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蓥晖 通讯员 余小平 宋桔丽)又一“国字号”试验区落户高新区(滨江)。昨日下午,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正式揭牌——继去年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之后,滨江再次担纲先试重任,并在此次试验细分到复杂的知识产权领域。 事实上,信息经济高度发达的高新区(滨江),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逐日被摆到显著位置。仅在去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0160件,同比增长56.81%,高出杭州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达到了6338件,同比增长50.26%,已达到国家科技部确定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的核心指标。 此次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滨江,是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更进一层,是知识产权服务业上的产业尝试。在此之前,高新区(滨江)已经屡有尝试,比如,在去年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推出质押贷款金额1.46亿元,其中专利权质押融资超过1亿元;当前,又在筹备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落户高新区(滨江),基金规模在人民币2亿元以上,其中政府引导基金8000万元。高新区(滨江)管委会主任、区长金志鹏表示,“会把知识产权服务融入到产业发展中去,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构建知识产权服务生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