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报集团主办
2016年4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找
A12:专 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主要新闻
推崇工匠精神 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
技术支持 : 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城报 萧山日报
余杭晨报 富阳日报
高级搜索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崇工匠精神 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6-04-29

张晓燕 何去非

什么是“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

劳动模范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拼搏奋斗、勇于创新;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紧密协作、精益求精!

“推崇工匠精神,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说。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今年也正值三年一次的杭州市劳模评选。以下这8位杭州劳模代表着新当选的299名市级劳模的典型特征——他们来自基层一线,把时光和岁月挥洒在深爱的事业上,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效益,也收获满满的人生价值。

朱国堂

朱国堂是杭州万隆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也是有线电视行业射频方面的高级人才。自1989年进入公司以来,他长期从事技术开发与研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调试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生产技术科负责人的位置上。朱国堂始终坚持自学,看书加实践,不停地学习PCB的绘制,学习产品的模拟仿真以及各种各样仪器设备的使用,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有线电视行业中获得了电控宽带均衡器、CATV网络光接收机、双路备份型光接收机、光纤通信系统、热备份磁饱和供电器、射频切换器等17项实用新型专利。随着光纤传输技术在通信和有线电视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他肩负起研发第一台外调制光发射机的重任,涉及SBS阈值调整、CTB预失真电路、CSO自动控制原理等,最终完成了万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台外调制光发射机,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常说,技术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他设计的产品总能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人,这是朱国堂一直以来奉行的真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王香兰

王香兰是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丝厂的一名缫丝工,自1990年进厂以来,她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技术创新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

为了练就扎实的操作技能,王香兰牺牲了无数个下班时间,对于缫丝工最基本的“打结”一项,别人一次练100个,她就练200个,别人练1小时,她就练2小时,右手食指被丝线勒出了一道道口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她的打结成绩达到了每分钟30个左右。缫丝工是一个劳动强度很高的工种,一个班手脚不停,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十多公里。生产车间温度高、湿度大,噪音程度比较高,并且是两班倒,很少有休息时间,站着不动就是一身汗,可王香兰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20多年来,她累计比别人多干了三四年的活,比别人多创造三四年的产量。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王香兰带出的几十个徒弟几乎全部达到操作一级手水平,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在她的带动下,企业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竞争氛围,大大地激活了劳动生产率,效益成倍增长。

童黎明

童黎明是俐特尔(杭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调墨工。从最初的印刷学徒工成长为印刷调墨大班长,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与企业一起成长。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童黎明归纳总结了一套“童氏操作法”并运用到调墨实际操作中去,提高了30%的工作效率,每年产生50多万的价值!平时工作中,但凡公司有新客户新品打样,童黎明都积极主动配合各新品的打样,并最快总结出客户对新品的期望值目标点在哪里,使后续系列新品打样都符合客户的要求,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订单。比如,他成立的创新工作室承担着最重要的A类客户新品打样任务,先后成功地开发试样了日本花王尿裤、SCA尿裤和SCA双组份单包膜难度很大的新品打样,其中SCA双组份单包膜是在零误差情况下把油墨配比试出来,定型后大大方便了后续大批量生产,为企业赢得高品质的客户和订单。

为顺应公司“开源节流,精益生产”的趋势,童黎明在成本节约上想尽办法,开展旧墨再利用活动,尽量压宿库存旧墨,减少成本压力,每年产生几十万的价值,同时改良了其他几个印刷技术工艺,每年可为公司节约7万元-8万元成本。因为突出的贡献,童黎明连续10年被公司评为节能高手、技术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等称号,自2010年4月至今,被聘为余杭区第三、第四批技能带头人称号。

