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02:热线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有些事情,做了,就是最大的错误
用证据说话 就不怕嫌疑人不说话
警察名片
杭州首例虚假诉讼案 嫌疑人被批捕
“神雕侠侣”,还是“雌雄大盗”? 女师傅带着男徒弟“闯荡江湖”
这一路,他是怎么走过来的?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行动不便的78岁老伯出现在30公里外的停车场
这一路,他是怎么走过来的?
2016-06-23

通讯员 王泽彪 俞伶俐 记者 徐夏欣

昨天早晨8点50分,四季青服装市场一带终于从退去的进货早高峰中获得了片刻宁静。

一位穿着白衬衫的老伯坐在常青停车场的花坛边。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老伯不时用手中的草帽扇风,伛偻的身形似乎再也难抵暑气。

热心的保安上前询问,老伯只是摇头,并不说话。保安不放心,拨打了采荷派出所的报警电话。

值班民警程永跃赶到现场发现,老人有七八十岁,说话含糊不清,似是萧山口音。

来到派出所,老伯喝了水,歇了一阵,缓过来不少。他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然而,这个名字只是根据读音写下的,民警不断搜索可能的名字,却始终没找到与老伯匹配的身份信息。

查了两个多小时,老伯终于想起了自己儿子的全名。程永跃查到老伯儿子的电话,去电一问,果然没错。

老伯姓汪,瓜沥人,今年78岁。

可是,汪老伯明明步履蹒跚,走路都需要两个民警搀扶,他是怎么从30公里外的瓜沥镇大义村来到采荷派出所辖区的呢?汪老伯没说,也没人知道。

汪老伯的儿子汪先生还不知道老爹已经跑得如此“出圈”,听说老爹在采荷派出所,他愣了一下:“采荷……在哪里?”

程永跃描述了派出所的大概方位,汪先生沉默了一阵:“我只有电动车,这么远,我实在不方便过来。”

程永跃没犹豫,把汪老伯搀上了警车,驾车开往大义村。40分钟里,汪老伯一直没说话,直到警车进入瓜沥镇范围,汪老伯突然表现出了对周遭环境的熟悉,开始向窗外张望。

“左拐,这里左拐……”汪老伯开始给程永跃指路。

再次通话后,汪先生在一个菜场门口接到了老爹。

“你怎么又跑出去了?”汪先生的话不多,跟民警道谢后,便急着带老爹回家。话里话外,程永跃明显听出,这不是汪老伯第一次走丢了。

回程时,程永跃注意到,从大义村到四季青,只有一趟755路公交车。“老人家好像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独自走这一路,真不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行动不便的78岁老伯出现在30公里外的停车场
这一路,他是怎么走过来的?
2016-06-23

通讯员 王泽彪 俞伶俐 记者 徐夏欣

昨天早晨8点50分,四季青服装市场一带终于从退去的进货早高峰中获得了片刻宁静。

一位穿着白衬衫的老伯坐在常青停车场的花坛边。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老伯不时用手中的草帽扇风,伛偻的身形似乎再也难抵暑气。

热心的保安上前询问,老伯只是摇头,并不说话。保安不放心,拨打了采荷派出所的报警电话。

值班民警程永跃赶到现场发现,老人有七八十岁,说话含糊不清,似是萧山口音。

来到派出所,老伯喝了水,歇了一阵,缓过来不少。他在纸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然而,这个名字只是根据读音写下的,民警不断搜索可能的名字,却始终没找到与老伯匹配的身份信息。

查了两个多小时,老伯终于想起了自己儿子的全名。程永跃查到老伯儿子的电话,去电一问,果然没错。

老伯姓汪,瓜沥人,今年78岁。

可是,汪老伯明明步履蹒跚,走路都需要两个民警搀扶,他是怎么从30公里外的瓜沥镇大义村来到采荷派出所辖区的呢?汪老伯没说,也没人知道。

汪老伯的儿子汪先生还不知道老爹已经跑得如此“出圈”,听说老爹在采荷派出所,他愣了一下:“采荷……在哪里?”

程永跃描述了派出所的大概方位,汪先生沉默了一阵:“我只有电动车,这么远,我实在不方便过来。”

程永跃没犹豫,把汪老伯搀上了警车,驾车开往大义村。40分钟里,汪老伯一直没说话,直到警车进入瓜沥镇范围,汪老伯突然表现出了对周遭环境的熟悉,开始向窗外张望。

“左拐,这里左拐……”汪老伯开始给程永跃指路。

再次通话后,汪先生在一个菜场门口接到了老爹。

“你怎么又跑出去了?”汪先生的话不多,跟民警道谢后,便急着带老爹回家。话里话外,程永跃明显听出,这不是汪老伯第一次走丢了。

回程时,程永跃注意到,从大义村到四季青,只有一趟755路公交车。“老人家好像有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独自走这一路,真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