见了,给五水共治点个赞。”家住下梓村的杨建宏对截污纳管工程赞不绝口。今年,乾潭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涉及王岩村、新程村、万龙村,新建污水终端池4座,铺设管网25.6公里。在乾潭集镇上,23公里市镇污水管网已完工,原本随意伸出或是下挂的排水管再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规整封闭的污水管网。

纵观2016年,建德新增城镇截污纳管75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的预期目标,各镇级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基本达到省住建厅“一厂一策”的考核要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完成27个村和7个原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点,建设终端池37个,铺设管网46.18公里,受益农户2582户。与此同时,出台《建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针对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启动长效运维,做到建管并重。

★全力“挖淤泥”,整治美化池塘138座

连日来,在大慈岩镇新叶村下池塘水系改造工地,2台挖掘机正井然有序地将厚厚的淤泥挖取清运。村干部介绍,村里的许多大小池塘,至今有五六十年没有清淤,不仅减少了塘内的储水量,也对水质环境卫生造成一定影响。自9月16日起,该村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对其中的8个池塘首先进行水系改造,包括清理淤泥、加固塘坝及环境绿化等,提升家门口水塘的生态环境。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那“半亩方塘”引发了南宋诗人朱熹的诗意与思考。也曾有人把池塘比作村庄里的一块碧玉,为了让村庄池塘如碧玉般清澈动人,建德全力推进河湖库塘清污(淤)大会战,从城市向村庄池塘延伸,率先消除风情小镇和中心村、精品村垃圾池塘和黑臭池塘,按照“整治一处池塘、建成一处景观”的理念,改变传统的硬质护岸和简单的清淤方式,综合运用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倾力打造村庄“碧玉”——生态景观池塘。目前建德全市已完成清淤任务量109万平方米,池塘整治138座。

★攻坚“整治战”,转型升级进入快车道

回想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回头看”行动的那些日子,梅城镇党委委员邱锦平表示有些难忘。他说,当时连着几天与镇农办畜牧员一起四处帮养猪大户徐荣增找禁养区退养转场出路,既有焦虑,也有激动。激动的是经过几日的奔波,终于和姜山村宜养区的一家规模养殖场主谈成条件,临时将场地租用。同时,还联系金华客商上门收购一部分生猪,帮助徐荣增解决了退养难题,实现了逐步退养……

按照“全面摸排,强制退养,防止反弹”的思路,建德从2月下旬开始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回头看”专项行动,建立镇村干部联场联户巡查网,对所有生猪养殖户进行排查,实行每日巡查和每日通报制,坚决杜绝禁养区退养反弹、限宜养区饲养量超出审批数量和偷漏排行为。至5月31日,“回头看”排查行动完成,累计出动排查人员5364人次,共排查生猪养殖户4673户,其中对规模养殖户下发整改通知书39份,行政处罚7家,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落实整改。同时,鼓励引导规模化、现代化养殖,如杨村桥镇程东法蛋鸡养殖场,新建现代化标准厂房,配套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自动捡蛋等设备,实现畜禽养殖的科学化发展。航头镇建珂蛋鸡养殖场、大同镇鸿业家庭农场、乾潭镇欣鑫生猪养殖公司、大慈岩镇佳森农牧公司等都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新路子

“企业先后投入3500万元,用于提升改造生产线和厂区环境。”金秋10月,走进李家镇的宏鑫钙业厂区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厂房改造和设备安装。该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的生产线自动化及节能环保技改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购置先进的消化器、化灰机、提升机、球磨机、出灰机等设备进行技改,项目完成后,厂房将由原来的敞开式变为封闭式,厂区环境将得到改善,生产效率从日产100吨提高到200吨,能耗下降20%,一线工人从原来的12人减少到4人。目前公司年产值6000万元,技改完成后效益将增加30%。

碳酸钙产业是建德的传统产业,每个重点乡镇基本都曾有几座“长白山”。上半年,建德全面启动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建立以资源要素亩产绩效倒逼机制,按照重钙、轻钙、氧化钙、灰钙、母料五个细分行业,在市场主体、规模效益、资源利用、安全环保、工艺装备、准入门槛六个方面建立标准,引导企业通过联合重组、改造提升、搬迁集聚、关停转产等方式整改。根据碳酸钙产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建德全市196家碳酸钙企业将缩减至33家,其中保留提升17家,重组整合16家,通过保大压小、扶优汰劣,培育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产品结构档次高、资源利用绩效好、产值税收贡献大、环境影响代价小的行业龙头企业。截至目前,整治提升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碳酸钙企业的资产评估和审核工作基本完成,企业重组整合方案也已基本确定,保留企业提升改造“一企一案”正在编制当中,其余各项配套工作也稳妥推进。

★保障“G20”,一江清水送杭城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环境整洁有序。G20峰会期间,建德205条河道Ⅰ-Ⅲ类水体达100%,每天投入100余人、20条船全时段保洁兰江、富春江、新安江,每天不间断巡回打捞江面漂浮物,抓好 “早、中、晚”三查和饮用水源地排查,发现问题整改到位率100%。在水质自动站自动监测和视频监控电子巡查的基础上,对三条重点河道出入境断面进行每日水质监测。此外,还建立“1网3库”,即人员网络、物资库、专家库和预案库,全天候24小时应急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快速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得到杭州市水环境保障督查组的高度认可。G20峰会水环境保障期间,建德累计出动保洁巡查13445人次,保洁河道点位数3321个。

★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工程稳步实施

防洪水: 实施“强库”工程,完成8座万方以上山塘和4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固堤”工程,基本完成钱塘江治理新安江、兰江治理一期工程新安江莲花溪出口至下塘段3.96公里护岸工程;完成寿昌江中小河流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和清绪港河道治理钦堂段、安仁段扫尾工程。

排涝水: 完成主城区5处积水点改造项目和管网清淤60公里;乡镇4个点位排涝改造也已完工。今年还对积水易涝点、淤堵处、窨井破损、防坠网安装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已消除安全隐患50余处,对易积水点实行专人认领制度;另一方面,对道路两侧水箅、窨井实行每季一清,共清理水箅、窨井3500余个,约合70公里,清理淤泥等垃圾约70余吨。此外,顺利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成白沙公园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环城北路改造区域,人行道铺设透水砖4000平方米。

保供水: 完成18处新安江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建设、4处乡镇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13处村级供水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千岛湖配水工程,完成乾潭降早线道路改扩建以及杆线迁移,完成投资额1500万元。

抓节水: 完成14座山塘整治,5公里改造灌区渠道、0.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9公里农村河道整治、2座泵站等农田水利项目。完成大型雨水收集系统12处,雨水回收利用项目1个,一户一表改造210户,节水器具改造450套等,节水器具普及率达95%以上。

文/范红杰 李牡娇 何彦峰

图/建德市委宣传部 建德市五水共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