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03:国内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长江形成流域性大洪水可能性超过六成
县以上党政机关设立 法律顾问、公职律师
我敦促停止干涉中国内政
白恩培案一审开庭
“医生之子遭砍”且勿放大解读
热点热评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都市周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之子遭砍”且勿放大解读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2016-06-17

医患关系之所以发展到“对立”的程度,与每逢这类极端事件发生,媒体动辄将个案上升到群体,是不是也有关系?

6月13日上午6时许,湖南省益阳市一个10岁的孩子,在公交车上被人砍了12刀。凶手贺某因要报复镇医院一位孔姓医生,把毒手伸向了孔医生的儿子。

这起极端事件目前已被贴上“医患对立”的标签,并再一次引发公众对医生群体包括医生家属生命安全的关注——以前这类极端行为还仅仅针对医务人员个人,现在则连医生的孩子都不放过,那么广大医务人员岂不更加人人自危?

然而如此贴标签,大可商榷。贺某与孩子的父亲孔医生,乍一看确实属于“医患关系”,但仔细审视贺某与孔医生发生纠纷的过程——贺某在由镇医院向益阳市中心医院转院时,没有按当地规定到“合管办”办理转诊申报,导致报销比例少了10%(约350元),贺某遂屡次到镇医院讨说法;其中一次孔医生在与贺某争夺显示器时推了贺某一下,贺某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从这个过程可知,与其说二者是“医患关系”,不如说是经济纠纷。整个过程也可看出贺某很可能具有极端人格,那么不妨设想一下,与贺某产生纠纷的,不是一位医生而是一位老师,或者是一位村干部,或者是一位邻居,那么贺某在极端人格的驱使下,都可能做出报复对方孩子的疯狂举动。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并导致伤医事件多发,牵动广大医生的安全感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确实必须加以重视。但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医患关系之所以发展到“对立”的程度,与每逢这类极端事件的发生,媒体与社会总是喜欢无限放大,动辄将个案上升到群体,是不是也有关系?

可以预料,湖南益阳医生孩子被砍12刀,将再次激起医生群体“命运共同体”的情绪。但在这里要向医疗界朋友说的是:在百度上键入“最美医生”四个字,可以搜到相关网页300万个,相关新闻86万多条。“乐乐,爸爸去医院抢救病人了,不要害怕,你是勇敢的姑娘!”写这张纸条的,是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恩。6月4日凌晨,他临时接到电话要去医院抢救病人,不得不丢下熟睡的9岁女儿,怕独自一人在家的女儿醒来会害怕,特意给女儿留了这张字条。因为这张字条,王恩医生成了“网红”,感动了无数人。同样的,近一段时间以来,警察执法不规范事件频频发生,“警民对立”的情绪持续发酵,警察朋友可能也会产生“命运共同体”的感觉。但还是老法子,到网上搜一搜,“最美警察”,能搜到130万条!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面对极端事件的发生,媒体与社会都要尽量保持足够的理性,切忌无限放大、过度解读。

回到“医生之子遭砍”事件上来,贺某的暴行必须受到最严厉的谴责与法律的严惩,但其极端人格究竟是怎么生成的,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这类具有极端人格的人,也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医生之子遭砍”且勿放大解读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2016-06-17

医患关系之所以发展到“对立”的程度,与每逢这类极端事件发生,媒体动辄将个案上升到群体,是不是也有关系?

6月13日上午6时许,湖南省益阳市一个10岁的孩子,在公交车上被人砍了12刀。凶手贺某因要报复镇医院一位孔姓医生,把毒手伸向了孔医生的儿子。

这起极端事件目前已被贴上“医患对立”的标签,并再一次引发公众对医生群体包括医生家属生命安全的关注——以前这类极端行为还仅仅针对医务人员个人,现在则连医生的孩子都不放过,那么广大医务人员岂不更加人人自危?

然而如此贴标签,大可商榷。贺某与孩子的父亲孔医生,乍一看确实属于“医患关系”,但仔细审视贺某与孔医生发生纠纷的过程——贺某在由镇医院向益阳市中心医院转院时,没有按当地规定到“合管办”办理转诊申报,导致报销比例少了10%(约350元),贺某遂屡次到镇医院讨说法;其中一次孔医生在与贺某争夺显示器时推了贺某一下,贺某遂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从这个过程可知,与其说二者是“医患关系”,不如说是经济纠纷。整个过程也可看出贺某很可能具有极端人格,那么不妨设想一下,与贺某产生纠纷的,不是一位医生而是一位老师,或者是一位村干部,或者是一位邻居,那么贺某在极端人格的驱使下,都可能做出报复对方孩子的疯狂举动。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并导致伤医事件多发,牵动广大医生的安全感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确实必须加以重视。但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医患关系之所以发展到“对立”的程度,与每逢这类极端事件的发生,媒体与社会总是喜欢无限放大,动辄将个案上升到群体,是不是也有关系?

可以预料,湖南益阳医生孩子被砍12刀,将再次激起医生群体“命运共同体”的情绪。但在这里要向医疗界朋友说的是:在百度上键入“最美医生”四个字,可以搜到相关网页300万个,相关新闻86万多条。“乐乐,爸爸去医院抢救病人了,不要害怕,你是勇敢的姑娘!”写这张纸条的,是台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恩。6月4日凌晨,他临时接到电话要去医院抢救病人,不得不丢下熟睡的9岁女儿,怕独自一人在家的女儿醒来会害怕,特意给女儿留了这张字条。因为这张字条,王恩医生成了“网红”,感动了无数人。同样的,近一段时间以来,警察执法不规范事件频频发生,“警民对立”的情绪持续发酵,警察朋友可能也会产生“命运共同体”的感觉。但还是老法子,到网上搜一搜,“最美警察”,能搜到130万条!所以不管在任何时候,面对极端事件的发生,媒体与社会都要尽量保持足够的理性,切忌无限放大、过度解读。

回到“医生之子遭砍”事件上来,贺某的暴行必须受到最严厉的谴责与法律的严惩,但其极端人格究竟是怎么生成的,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多少这类具有极端人格的人,也是需要直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