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0: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上城区“十三五”开局经济强势上扬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大产业 百花齐放
上城区“十三五”开局经济强势上扬
2016-06-23
湖滨商圈
基金小镇二期
海兴电力
《兰陵王入阵曲》开拍仪式
彩虹鱼康复护理机构

厚积薄发。

山南基金小镇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湖滨商圈成为最“潮”地标;望江新城建设快速推进;

多年来,上城区主动布局“123+2”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深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商贸旅游、健康服务五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双创”,突破经济发展新常态。

“十三五”开局之年过半,上城区经济发展强势上扬;五大产业迎来百花齐放——

今年1-5月,上城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28.29%,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56.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2亿元,同比增长32.86%,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58.93%。五大产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都有明显增幅,其中金融服务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54.26%,商贸旅游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25.61%,健康服务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9.15%。

商贸旅游业

湖滨商圈领跑最潮消费力

不少人还记得苹果杭州西湖店开业的火爆场景——上千名粉丝排队等候入场,场面堪比“春运”。

今年3月17日,阿迪达斯NMD潮鞋发售日,湖滨银泰门口又出现了壮观的排队人潮。

湖滨商圈,早已成为杭州年轻人心心念念的最“潮”地标。

湖滨商圈的“潮”,带来了蓬勃的消费力,也让经济数据一路领跑——1-5月,上城区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如今的湖滨商圈,早已不止“1平方公里”。

一方面,传统商业业态积极转型升级。今年4月底,转型升级后的解百新元华重新开业,全新的商业模式为湖滨商圈注入了更多活力。另一方面,“三改一拆”进一步释放红利:西湖边最后一个“棚户区”劝业里地块完成征迁;思鑫坊、星远里经过整治面貌一新;开工建设工联二期、中华饭店等项目,继续推进湖滨三期、湖滨派出所地块建设……一个更加高大上、国际化的湖滨商圈,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今年来杭州的游客会惊喜地发现,湖滨商圈、河坊街、南宋御街、南山路等街区相继“亮”起来了。经过精心设计的夜景照明,目标是打造24小时全时段体验消费商业街区。湖滨商圈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消费品集聚区四大试点之一;正在提升中的南山路,定位为艺术休闲文化特色街区;河坊街、南宋御街的业态布局也将升级,突出民俗市井韵味;南山路、吴山宋韵小镇还将推行智慧旅游,实现街区无线网络全覆盖。

信息技术产业

“双创”驱动产业生命力

面对经济新常态,如何激发新一轮发展活力?

将科技创新作为新的驱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1-5月份,上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营收已达到40亿元;2015年,全年实现营收70亿元;而根据上城区“十三五”规划,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亿元。

海兴电力,由传统电表制造商转型为智能配用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家被比作“小华为”的企业,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海外市场布局长远。海兴电力研究院院长副院长李向锋介绍,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多个生产和营销中心,在深圳、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海外研究院也在筹建中。

中杭电子是一家专注微型连接器的企业,拥有50多项专利。因为及时转型,站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与国家电网、时空能源、力帆汽车等诸多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2015年,中杭电子全年营收实现翻一番;今年预计实现营业额1.2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上城区科技工业基地,代表着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今年,这里还将新建一座“工业创新创业空间”和一间FABLAB(开放创新实验室)。

截至目前,今年上城区又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研发中心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20家;最近,亿邦股份、远传科技、慧景科技、金通科技四家企业成功跻身“新三板”创新层;年内,上城区计划打造4个新的众创空间,打造全省双创高地。

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城信息经济增幅表现尤其突出。一季度,实现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4%,快于地区生产总值11.7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均是与互联网相关行业,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6.5%与28.2%。

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以一座近江时代大厦为例。从去年4月份开始招商以来,上城区就把握契机,积极招引高新科技型企业落户——中科天维、咸亨无人机、浙江刚玉、天蝉集团、春派科技等一批从事无人机、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和VR技术等科技领域的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信息技术、科技产业链集聚的优势效应。

金融服务业

山南基金小镇引爆新增长

今年5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继去年税收破4亿元后,今年一季度小镇税收已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313.85%;小镇管理资产规模也从去年的近1800亿元增长到一季度末的2800亿元,目前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未来3年,基金小镇还将集约引进和培育1000家以上各类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0亿元,打造全省金融改革试点和全省转型升级的窗口。

最近,小镇收获了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2015年度成绩单,被评为“优秀”。同时还在梳理环境资源,申报4A级景区。

金融服务业也成为上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季度,实现增加值34.09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31.9%,同比增长11.5%;今年,上城区最新出台了《关于建设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为金融服务业造血。

文化创意产业

资源整合盘点最强创造力

新年开局,就有一台文化与资本加速“联姻”的好戏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上演,现场签约成立的浙江省文化产业成长基金、盛世中传投资基金落户上城区,基金规模突破百亿,现场授牌成立的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交流路演平台、浙江文化产业成长基金也同时落户——一举为上城的文创产业带来了资本新力量。

