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5:教育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浙江高考成绩昨日发布 第一批分数线:文科603分 理科600分
暑假去青少年俱乐部吧
清洁家园为G20护航
浙大教授团队发明高考志愿填报“利器”
期末考卷:宣传G20
访谈录
优秀生有望选拔进入浙大就读
父亲节爸爸感动得流泪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请大学招办主任和一线教授手把手指导考生
浙大教授团队发明高考志愿填报“利器”
2016-06-23

本报讯(记者 艾丹青)2016浙江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这道高中阶段最后的选择题,将决定考生的命运。怎样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填报志愿?怎样读懂大学每个专业?怎样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最近,浙大教授带领团队推出了一款公益的高考志愿填报“利器”——导师问问App。

志愿填报 最怕信息不对称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每届高三学生和家长都因信息不对称而纠结。常见问题如:该重学校还是重专业?我这个分数能不能上某所大学?如何选择“好”专业?某专业发展前景如何?专业服从了,调剂是否还有机会换专业?

浙江高考志愿填报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几年下来,考生和家长基本知晓了平行志愿填报的“冲稳保”通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最关键的是更好地做出个性化选择。考生之间,分数、兴趣、爱好、家庭等方面情况不同;院校之间,综合实力、专业特色、校园环境、所处地域等也不同。在了解信息方面,除省教育考试院的出版物,访问院校招生官网,打电话咨询院校招办或咨询熟人外,考生家长的信息渠道很有限,如果缺少专业指导也难以有效地甄别与选择。

导师问问 随时随地与教授面对面

对于考生家长的“纠结”,导师问问App研发领衔人、浙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应晶深有体会。他也曾参加过线下高校的招生咨询会,虽然总体效果不错,但很多家长反映,院校派出的招生老师人数有限,所学专业不同,难以在短时间里对更多专业深入了解,“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匆匆交流得到一些分数相关的填报建议,缺少专业老师对专业的深入讲解和后续咨询渠道。”“如果能搭建进一步咨询沟通的方式,那可帮了家长们大忙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应晶带领团队研发出公益招生咨询平台“导师问问”,并赶在今年首批志愿填报前上线运行。目前,该平台已有超过200家大学入驻,600多名包括大学招办教师和覆盖上百个专业的教授在内的老师经过实名认证后,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平台还约请很多院校举办线上招生咨询会,进入大学线上咨询平台后,就能深度了解院校历年招生录取信息,开设专业优势特色等资讯。

区别于传统咨询方式,“导师问问”上的招生教师和教授所属专业更多,且不受时间限制,高考生随时随地发送问题,得到志愿填报、专业情况、未来规划等问题的深入指导。应晶介绍,“导师问问”还开发出线上直播专区,学生、家长可选择感兴趣的院校收看,聆听专业和招生政策讲解,听完直播课后有问题还能继续咨询。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请大学招办主任和一线教授手把手指导考生
浙大教授团队发明高考志愿填报“利器”
2016-06-23

本报讯(记者 艾丹青)2016浙江高考志愿填报即将开始,这道高中阶段最后的选择题,将决定考生的命运。怎样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填报志愿?怎样读懂大学每个专业?怎样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最近,浙大教授带领团队推出了一款公益的高考志愿填报“利器”——导师问问App。

志愿填报 最怕信息不对称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每届高三学生和家长都因信息不对称而纠结。常见问题如:该重学校还是重专业?我这个分数能不能上某所大学?如何选择“好”专业?某专业发展前景如何?专业服从了,调剂是否还有机会换专业?

浙江高考志愿填报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几年下来,考生和家长基本知晓了平行志愿填报的“冲稳保”通用原则。在此基础上,最关键的是更好地做出个性化选择。考生之间,分数、兴趣、爱好、家庭等方面情况不同;院校之间,综合实力、专业特色、校园环境、所处地域等也不同。在了解信息方面,除省教育考试院的出版物,访问院校招生官网,打电话咨询院校招办或咨询熟人外,考生家长的信息渠道很有限,如果缺少专业指导也难以有效地甄别与选择。

导师问问 随时随地与教授面对面

对于考生家长的“纠结”,导师问问App研发领衔人、浙大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应晶深有体会。他也曾参加过线下高校的招生咨询会,虽然总体效果不错,但很多家长反映,院校派出的招生老师人数有限,所学专业不同,难以在短时间里对更多专业深入了解,“很多时候,只能通过匆匆交流得到一些分数相关的填报建议,缺少专业老师对专业的深入讲解和后续咨询渠道。”“如果能搭建进一步咨询沟通的方式,那可帮了家长们大忙了。”

带着这样的想法,应晶带领团队研发出公益招生咨询平台“导师问问”,并赶在今年首批志愿填报前上线运行。目前,该平台已有超过200家大学入驻,600多名包括大学招办教师和覆盖上百个专业的教授在内的老师经过实名认证后,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平台还约请很多院校举办线上招生咨询会,进入大学线上咨询平台后,就能深度了解院校历年招生录取信息,开设专业优势特色等资讯。

区别于传统咨询方式,“导师问问”上的招生教师和教授所属专业更多,且不受时间限制,高考生随时随地发送问题,得到志愿填报、专业情况、未来规划等问题的深入指导。应晶介绍,“导师问问”还开发出线上直播专区,学生、家长可选择感兴趣的院校收看,聆听专业和招生政策讲解,听完直播课后有问题还能继续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