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创业社交圈 记者 毛晔 “活动办得非常不错,希望向你们多多学习。” “谢谢你们的牵线搭桥,真没想到能获得与创业导师李正刚合作的机缘。” “互联网+制造”主题线下活动结束的当晚,记者收到两则充满暖意的微信留言。前者来自杭州一家投资公司的总经理杨文,后者发自浙江银信博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乔自艳,他们对于本报“爬山虎”栏目的认可及谢意溢于言表。 至此,历时一年、共计12期的“爬山虎·创业导师面对面”活动在这一晚画上圆满句号。 一年前,曾有不少人询问:“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个栏目? 如果说以“企业帮扶”“资源对接”为栏目初衷的“爬山虎”,在当时还未能让创业者们感同身受,那么,自去年6月起推出的“爬山虎·创业导师面对面”系列活动,则是要做这么一件事——将栏目功能具象,让它真正地走进创客的生活和心里。 一年来,从农业、商业、金融、教育、医疗,到家居、文创、体育、汽车、制造……每月锁定一个行业,通过“行业调查+创客案例剖析+创业导师主题讲座”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为身居不同领域的创客提供追逐梦想的能量支持。这种能量,事实上,源自于“爬山虎”所致力于的创业社交圈的营造。在这个圈子里,有业内前辈的经验指点,有创业圈朋友的精神激励,更有源源不竭的信息与资源。 或许,还不止于此。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圈子。”吕银华,一位屡败屡战的连续创业者,同时也是“爬山虎”栏目的高黏性读者,几乎每场线下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吕银华说,“爬山虎”让他结识了很多创业圈的新朋友,他们给予了他创业永不言败的力量与勇气。 “我们大家相互学习。”记得在“互联网+文创”主题月的线下活动上,创业导师、二更CEO李明对与会的创客们极尽敬意,他对新认识的华夏收藏网创始人夏正平说:“夏老师,我们公司在你们对面,有时间我来拜访你,向你学习古玩收藏知识。”没有级别分层,没有严苛训教,每一位为梦而战的创业者都值得被尊重。 结束,为的是更好地开始。“创业导师面对面”系列活动的收尾,意味着新一轮的“爬山虎”又将把触角伸展至杭州创业创新的风口之上,并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在新的创业年度里,“爬山虎”团队将呈上更接地气、更有效率、更有温度的平台服务。 就像那些富有生命力的创业产品一样,“爬山虎”的服务模式在不断地优化及迭代,但“企业帮扶”“资源对接”的初衷和诚意,永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