南落马营,3.8万多平方米旧厂房和仓库将被打造成为杭州首个民营企业运营体育创意文化产业园,也是上城文创产业的一次新尝试。

不久前,大型3D魔幻动画电影《兰陵王入阵曲》在凤凰1138园区启动开机仪式,它将是我国首次使用纯CG技术制作的电影。制片方之一的紫桓华韵,就是来自上城区的一家文创企业。

凤凰御元、凤凰公社、凤凰1138、风铃45……凤凰山脚下创意园区众多,孵化了不少类似紫桓华韵这样的文创企业。但,如何将繁星点点的文创资源、创意产业园加以整合,打造杭州乃至浙江的大型文创企业集聚区,形成产业优势——这是上城区正在积极思考、规划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上城区将以“一轴、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来提升文创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核心区”。

目前初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为轴线,以“沿西湖,沿钱塘江,环吴山、沿凤凰山和玉皇山”为主线,逐步形成沿湖、沿江、沿山“三带”+中药文化服务业集聚区与创客集聚区“两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核心区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

健康服务业

社会资源引入高端竞争力

走入五柳巷,你会发现一幢设计颇为现代的白房子——这是一家名为“彩虹鱼”的高端康复护理机构。这家机构从事神经康复、骨关节和运动损伤康复、肿瘤康复、伤口管道管理等,除了门诊和住院服务之外,还提供社区和家庭上门专业康复护理服务。

发展健康服务业,上城区探索出了PPP模式,即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发展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化、互为补充的公共服务平台。

设想中的平台包括消毒、检验、影像、护理四大中心,“彩虹鱼”就是“护理”中心的代表机构;“影像”中心正在建设中,选址在西湖大道城站火车站附近,是浙江省唯一的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中心则处于筹备引进阶段。

“上城区集中了全杭州的医疗资源,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0多家,不过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以四大中心为支柱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吸纳社会资本,拉动整个健康服务产业的增长,对医改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城区副区长马彦介绍。

今年,上城区还将新建一个高端医疗展示中心——通过建设居民智慧健康云服务平台和健康产业集聚众创空间,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

文/陈宏萍 吕啸 王紫微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五大产业 百花齐放
上城区“十三五”开局经济强势上扬
2016-06-23
湖滨商圈
基金小镇二期
海兴电力
《兰陵王入阵曲》开拍仪式
彩虹鱼康复护理机构

厚积薄发。

山南基金小镇迎来爆发式增长;大湖滨商圈成为最“潮”地标;望江新城建设快速推进;

多年来,上城区主动布局“123+2”产业平台建设,重点深耕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商贸旅游、健康服务五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双创”,突破经济发展新常态。

“十三五”开局之年过半,上城区经济发展强势上扬;五大产业迎来百花齐放——

今年1-5月,上城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4.99亿元,同比增长28.29%,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56.6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52亿元,同比增长32.86%,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58.93%。五大产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都有明显增幅,其中金融服务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54.26%,商贸旅游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1亿元,同比增长25.61%,健康服务业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9.15%。

商贸旅游业

湖滨商圈领跑最潮消费力

不少人还记得苹果杭州西湖店开业的火爆场景——上千名粉丝排队等候入场,场面堪比“春运”。

今年3月17日,阿迪达斯NMD潮鞋发售日,湖滨银泰门口又出现了壮观的排队人潮。

湖滨商圈,早已成为杭州年轻人心心念念的最“潮”地标。

湖滨商圈的“潮”,带来了蓬勃的消费力,也让经济数据一路领跑——1-5月,上城区的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如今的湖滨商圈,早已不止“1平方公里”。

一方面,传统商业业态积极转型升级。今年4月底,转型升级后的解百新元华重新开业,全新的商业模式为湖滨商圈注入了更多活力。另一方面,“三改一拆”进一步释放红利:西湖边最后一个“棚户区”劝业里地块完成征迁;思鑫坊、星远里经过整治面貌一新;开工建设工联二期、中华饭店等项目,继续推进湖滨三期、湖滨派出所地块建设……一个更加高大上、国际化的湖滨商圈,轮廓已经清晰可见。

今年来杭州的游客会惊喜地发现,湖滨商圈、河坊街、南宋御街、南山路等街区相继“亮”起来了。经过精心设计的夜景照明,目标是打造24小时全时段体验消费商业街区。湖滨商圈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消费品集聚区四大试点之一;正在提升中的南山路,定位为艺术休闲文化特色街区;河坊街、南宋御街的业态布局也将升级,突出民俗市井韵味;南山路、吴山宋韵小镇还将推行智慧旅游,实现街区无线网络全覆盖。

信息技术产业

“双创”驱动产业生命力

面对经济新常态,如何激发新一轮发展活力?