史燕勇

魁梧的身材,黝黑的面庞,浑厚的嗓门,繁忙的身影,史燕勇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线路工”。自工作以来,他转战杭州送电工区、萧山供电局大修班、供电所等多个部门,长年在野外一线工作,与铁塔、电杆、导线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夏季高温时节,为了避开高温作业,史燕勇总是带着队员尽量起早,一般早晨6点多就到了施工现场。晚上几乎要到7点以后才能回家。“有时太阳光直射,晒得头发晕;两脚踩在柏油路上,脚底发烫。我们的工作几乎全是在露天进行,不可能找个阴凉的地方避一避。所以,我们经常顾不上吃饭,大家都有一个想法:早点完工,吃饭安心。”考虑到老百姓急需用电,史燕勇宁可不休息也要把活先做好。

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史燕勇更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为“国家电网”优质服务品牌树立了良好形象。他先后与同事完成了110千伏顺坝变、35千伏钱江变、隧道变等环入工程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抗台救灾突击队行动、抗冰救灾电网修复行动,以及萧山区多项重大配网工程和新技术、新设备试点工作,主持建设了多个变电所配网环入、地铁、高铁、庆春路过江隧道、奥体博览中心、中国水利博物馆、钱江世纪城配套工程、九堡大桥等省市重点工程的电力配套项目,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线路尖兵”、“施工能手”、“抢修铁军”和“优秀党员”。因此,史燕勇也多次被授予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市电力局“优秀共产党员”、“萧山区职业技能带头人”、“金齿轮奖杰出职工”,萧山供电局唯一的“品牌模范职工”等称号。

吕金英

吕金英1997年加入正大青春宝有限公司,一直从事中药颗粒剂包装的一线生产工作。在包装一线工作的19年里,她深知操作技能、生产革新对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生产一线的重要性,她积极投身企业的职工现场改进提案活动、先进操作法评选和5S精益管理等创新创效活动,充分发挥一线职工的才智,提素建功。比如针对三种包装规格的PE膜不统一的问题,提出通过对热收缩膜机的细小改造,这一改革,在热收缩膜机上方加装硅胶挡块,使产品在输送中自动滞留及分盒,使得每条产品间不会粘连,较好地保证了产品在收缩膜过程中的质量,降低了返工率,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又如在包装的折说明书工序上,她发现机器运行速度下降至30-35张每分钟,原因是说明书存在潮湿现象。吕金英随即提出存放说明书的房间增设除湿机的提案,简单快速解决难题,提升工序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吕金英多次获得公司“十佳员工”、“生产岗位技能操作能手”的称号,同时还获得了2015年的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她努力不懈,持续战斗在一线,就像一朵绽放灿烂的花朵开在一线岗位上,也开在同事们的心中!

李滨

李滨是中策橡胶轮胎装备智能化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十几年来,他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勇于实践,无私奉献,正直善良。从一个中级电工晋升为电工技师,是公司装备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佼佼者,为公司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正常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工作实践中,李滨运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多次组织、参与大型设备的革新及改造,参与子午一分厂、104工厂、500工厂、新安江公司等单位技改攻关项目10余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500余万元。

比如,近几年中策橡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技术骨干的李滨主持实施了轮胎成型机MES项目,轮胎硫化机MES项目。通过夜以继日的研发,该系统实现将256台硫化机通过高速信息化网络,以每台每隔5秒上传32个数据的周期实时上传轮胎硫化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目标,被杭州市总工会评为职工优秀技术攻关项目一等奖。

为发挥李滨的技术特长,中策橡胶成立以他为领衔人的技改工作室,2015年又被杭州市工业工会命名为“中策橡胶轮胎智能化创新工作室”。在李滨的带领下,工作室立足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结合公司的MES信息化系统,自主研发带有中策橡胶标签的轮胎智能化制造装备、轮胎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统,陆续开发了轮胎成型机节能项目、轮胎成型机智能传递环、轮胎鼓包检测设备等项目,为中策橡胶壮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雷建土

雷建土是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交联高级技师。他是我省第一条110KV诺基亚生产线的交联工,以他为主操的机组,产量始终名列第一,成品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9.95%,班组从未出过事故,他以自己的严谨、朴实、敬业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尊重。

