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B10:西湖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本书
新书
1996年之前的 张晓刚
书边杂识 潘宁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另一种面貌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另一种面貌
2016-06-17

吕澎这部诗性与学术性并举的作品,打开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另一扇门。他让我们的视线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们那里挪开,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代大师之后的另一种艺术家群体,张晓刚、叶永青、何多苓、周春芽、方力钧,等等——这是一次艰难的转移,20世纪末的中国美术史因为有这些名字的出现而开始呈现另外一种面貌,接受也罢,排斥也罢,他们不失为一种鲜明的存在,像河流的转折,像山峦突然成为断崖。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以“地下艺术家”身份出现的张晓刚他们,不少人早年在成都、昆明这样的西南一隅喝酒、游荡,在那个阅读极为贫困的年月,他们从前苏联作家爱伦堡等人的作品中知晓并感受到了另一种精神空气——反叛、疯狂与不羁。与此同时,当他们开始获得知名度以后,他们的名字与作品,也开始与艺术市场密不可分,另一种疯狂也出现了。

吕澎写到,“我记得2006年的时候,张晓刚的作品卖了差不多100万美金,他觉得这个世界疯了,他自己很震惊,为什么自己的艺术会是这么样的结果!80年代中期,我们有一次在一块喝酒的时候,大家讨论以后想办法来卖艺术,那时我们随便聊天,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艺术能够卖到100万,大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完全不能想象我们的今天,可是今天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家认为只要稍稍花一些力气,整个艺术市场就可以有很多资本,就可以有很好的数字出现,这让我印象很深,如何来让我们今天的人真的去认识我们的艺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另一种面貌
2016-06-17

吕澎这部诗性与学术性并举的作品,打开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另一扇门。他让我们的视线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大师们那里挪开,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代大师之后的另一种艺术家群体,张晓刚、叶永青、何多苓、周春芽、方力钧,等等——这是一次艰难的转移,20世纪末的中国美术史因为有这些名字的出现而开始呈现另外一种面貌,接受也罢,排斥也罢,他们不失为一种鲜明的存在,像河流的转折,像山峦突然成为断崖。

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初以“地下艺术家”身份出现的张晓刚他们,不少人早年在成都、昆明这样的西南一隅喝酒、游荡,在那个阅读极为贫困的年月,他们从前苏联作家爱伦堡等人的作品中知晓并感受到了另一种精神空气——反叛、疯狂与不羁。与此同时,当他们开始获得知名度以后,他们的名字与作品,也开始与艺术市场密不可分,另一种疯狂也出现了。

吕澎写到,“我记得2006年的时候,张晓刚的作品卖了差不多100万美金,他觉得这个世界疯了,他自己很震惊,为什么自己的艺术会是这么样的结果!80年代中期,我们有一次在一块喝酒的时候,大家讨论以后想办法来卖艺术,那时我们随便聊天,说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艺术能够卖到100万,大家觉得这是不可能的。这说明我们在80年代的时候完全不能想象我们的今天,可是今天的结果是什么呢?大家认为只要稍稍花一些力气,整个艺术市场就可以有很多资本,就可以有很好的数字出现,这让我印象很深,如何来让我们今天的人真的去认识我们的艺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