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钥 通讯员 阮骏 54岁的王水莲是彭埠镇云峰社区的书记,做事爱“顶真”。 这不,最近他又跟云峰家园里的电梯“杠”上了。 “本来电梯质量就不过关,这些年养护也不到位,小毛病不断。”有居民向他反映。 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怎么能碰? 王水莲不这么看,“我们正在着手电梯的提升改造工作,接下来打算把有质量问题的电梯全部改造更新。” 在社区工作25年,他遇到的难题太多了。比如,去年为了配合彭埠入城口整治,要对云峰村385户住户、318幢房子实施整体征迁。 结果怎么样? 创出了一个“云峰速度”:10天完成100%丈量,15天完成96%的签约,86天实现项目清零。“要知道这也是彭埠历史上,第一个‘当年确定、当年启动、当年完成’的项目。”彭埠街道办事处主任施红星说。 一开始,大家都在观望,“再等等、再看看”。 没办法,只能多跑。王水莲还想了个办法,把党组织建到征迁工作一线,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先从唠家常开始。 跑这么多趟,也不一定见得了家里能做主的人。只能等晚上再上门,“等到晚上十一二点是经常的事……”社工史先云说。社区最早签约的一户,他等到凌晨1点半,谈到了凌晨4点,对方才点了头。 385户住户,他们分了3大组,12个小组,每个小组要管30多户人家,责任到人。“他和我两个人,既是大组长,又是小组长。”社区主任邹红娟说。 4个小组加起来100多户,他家家都要跑到。 拆迁的时候,王水莲的办公室就像个“专家门诊”,清早就有人过来问政策、谈问题。 等到拆迁结束了,王水莲却更忙了。“拆迁只是个起点,并不是终点。提前住进安置房的,怎样才能住得更舒心?在外过渡的,遇到问题,社区也要帮忙协调解决。这样,工作才算是做到家。” “拆迁,拼的是‘云峰速度’,眼下得靠‘云峰质量’,通过小区物业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提升等,要让大家过上更加和谐美满的生活。”王水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