在日常的工作中,雷建土注重科技创新、技法创新,并积极地将创新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三年来,以他为领衔人的雷建土交联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杭缆交联技能创新工作室,先后解决了交联生产线导体连接管的改进,彻底解决了高速悬链线在生产过程中的拉脱、拉断现象,此项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30多万元;雷建土还对交联机组的挤出成型模具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电缆产品质量,彻底解决了电缆及线芯外径不均、表面竹节型等质量缺陷;他还对中压交联悬链生产线头班开机方法进行了改进,满足了使用二次尾封的要求,同时调整了工艺,新开机方法每年可为公司降低综合成本50多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雷建土出色的工作成绩,他先后被市工业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是对雷建土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

葛小青

葛小青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容器车间的一线焊接工人。他刻苦钻研锅炉焊接技术,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不断学习中寻找进步、发展和创新,攻克了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和涉外产品的技术堡垒,许多项目荣获国家省市技术进步奖,成为杭锅焊接技术的精英和领军人,为我国的重大装备制造和核电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葛小青成为浙江省杭州市和工业系统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从2012年至今,杭锅承接了阳江核电项目、义马汽化炉以及出口俄罗斯、巴西等一大批国内外重点产品。由于这些项目大多数是新产品,在焊接技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葛小青带领大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团队优势,立足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解决多项生产技术难题。比如,2013年《马鞍形接管自动焊接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一等奖,《核电换热器钛合金复合板焊接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二等奖;2014年《核电模拟件焊接技术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2015年《接管自动焊旋转平台研制》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项目一等奖,《筒体接内侧自动焊攻关》获浙江省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项目一等奖......

葛小青还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小发明小革新技术改造制作了一些符合产品制造需要的工装磨具,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仅小发明小创新用于生产中就为企业节约成本140万元,不仅替企业生产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企业生产制造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荐好友] [打印本页] [收藏本文] [返回首页]
推崇工匠精神 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6-04-29

张晓燕 何去非

什么是“工匠精神”?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

劳动模范正是这种工匠精神的具体表现:他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拼搏奋斗、勇于创新;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紧密协作、精益求精!

“推崇工匠精神,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说。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来临,今年也正值三年一次的杭州市劳模评选。以下这8位杭州劳模代表着新当选的299名市级劳模的典型特征——他们来自基层一线,把时光和岁月挥洒在深爱的事业上,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了社会效益,也收获满满的人生价值。

朱国堂

朱国堂是杭州万隆光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也是有线电视行业射频方面的高级人才。自1989年进入公司以来,他长期从事技术开发与研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一名普通的调试工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生产技术科负责人的位置上。朱国堂始终坚持自学,看书加实践,不停地学习PCB的绘制,学习产品的模拟仿真以及各种各样仪器设备的使用,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有线电视行业中获得了电控宽带均衡器、CATV网络光接收机、双路备份型光接收机、光纤通信系统、热备份磁饱和供电器、射频切换器等17项实用新型专利。随着光纤传输技术在通信和有线电视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他肩负起研发第一台外调制光发射机的重任,涉及SBS阈值调整、CTB预失真电路、CSO自动控制原理等,最终完成了万隆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台外调制光发射机,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他常说,技术是实打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正是带着这样的理念,他设计的产品总能受到市场的广泛好评。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人,这是朱国堂一直以来奉行的真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

王香兰

王香兰是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丝厂的一名缫丝工,自1990年进厂以来,她在工作中努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技术创新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

为了练就扎实的操作技能,王香兰牺牲了无数个下班时间,对于缫丝工最基本的“打结”一项,别人一次练100个,她就练200个,别人练1小时,她就练2小时,右手食指被丝线勒出了一道道口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她的打结成绩达到了每分钟30个左右。缫丝工是一个劳动强度很高的工种,一个班手脚不停,8小时下来巡回路线相当于步行十多公里。生产车间温度高、湿度大,噪音程度比较高,并且是两班倒,很少有休息时间,站着不动就是一身汗,可王香兰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20多年来,她累计比别人多干了三四年的活,比别人多创造三四年的产量。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王香兰带出的几十个徒弟几乎全部达到操作一级手水平,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在她的带动下,企业形成了“比、学、赶、超、帮”的竞争氛围,大大地激活了劳动生产率,效益成倍增长。

