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航 “生态化反”是个什么鬼? 笔者也不知道,只知道这个词儿这两天刷爆了朋友圈。它源出于乐视公司对自身业务模式和经营理念的描述。一封乐视掌门人贾跃亭致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一篇腾讯科技的专访文章,又一次将这家蒙眼狂奔、魅影迷离的互联网公司推至风口浪尖。 之所以说“又一次”,是因为这家公司有一种周期性成为财经焦点的“神奇”能力。它就像一个虔诚的布道者,反复述说着一个“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动人故事,然后通过持续延展的产品线,让这个奇幻瑰丽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逻辑自洽。从视频网站到超级电视,从智能手机到超级汽车,你可以很轻易地说出它的产品,可你却无法描述,这到底是一家干什么的公司。就像一句话中的每个字你都认识,可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时,你却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也许在中国的商业语境下,这也是一种能力。欧美成熟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只会投资那些看得懂的公司;中国的资本市场则不然,一张条分缕析的财务报表,往往敌不过一个撩拨人心的新颖概念。这也是乐视这台“抽水机”能不断从A股创业板汲取资金的原因所在。中国的商业语境热衷于一种“不明觉厉”的神秘感。因为只有神秘,才具有想象力,这也让乐视这样的“故事驱动型”和“股市驱动型”公司如鱼得水。 “生态化反”,恰是“不明觉厉”型创新的集中呈现。如果“不明觉厉”是“不明白但是觉得很厉害”的缩写,那么笔者也妄自揣度一下,当“贾布斯”在说“生态化反”时,他应该是想表达“生态化学聚变反应”这个意思吧。拆开来看每个词都稀松平常,连在一起似乎就被赋予了一种不可言说的魔力。似乎在穿透层层迷雾之后,一定会抵达一个梦想花开的彼岸世界。 但宏大的商业图景从来不应该是云山雾罩、云里雾里的。大道至简,当我们梳理那些互联网巨头的商业逻辑时,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它们能获得商业上的巨大回报,只是因为它们真正解决了问题。阿里巴巴解决了商品与人的连接问题,腾讯解决了人与人连接的问题,百度解决了人与信息的连接问题,新美大则解决了人与服务的连接问题。 造就生态型、平台型公司固然是每一个创业者的梦想,但每一个生态型、平台型公司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被解决的本质问题。在它们发轫之初,或许难以跳脱出“不明觉厉”的必经阶段,但只要是解决了真问题,实现了真创新,就必然能拨云见日,被市场所理解,被市场所认同,收获市场最公允的褒奖。 然而乐视最终极的商业逻辑到底是什么?笔者不知道。笔者只知道,乔布斯不会高喊着“生态化反”“开放闭环”故弄玄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