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03:国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光辉历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贺电
长征七号首飞任务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民族脊梁
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举行G20分论坛
湖南大巴起火已致35人死亡
盐城“6·23”龙卷风确认超17级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师者孟二冬: 燃烧生命之火,点亮希望之灯
民族脊梁
2016-06-27

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园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雕像。

1957年,孟二冬出生于安徽蚌埠,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

中文系2002级学生张瑜记得,那一天,《唐代文学》第一课,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洁的老师走到讲台:“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

旁征博引,文采飞扬,隽永的竖行板书,中气十足的嗓音……那堂课,大家做了厚厚一沓笔记,有的“甩着胳膊直喊手酸”。

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教授《唐代科考》选修课。年轻教师张凡最喜欢去“蹭听”孟老师的课。在他的印象中,孟老师“学问好、课讲得好、心态好”。

然而,没过多久,孟二冬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开出“噤声”的医嘱后,他仍坚持授课。

“病得严重时边咳血边给我们讲,说不出来就写在黑板上,很多课我们是含着眼泪上完的。”孟二冬的学生,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吴新锋说。

经医院诊断,孟二冬罹患食管恶性肿瘤。但孟二冬放不下他的学生们。2004年4月26日,憔悴的他被搀扶着走上讲台,为学生们留下最后一课。“每讲一句都十分困难,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往下淌”。大家哭着求他不要再讲,他却笑说“没关系”。

“没给大家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很抱歉。”课后,孟二冬向学生鞠了一躬,艰难地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回北京住院,病痛折磨中,他最惦记的,还是远在边疆的学生。

2006年4月22日,49岁的孟二冬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师者孟二冬: 燃烧生命之火,点亮希望之灯
民族脊梁
2016-06-27

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园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雕像。

1957年,孟二冬出生于安徽蚌埠,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

中文系2002级学生张瑜记得,那一天,《唐代文学》第一课,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洁的老师走到讲台:“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

旁征博引,文采飞扬,隽永的竖行板书,中气十足的嗓音……那堂课,大家做了厚厚一沓笔记,有的“甩着胳膊直喊手酸”。

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教授《唐代科考》选修课。年轻教师张凡最喜欢去“蹭听”孟老师的课。在他的印象中,孟老师“学问好、课讲得好、心态好”。

然而,没过多久,孟二冬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开出“噤声”的医嘱后,他仍坚持授课。

“病得严重时边咳血边给我们讲,说不出来就写在黑板上,很多课我们是含着眼泪上完的。”孟二冬的学生,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吴新锋说。

经医院诊断,孟二冬罹患食管恶性肿瘤。但孟二冬放不下他的学生们。2004年4月26日,憔悴的他被搀扶着走上讲台,为学生们留下最后一课。“每讲一句都十分困难,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往下淌”。大家哭着求他不要再讲,他却笑说“没关系”。

“没给大家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很抱歉。”课后,孟二冬向学生鞠了一躬,艰难地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回北京住院,病痛折磨中,他最惦记的,还是远在边疆的学生。

2006年4月22日,49岁的孟二冬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