童黎明

童黎明是俐特尔(杭州)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调墨工。从最初的印刷学徒工成长为印刷调墨大班长,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与企业一起成长。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童黎明归纳总结了一套“童氏操作法”并运用到调墨实际操作中去,提高了30%的工作效率,每年产生50多万的价值!平时工作中,但凡公司有新客户新品打样,童黎明都积极主动配合各新品的打样,并最快总结出客户对新品的期望值目标点在哪里,使后续系列新品打样都符合客户的要求,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订单。比如,他成立的创新工作室承担着最重要的A类客户新品打样任务,先后成功地开发试样了日本花王尿裤、SCA尿裤和SCA双组份单包膜难度很大的新品打样,其中SCA双组份单包膜是在零误差情况下把油墨配比试出来,定型后大大方便了后续大批量生产,为企业赢得高品质的客户和订单。

为顺应公司“开源节流,精益生产”的趋势,童黎明在成本节约上想尽办法,开展旧墨再利用活动,尽量压宿库存旧墨,减少成本压力,每年产生几十万的价值,同时改良了其他几个印刷技术工艺,每年可为公司节约7万元-8万元成本。因为突出的贡献,童黎明连续10年被公司评为节能高手、技术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等称号,自2010年4月至今,被聘为余杭区第三、第四批技能带头人称号。

史燕勇

魁梧的身材,黝黑的面庞,浑厚的嗓门,繁忙的身影,史燕勇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线路工”。自工作以来,他转战杭州送电工区、萧山供电局大修班、供电所等多个部门,长年在野外一线工作,与铁塔、电杆、导线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夏季高温时节,为了避开高温作业,史燕勇总是带着队员尽量起早,一般早晨6点多就到了施工现场。晚上几乎要到7点以后才能回家。“有时太阳光直射,晒得头发晕;两脚踩在柏油路上,脚底发烫。我们的工作几乎全是在露天进行,不可能找个阴凉的地方避一避。所以,我们经常顾不上吃饭,大家都有一个想法:早点完工,吃饭安心。”考虑到老百姓急需用电,史燕勇宁可不休息也要把活先做好。

在优质服务工作中,史燕勇更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为“国家电网”优质服务品牌树立了良好形象。他先后与同事完成了110千伏顺坝变、35千伏钱江变、隧道变等环入工程工作任务,积极参加抗台救灾突击队行动、抗冰救灾电网修复行动,以及萧山区多项重大配网工程和新技术、新设备试点工作,主持建设了多个变电所配网环入、地铁、高铁、庆春路过江隧道、奥体博览中心、中国水利博物馆、钱江世纪城配套工程、九堡大桥等省市重点工程的电力配套项目,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线路尖兵”、“施工能手”、“抢修铁军”和“优秀党员”。因此,史燕勇也多次被授予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市电力局“优秀共产党员”、“萧山区职业技能带头人”、“金齿轮奖杰出职工”,萧山供电局唯一的“品牌模范职工”等称号。

吕金英

吕金英1997年加入正大青春宝有限公司,一直从事中药颗粒剂包装的一线生产工作。在包装一线工作的19年里,她深知操作技能、生产革新对车间乃至整个企业生产一线的重要性,她积极投身企业的职工现场改进提案活动、先进操作法评选和5S精益管理等创新创效活动,充分发挥一线职工的才智,提素建功。比如针对三种包装规格的PE膜不统一的问题,提出通过对热收缩膜机的细小改造,这一改革,在热收缩膜机上方加装硅胶挡块,使产品在输送中自动滞留及分盒,使得每条产品间不会粘连,较好地保证了产品在收缩膜过程中的质量,降低了返工率,节约了大量生产成本;又如在包装的折说明书工序上,她发现机器运行速度下降至30-35张每分钟,原因是说明书存在潮湿现象。吕金英随即提出存放说明书的房间增设除湿机的提案,简单快速解决难题,提升工序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吕金英多次获得公司“十佳员工”、“生产岗位技能操作能手”的称号,同时还获得了2015年的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她努力不懈,持续战斗在一线,就像一朵绽放灿烂的花朵开在一线岗位上,也开在同事们的心中!

