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11月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1:都市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公建民营社区“微养老”
想继续开网约车? “国考”“市考”都得过!
当“动漫王”遇到“工美大师” 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结构设计师眼中的东京立体化交通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结构设计师眼中的东京立体化交通
2016-11-09

作者 任涛 记者 丁岚 整理

作为杭州市青年结构师赴日本学习考察团的一员,此次日本之行,除了日本领先的建筑工业化体系,成熟的抗震技术应用之外,东京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和城市中心立体化的交通设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位于东京港区的汐留地区为例,作为近年来东京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该地区重新规划、建设了综合办公、商业、文化、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群,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包括住友大厦、日本电视台大厦、松下东京总部大厦、公园双塔公寓等代表性建筑,办公人群超过六万人,还有大量常住人口和旅游、购物人群。

对如此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区来说,合理的交通组织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建筑功能与交通设施的分布,区域内的立体交通主要分为五层:地下二层为地铁运行层;地下一层为连接各个地铁出口的连通层,也是商业功能汇集区域;地面层主要解决车行交通;地上二层通过连廊将周边建筑便捷地串联起来;地上三层为轻轨运行层,包括轻轨轨道和车站设施等。这种巧妙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区域交通疏散、人流引导以及商业集聚等功能。

在地上二层的连廊周边,结合建筑单体设置了大面积的景观绿化平台,弥补了地面密集的交通设施而造成低绿化率的不足。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日本电视台大厦二层小广场的“浮雕式”大钟,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被称作“宫崎骏大钟”。在特定的时间,各个小窗口里的人物都会出来舞蹈一番,充满了梦幻和童趣。在重要节假日当天,大钟前的小广场还会安排各种主题活动。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有效缓解了周边超高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带给行人的压迫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立体化的交通可以实现轨道交通、车流和人流的分离,避免了各种交通流线的相互影响,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将区域内的交通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商业结合交通的外向化、区域化,将是改善局部商业困局、充分发挥社区互动优势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城市核心区普遍高楼林立,城市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规模和开发速度都冠领全球。随之而来的是周边拥堵的交通,单体建筑之间功能独立,缺乏关联性,“看得到,走不到”,人流、交通不畅,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城市的有机发展。相比之下,东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值得借鉴。

立体化交通首先是规划先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效协调区域的发展。同时,地下及地上的轨道交通,车行道路、人行天桥等各种交通设施与高层建筑、商业建筑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势必会使结构体系变得更加复杂,这也给我们的建筑结构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结构设计师眼中的东京立体化交通
2016-11-09

作者 任涛 记者 丁岚 整理

作为杭州市青年结构师赴日本学习考察团的一员,此次日本之行,除了日本领先的建筑工业化体系,成熟的抗震技术应用之外,东京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和城市中心立体化的交通设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以位于东京港区的汐留地区为例,作为近年来东京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该地区重新规划、建设了综合办公、商业、文化、居住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群,规模超过100万平方米,包括住友大厦、日本电视台大厦、松下东京总部大厦、公园双塔公寓等代表性建筑,办公人群超过六万人,还有大量常住人口和旅游、购物人群。

对如此大规模的人群聚集区来说,合理的交通组织变得尤为重要。结合建筑功能与交通设施的分布,区域内的立体交通主要分为五层:地下二层为地铁运行层;地下一层为连接各个地铁出口的连通层,也是商业功能汇集区域;地面层主要解决车行交通;地上二层通过连廊将周边建筑便捷地串联起来;地上三层为轻轨运行层,包括轻轨轨道和车站设施等。这种巧妙的设计,很好地实现了区域交通疏散、人流引导以及商业集聚等功能。

在地上二层的连廊周边,结合建筑单体设置了大面积的景观绿化平台,弥补了地面密集的交通设施而造成低绿化率的不足。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日本电视台大厦二层小广场的“浮雕式”大钟,是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被称作“宫崎骏大钟”。在特定的时间,各个小窗口里的人物都会出来舞蹈一番,充满了梦幻和童趣。在重要节假日当天,大钟前的小广场还会安排各种主题活动。这些人性化的设计,有效缓解了周边超高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带给行人的压迫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立体化的交通可以实现轨道交通、车流和人流的分离,避免了各种交通流线的相互影响,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将区域内的交通与商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商业结合交通的外向化、区域化,将是改善局部商业困局、充分发挥社区互动优势的重要手段。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城市核心区普遍高楼林立,城市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规模和开发速度都冠领全球。随之而来的是周边拥堵的交通,单体建筑之间功能独立,缺乏关联性,“看得到,走不到”,人流、交通不畅,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城市的有机发展。相比之下,东京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值得借鉴。

立体化交通首先是规划先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效协调区域的发展。同时,地下及地上的轨道交通,车行道路、人行天桥等各种交通设施与高层建筑、商业建筑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势必会使结构体系变得更加复杂,这也给我们的建筑结构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