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名专栏 爱才、惜才的杭州,再出大手笔揽才。近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的若干意见》(又被称为“人才新政22条”),这一人才政策内容实在,含金量高,为杭州的国际化再添新动力。 我国自古就有尊贤纳才的优良传统,还留下了“吐哺握发”等传诵千年的典故。杭州历来注重招揽人才,2015年以来,杭州先后引进施一公、饶毅等一批国内顶尖人才和团队,新增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52名,累计资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2.5亿元,出台了各项优惠配套政策。如今,杭州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各类人才功不可没。 最近发布的“人才新政22条”,可以看作是去年出台的“人才新政27条”的姐妹篇。这一新政重点围绕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化的人才评价方式、人才激励机制、人才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 人才工作的市场化思维,是这一新政的一大亮点。以往在人才的认定、引进、管理、激励等方面,政府部门常常大包大揽。这种做法有它的优点,但在发挥人才积极性方面,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又被称作人力资源,人才工作理应多放权给市场。这一思路在杭州的“人才新政22条”里体现得相当明显,不论是大力发展人才资源的服务产业,还是培育壮大各类风投、创投和孵化机构,都是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的触觉最灵敏,如何用好人才,市场最有发言权。政府部门要甘当“店小二”,让用人单位真正成为人才管理的主体。 引来人才,还要用好人才,为人才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人才放开手脚大干。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激励机制,让人才的工作成果物有所值,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创造性,让人才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人才新政22条”提出建立市属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合理提高市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选聘比例,以及合理分配职务科研成果转化收益,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收益比例应不低于70%等,都是在激励人才。中央近日也提出,允许科研人员和教师兼职兼薪。希望杭州能用好用足所有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名利双收,享受更多知识成果的收益。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什么样的人才,便有什么样的地方。英雄不问出处,希望杭州以更加广阔的胸襟和气度,汇聚天下英才,描绘天堂新景,建设世界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