李滨

李滨是中策橡胶轮胎装备智能化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十几年来,他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勇于实践,无私奉献,正直善良。从一个中级电工晋升为电工技师,是公司装备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佼佼者,为公司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正常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工作实践中,李滨运用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多次组织、参与大型设备的革新及改造,参与子午一分厂、104工厂、500工厂、新安江公司等单位技改攻关项目10余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2500余万元。

比如,近几年中策橡胶实施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技术骨干的李滨主持实施了轮胎成型机MES项目,轮胎硫化机MES项目。通过夜以继日的研发,该系统实现将256台硫化机通过高速信息化网络,以每台每隔5秒上传32个数据的周期实时上传轮胎硫化过程的温度、压力、时间等目标,被杭州市总工会评为职工优秀技术攻关项目一等奖。

为发挥李滨的技术特长,中策橡胶成立以他为领衔人的技改工作室,2015年又被杭州市工业工会命名为“中策橡胶轮胎智能化创新工作室”。在李滨的带领下,工作室立足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结合公司的MES信息化系统,自主研发带有中策橡胶标签的轮胎智能化制造装备、轮胎制造信息化管理系统,陆续开发了轮胎成型机节能项目、轮胎成型机智能传递环、轮胎鼓包检测设备等项目,为中策橡胶壮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雷建土

雷建土是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交联高级技师。他是我省第一条110KV诺基亚生产线的交联工,以他为主操的机组,产量始终名列第一,成品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9.95%,班组从未出过事故,他以自己的严谨、朴实、敬业赢得了大家的敬佩和尊重。

在日常的工作中,雷建土注重科技创新、技法创新,并积极地将创新成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三年来,以他为领衔人的雷建土交联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杭缆交联技能创新工作室,先后解决了交联生产线导体连接管的改进,彻底解决了高速悬链线在生产过程中的拉脱、拉断现象,此项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30多万元;雷建土还对交联机组的挤出成型模具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电缆产品质量,彻底解决了电缆及线芯外径不均、表面竹节型等质量缺陷;他还对中压交联悬链生产线头班开机方法进行了改进,满足了使用二次尾封的要求,同时调整了工艺,新开机方法每年可为公司降低综合成本50多万元,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雷建土出色的工作成绩,他先后被市工业系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些荣誉是对雷建土辛勤付出的最好褒奖。

葛小青

葛小青是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容器车间的一线焊接工人。他刻苦钻研锅炉焊接技术,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不断学习中寻找进步、发展和创新,攻克了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和涉外产品的技术堡垒,许多项目荣获国家省市技术进步奖,成为杭锅焊接技术的精英和领军人,为我国的重大装备制造和核电国产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职工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运而生,葛小青成为浙江省杭州市和工业系统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从2012年至今,杭锅承接了阳江核电项目、义马汽化炉以及出口俄罗斯、巴西等一大批国内外重点产品。由于这些项目大多数是新产品,在焊接技术上会遇到许多问题,葛小青带领大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团队优势,立足企业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创新,解决多项生产技术难题。比如,2013年《马鞍形接管自动焊接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一等奖,《核电换热器钛合金复合板焊接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二等奖;2014年《核电模拟件焊接技术攻关》项目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2015年《接管自动焊旋转平台研制》获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项目一等奖,《筒体接内侧自动焊攻关》获浙江省机械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项目一等奖......

葛小青还利用下班时间通过小发明小革新技术改造制作了一些符合产品制造需要的工装磨具,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仅小发明小创新用于生产中就为企业节约成本140万元,不仅替企业生产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企业生产制造周期。