将科技创新作为新的驱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1-5月份,上城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营收已达到40亿元;2015年,全年实现营收70亿元;而根据上城区“十三五”规划,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100亿元。

海兴电力,由传统电表制造商转型为智能配用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这家被比作“小华为”的企业,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海外市场布局长远。海兴电力研究院院长副院长李向锋介绍,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多个生产和营销中心,在深圳、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海外研究院也在筹建中。

中杭电子是一家专注微型连接器的企业,拥有50多项专利。因为及时转型,站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口”,与国家电网、时空能源、力帆汽车等诸多知名企业达成了合作。2015年,中杭电子全年营收实现翻一番;今年预计实现营业额1.2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的上城区科技工业基地,代表着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今年,这里还将新建一座“工业创新创业空间”和一间FABLAB(开放创新实验室)。

截至目前,今年上城区又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研发中心8家,科技型小微企业20家;最近,亿邦股份、远传科技、慧景科技、金通科技四家企业成功跻身“新三板”创新层;年内,上城区计划打造4个新的众创空间,打造全省双创高地。

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城信息经济增幅表现尤其突出。一季度,实现增加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4%,快于地区生产总值11.7个百分点。其中,增长较快的均是与互联网相关行业,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6.5%与28.2%。

信息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以一座近江时代大厦为例。从去年4月份开始招商以来,上城区就把握契机,积极招引高新科技型企业落户——中科天维、咸亨无人机、浙江刚玉、天蝉集团、春派科技等一批从事无人机、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和VR技术等科技领域的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信息技术、科技产业链集聚的优势效应。

金融服务业

山南基金小镇引爆新增长

今年5月,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迎来了一周岁生日。

继去年税收破4亿元后,今年一季度小镇税收已超过3亿元,同比增长313.85%;小镇管理资产规模也从去年的近1800亿元增长到一季度末的2800亿元,目前已超过3000亿元。预计未来3年,基金小镇还将集约引进和培育1000家以上各类金融机构,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00亿元,打造全省金融改革试点和全省转型升级的窗口。

最近,小镇收获了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2015年度成绩单,被评为“优秀”。同时还在梳理环境资源,申报4A级景区。

金融服务业也成为上城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季度,实现增加值34.09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31.9%,同比增长11.5%;今年,上城区最新出台了《关于建设金融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政策意见》,进一步为金融服务业造血。

文化创意产业

资源整合盘点最强创造力

新年开局,就有一台文化与资本加速“联姻”的好戏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上演,现场签约成立的浙江省文化产业成长基金、盛世中传投资基金落户上城区,基金规模突破百亿,现场授牌成立的浙江省文化产业项目交流路演平台、浙江文化产业成长基金也同时落户——一举为上城的文创产业带来了资本新力量。

南落马营,3.8万多平方米旧厂房和仓库将被打造成为杭州首个民营企业运营体育创意文化产业园,也是上城文创产业的一次新尝试。

不久前,大型3D魔幻动画电影《兰陵王入阵曲》在凤凰1138园区启动开机仪式,它将是我国首次使用纯CG技术制作的电影。制片方之一的紫桓华韵,就是来自上城区的一家文创企业。

凤凰御元、凤凰公社、凤凰1138、风铃45……凤凰山脚下创意园区众多,孵化了不少类似紫桓华韵这样的文创企业。但,如何将繁星点点的文创资源、创意产业园加以整合,打造杭州乃至浙江的大型文创企业集聚区,形成产业优势——这是上城区正在积极思考、规划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上城区将以“一轴、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来提升文创产业,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核心区”。

目前初步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为轴线,以“沿西湖,沿钱塘江,环吴山、沿凤凰山和玉皇山”为主线,逐步形成沿湖、沿江、沿山“三带”+中药文化服务业集聚区与创客集聚区“两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新格局,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核心区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

健康服务业

社会资源引入高端竞争力

走入五柳巷,你会发现一幢设计颇为现代的白房子——这是一家名为“彩虹鱼”的高端康复护理机构。这家机构从事神经康复、骨关节和运动损伤康复、肿瘤康复、伤口管道管理等,除了门诊和住院服务之外,还提供社区和家庭上门专业康复护理服务。

发展健康服务业,上城区探索出了PPP模式,即吸纳社会资本投入,发展与公立医疗机构差异化、互为补充的公共服务平台。

设想中的平台包括消毒、检验、影像、护理四大中心,“彩虹鱼”就是“护理”中心的代表机构;“影像”中心正在建设中,选址在西湖大道城站火车站附近,是浙江省唯一的独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消毒中心则处于筹备引进阶段。

“上城区集中了全杭州的医疗资源,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70多家,不过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以四大中心为支柱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吸纳社会资本,拉动整个健康服务产业的增长,对医改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城区副区长马彦介绍。

今年,上城区还将新建一个高端医疗展示中心——通过建设居民智慧健康云服务平台和健康产业集聚众创空间,打造健康产业集聚区。

文/陈宏萍 吕啸 王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